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7-01 02:23陈爱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3期
关键词:阿帕中位生存期

陈爱香

(丹东市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一直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前列,5年生存率仅有20%[1]。晚期肺癌虽然尚能通过放化疗控制肿瘤进展,但即便是一线化疗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失败率,而二线、三线的成功率更低[2]。靶向药物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抗血管生成药则属于靶向药物之一,可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的进展与转移。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我国最先被批准用于晚期胃腺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治疗[3],而对于其他恶性肿瘤尚处于试验阶段。有研究表明,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效应[4-5]。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1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一线化疗治疗失败。②至少有 1个可测量靶病灶。③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基本正常。④体能状态较好,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①接受过靶向药治疗或放疗者。②有药物和酒精依赖史等。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研究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5.09±8.13)岁;对照组:男44例,女24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4.94±8.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二线化疗方案: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27)60 mg/m2,以21 d为1个周期。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4),初始剂量为 500 mg,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每6周评价一次无进展生存期,末次随访时检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参考《现代肿瘤诊断治疗学》,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获益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CYFRA21-1、CEA、VEGF水平比较 研究组血清CYFRA21-1、CEA、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CYFRA21-1、CEA、VEGF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血清CYFRA21-1、CEA、VEGF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完全缓解2例(2.94%),部分缓解19例(27.94%),稳定43例(63.23%),进展4例(5.89%),有效率为30.88%,临床获益率为94.11%;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1.47%),部分缓解8例(11.76%),稳定47例(69.11%),进展12例(17.64%),有效率为13.23%,临床获益率为82.34%。研究组的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研究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29个月(0.80~7.00)个月;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17个月(0.50~6.20)个月,研究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80%以上的肺癌患者都属于非小细胞肺癌,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都已存在转移。含铂类的方案在近 20年来一直是肺癌的一线方案,但有不少患者因耐药而不得不改换二、三线方案,总体疗效并不乐观[6]。研究表明,即便培美曲塞对非小细胞肺腺癌有显著的效果,但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也只能使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维持在5.3个月[7]。“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这一观点已得到公认,很多恶性肿瘤组织中都存在VEGF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这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耐药等作用[8-9]。近年研究表明,该药对胃癌、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均表现出了抑癌作用[10-13]。动物实验表明,阿帕替尼能引起肺癌细胞凋亡,且联合其他化疗药物的作用更显著。临床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帕替尼可将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2.8个月。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能够延长一线治疗进展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效率为30.88%,临床获益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13.23%、82.34%。同时,研究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2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 的3.17个月。

CYFRA21-1是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时的重要产物,对肺癌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血清CYFRA21-1对监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CEA是最具特性的癌胚蛋白之一,CEA在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达到85%。研究表明,CEA预测肿瘤复发的效能能够达到58%。与紫杉醇相比,阿帕替尼能够进一步降低血清VEGF和CEA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CYFRA21-1、CEA、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再次证明,阿帕替尼不仅可有效降低血清VEGF水平,也能降低CYFRA21-1、CEA水平,间接体现出阿帕替尼能够提高化疗失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失败后,可首选阿帕替尼治疗,疗效好,可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猜你喜欢
阿帕中位生存期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跟踪导练(4)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