血府逐瘀汤用于气滞血瘀心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7-01 02:22刘白絮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3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胸闷气滞

刘白絮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5)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发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多发群体为中老年人、吸烟者、高血压者、糖尿病者以及肥胖者。冠心病是临床上发生心悸最多的病症,且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容易并发心脏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动过速等,心动过速可以引起心室颤动,而一旦心室颤动急性发作病死率可高达95%以上[1]。中医上认为胸弊心痛症从发病特征上来看,归属于本虚标实,本是气血阴阳亏虚,标是血淤气滞寒凝痰阻。气滞血瘀互阻会使得心之脉络闭阻,不通则会引发心悸、胸口憋闷、胸痛等各种不适症状。气滞血瘀心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疾病康复,甚至导致死亡[2]。临床中药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本文基于此,研究血府逐瘀汤用于气滞血瘀心悸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均呈现不一程度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憋气、舌质暗紫可见瘀斑瘀点,舌薄白,脉弦涩。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为(59.72±8.50)岁;病程0.60~7年,平均病程为(3.12±1.0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为(60.02±8.71)岁;病程0.70~8年,平均病程为(3.21± 1.07)年。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比较。

1.2 入选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气滞血瘀证标准诊断。主症为胸痛气闷,次症为胸胁胀满、心悸、唇舌暗紫、脉涩。胸痛、胸闷主症之一,次症有两项和舌脉支持者,则可以进行确诊。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陈文斌、潘祥林主编的《诊断学》(第六版)中“心电图”章节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体征为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则可确诊。

纳入标准:①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均呈现不一程度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憋气、舌质暗紫可见瘀斑瘀点,舌薄白,脉弦涩。②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恶性高血压患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③对本研究中药成分过敏的患者。④恶性心律失常患者。⑤电解质紊乱患者。⑥精神系统异常患者。⑦已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⑧变异性心绞痛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皆停止体力劳动工作,保证自己日常情绪的稳定,注意穿衣保暖,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减少精神压力,控制自身体质量,并戒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

对照组:口服75 mg的氯吡格雷(生产厂家: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批准文号:H20130296)每日1次;口服10~20 mg阿托伐他汀(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7)每日2次;口服10~20 mg的普萘洛尔(生产厂家: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133)每日2次;口服20 mg的曲美他嗪(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6534,生产厂家: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每日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参考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对血府逐瘀汤进行加减,药方主要包括:桃仁30 g、红花20 g、当归20 g、生地黄20 g、牛膝20 g、柴胡10 g、赤芍18 g、枳壳18 g、川芎15 g、桔梗15 g、甘草9 g。心悸、自汗明显患者可加生牡蛎15 g和龙骨15 g;胸痛十分剧烈患者可加党参12 g、白术12 g以及山药15 g;胸闷明显患者可加瓜蒌20 g和薤白20 g。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评估标准为:治疗后,患者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全部消失,无心绞痛发作,心电图S-T段回升到0.05 mV,T波倒置变浅超过50%或者有平坦变成直立,ST段上抬恢复正常则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不适症状相比治疗前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相比治疗前改善则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都未改善或者加重,则视为无效。②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证候评分,症候分级良好评分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临床现实状况,具体如下:a.无明显不适症状记0分;b.轻微感觉胸痛胸闷,偶尔心悸,不适感较轻记1分;c.胸闷显著,1周发生3次胸痛,心悸时而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不适感较重记2分;d.胸闷显著,1周发生3次以上胸痛,且叹息不止,心悸经常出现,持续时间长,不适感重记3分。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胸腹胀痛、恶心、出血等。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cy水平,治疗前后让患者空腹10 h以上,清晨抽静脉血3 mL,2 h内进行检测,离心,检测Hcy水平,本院实验室检查血清Hcy正常值是5~10 μmol/L。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用SPSS20.0来处理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2.2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证候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证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显著缓解,且观察组的证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证候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证候评分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并未出现头痛、胸腹胀痛、恶心、出血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出现头痛、胸腹胀痛、恶心、出血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共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由此可见,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7.954,P<0.05)。

2.4 治疗前后的Hcy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的Hcy水平是(23.92±6.75)μmol/L,对照组的Hcy水平是(23.73± 6.45)μmol/L,两组的Hcy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Hcy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为(14.32±5.67)μmol/L,对照组为(19.65±5.34)μmol/L,P<0.05,且观察组的Hcy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是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肌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狭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的联系,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更高,其症状主要分为5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而心悸是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中的表现之一[4]。冠心病心悸在中医学上被归属于“胸痹”“心悸”“心痛”的类别,心是主要的病变部位,但和五脏功能也有所联系,大部分是在正虚基础上或者外感实邪,或者内伤情志、饮食失节导致患者气、血、痰浊瘀阻在胸中,使得脉络阻滞而发胸痹、心悸等症状。本虚主要以心血亏虚、心气不足为主,标示为血瘀、寒凝、痰浊,而气滞血瘀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类型。气滞血瘀心悸患者症状为心胸剧痛,如刺如绞,伴随有心悸胸闷,见面色晦暗,舌质紫暗可见瘀点瘀斑,脉涩。患者是因为心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顺畅运行而形成血淤,脉管被瘀阻,气不能正常运行则会进一步加重气滞并阻塞脉管,脉管不通则会产生痛感而引发胸痹。因此临床上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5]。

针对气滞血瘀心悸患者,临床上使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患者预后不佳,相对而言,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效果会更好,许丽君[6]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制作的5个活血化瘀方中的一种,是典型代表方。王清任认为“胸中血府血瘀”病理状态,会导致“心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后下、心里热、替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慌、夜不安、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等一共19种病证,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医学研究者认识到王清任虽然在血府的解剖认识方面存在局限,但其所属的病证的确属于血府血瘀病证,也被归属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而冠心病气滞血瘀心悸符合血府血瘀病证,因此用“血府逐瘀汤”来治疗的效果良好[7]。

血府逐瘀汤的药方主要包括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柴胡、赤芍、枳壳、川芎、桔梗、甘草。药方中,桃仁、当归和红花拥有活血化瘀兼和血的功效,是君药;赤芍、川芎能辅助君药活血化瘀,生地黄能滋阴养血,使活血化瘀的同时而不伤阴,是臣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枳壳、桔梗为一升一降,宽畅胸中气机,以此行气活血,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入血府,柴胡能疏肝解郁,升举清阳,和枳壳相配,理气散结的效果十分显著,牛膝可以行血逐瘀,引瘀血下行,同是佐药;甘草调药缓急,是使药;将血药和气药进行恰当的配伍,有机结合升药和将药,因此被命名为“逐瘀”而且血药中无一峻品(药性强烈),祛邪的同时也考虑了正 气[8-10]。此外,立足于现代药理学来看,“血府逐瘀汤”中的当归可以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有效改善外周循坏;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且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液黏稠度,提升血栓溶解率,发挥血栓形成抑制的功效;生地黄有强心功效;牛膝、枳壳能够解痉、活血和止痛,纵观整个药方,药理作用全面,且抗凝、扩冠、改善心肌缺血的功效最为显著[11-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滞血瘀心悸患者的效果比单用西药更加显著,同时,辨证论治还能针对患者病症状况给予针对性治疗,在解除病症的同时补益机体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有所保证,与相关研究[14-18]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将血府逐瘀汤应用于气滞血瘀心悸的冠心病患者中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头痛、胸腹胀痛、恶心、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心悸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胸闷气滞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