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

2021-07-01 02:23杨占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3期
关键词:预见性出血量产后

杨占凤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经阴道分娩是常见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与胎儿均具有良好的影响。但需注意的是,经阴道分娩很容易引起产妇分娩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科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此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产妇在分娩时各项功能受到不良影响所致。为有效避免此种并发症的产生,在围生期有必要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产妇产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阴道分娩产妇88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北票市中心医院接收收治,治疗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 3月。通过单复数分组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26.91±4.23)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为(38.40±0.70)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7.29±3.92)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20±0.60)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分娩指导,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做好产程监测护理,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产后监护,遵医嘱提供各类护理内容。观察组产妇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①产前预见性护理。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综合评估产妇的情况。在产妇分娩前1周对产妇的心理与生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准确评估,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分析产妇出血的可能性,并做好预见性备案[3]。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需要配合的相关事项,提醒产妇在分娩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适。对于体质偏虚弱的产妇,护理人员告知其需在产前加强营养,满足机体各项营养的需要,增强产妇体能,尽可能的缩短产程。注意观察产妇的情绪状态,通过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了解产妇不良情绪类型,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疏导性、宽慰性的人性化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减少对分娩的不良影响[4]。根据产妇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可适当进行健康宣教,以便其对阴道分娩的相关事项有基本的认识。提高产妇经阴道分娩的认知度,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与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可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为其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鼓励产妇多摄入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为后续分娩补充所需能量。②产时预见性护理。观察产妇情况,在恰当的时候,助产士帮助产妇进入产房[5]。进入产房后,依据分娩需要帮助其调整适宜体位。对于宫缩痛明显的产妇,护理人员可利用呼吸减痛的方式进行缓解。一旦产妇宫口接近全开,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用力呼吸,并在产程中注意观察产妇各类生命指征的变化。如产妇分娩时出现难产,为确保母婴安全需立即转为剖宫产。护理人员提供预见性护理指导,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6]。经阴道试产难度较大的产妇,可循医嘱使用助产药物。在第二产程,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护产妇会阴部,以免损伤软产道。产后需评估产妇胎盘剥离情况,并评估产妇的基本情况,是否存在损伤等情况。如产妇存在软产道损伤,护理人员应积极进行处理。③产后预见性护理。在一般情况下,分娩后2 h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期。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产妇产后2 h的护理服务。密切监测产妇产后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变化,如产妇出现血压下降、眩晕、恶心、呕吐等情况时,需立即通知医师,协助医师及时处理,确定是否为产后出血[7]。如产妇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时,护理人员可帮助产妇按摩子宫或使用宫缩剂展开治疗。在为产妇提供各项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对产妇阴道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12、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主要包括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开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 1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比较,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更少,出血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2.2 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开始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对比

3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为3%。如产妇出血未及时采取措施,可引起产妇大出血、昏厥、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引起产妇死亡[8]。针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很容易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导致此类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以及子宫收缩乏力等,其中比较常见的为宫缩乏力。在阴道分娩的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模式仅能够发挥监护的作用,整体护理效果并不明 显[9]。而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根据产妇的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有效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预见性护理主要从产前、产时以及产后各个方面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操作,以规避不良因素对产妇构成的影响,有效缩短产程,利于产妇恢复体力。在产妇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通过预见性护理操作能够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征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有助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10]。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产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为经阴道分娩产妇提供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预见性出血量产后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