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021-07-01 02:23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3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产后

侯 丹

(海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主要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快速、良好恢复,同时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分娩期间,往往潜在风险因素,影响产妇的分娩结局和分娩质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做好产妇分娩期间的护理工作,为产妇提供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确保其安全、顺利的分娩,减少各类风险事件及并发症的干 扰[1]。该过程中,助产士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助产士护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助产护理的效果,关系到产妇的分娩质量[2]。本研究通过对260例产妇分娩情况的观察,探讨助产士护理能力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260例产妇,根据加强助产士护理能力训练的前后,分为观察组(加强训练后)134例和对照组(加强训练前)126例。所有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合并重症妊娠期并发症者,存在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者。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27.54±2.16)岁,初产妇和经产妇比例为85∶49。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27.69±2.34)岁,初产妇和经产妇比例为82∶44。基本资料两组产妇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并进行产前指导,根据产妇的情绪状态,进行心理疏导。产时指导产妇如何配合分娩,持续监测产妇的体征状态。产后观察产妇的恢复情况,警惕产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参与助产护理的助产士均接受了系统化的训练。在加强助产士护理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对助产士的护理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估,结合其既往工作中的表现,对于优点予以肯定,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定期进行培训,让助产士的理论基础得以巩固,护理操作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①护患沟通:在助产士护理能力训练中,应该着重强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重视产妇的心理健康。助产士需要学习和掌握沟通和交流技巧,结合产妇的心理特点,恰当予以应用,为产妇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服务,改善产妇在分娩期间的情绪状态。助产士能够向产妇分享自身的生育经历或助产经验,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途径,帮助产妇建立信心,让产妇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分娩。在护理中,助产士能够注重自身的仪表仪态,表现出诚挚、热情的态度。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时,语气温柔、亲切,同时面带微笑。在指导分娩的过程中,能够运用鼓励、称赞的语言,达到激励产妇的作用,并通过眼神、手势,表达出对产妇的关心与安慰。②个性化护理:在助产士护理能力训练中,个性化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助产士能够考虑到产妇的个体情况,给予其所需的护理服务。根据产妇的宫缩情况、疼痛表现,自由调整体位,在促进分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创新,应用更为科学、先进的助产护理模式,如全程导乐分娩。助产士需要不断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持续提升自身的护理能力。另外,结合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事件,进行模拟演练,锻炼助产士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应对分娩期间的各种状况。

1.3 观察指标 ①分娩情况:统计两组剖宫产、发生产后并发症的产妇比例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产后2 h出血量。②情绪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于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SAS评分、SDS评分越高,反映出产妇的情绪状态不佳。③满意度:调查两组对于护理效果感到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产妇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和(n,%)进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由t值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 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观察[n(%)]

2.2 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 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观察()

表2 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观察()

2.3 两组产妇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两组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助产护理的开展能够为产妇安全、顺利分娩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是以缩短产程、预防产后并发症为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3];同时助产士的护理能力也影响着各项助产护理操作的执行效果,关系到产妇的分娩结局。产妇分娩过程中需要为产妇提供专业、周到的助产护理服务[4]。考虑到产妇的生理、心理和情感,护理操作细致、严谨,坚持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进而提高其分娩质量,对于助产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助产护理中,助产士应具备良好的护理能力[5]。助产士护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接受系统化的培训,用于巩固其理论基础,锻炼其护理操作技能,不断学习、持续进步,可以尽快掌握新的护理技术[6]。

在助产士接受系统化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护患沟通、风险防控、应急反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7]。经过专业技能训练,助产士能够熟练掌握助产护理的各项技能,重视细节,每一个护理步骤、环节都能够认真对待,减少护理差错问题的出现[8]。在此基础上,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与产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助产护理中,关注其体征表现的同时,也要关心其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产妇的情绪状态,排解产妇的烦恼,帮助其放松身心[9]。开展健康教育,让产妇对于分娩有着正确的认识,并在助产士的鼓励下,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加强风险防控,减少分娩期间的各类风险因素,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在应急反应训练的过程中,助产士能够掌握各种风险事件的应对方法[10]。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可以快速反应、及时处理,避免对产妇和胎儿健康造成损害[11]。基于人文关怀的理念,结合产妇的个体情况,给予其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充分满足产妇对于安全、顺利分娩的需 求[12]。由此可见,助产士的护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分娩质量,关系到分娩的安全性,同时影响着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密切相关。助产士护理能力的提升,产妇分娩质量能够得到保障,进而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产后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