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康复护理对股骨脆性骨折老年患者的影响

2021-07-02 00:49徐春艳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脆性股骨康复训练

徐春艳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3)

股骨脆性骨折的患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老年患者中股骨脆性骨折的发生率达到30 %,其中60 %以上的股骨脆性骨折合并明显的外伤史、肢体功能障碍、局部发生大血肿,部分患者伴有髋关节脱位、膝关节骨折等损伤[1-2]。临床上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是研究发现股骨脆性骨折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恢复极为重要。递进式康复护理是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并开展康复训练,以实现康复护理的根本目标[3]。本文旨在探讨递进式康复护理对股骨脆性骨折老年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0月88例手术治疗的股骨脆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及以上,经影像学、骨密度检查确诊为股骨脆性骨折患者。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9.52 ± 5.21)岁,骨折部位中股骨颈35例、股骨粗隆下6例、股骨粗隆间3例,左侧12例,右侧32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9.48 ± 5.15)岁,骨折部位中股骨颈33例、股骨粗隆下5例、股骨粗隆间6例,左侧15例,右侧29例。两组基本信息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开展健康宣教,主被动运动指导,基本步骤为坐位→床边站立→辅助器行走→拄拐行走→独立行走→上下楼梯→负重训练,顺序开展步行训练。

观察组给予递进式康复护理。(1)病情评估与分级:选取Autar量表进行评估,手术后护理人员根据量表得分进行分级[4],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2)确定递进目标及开展健康教育:根据Harris评分确定递进目标,向患者详细的介绍康复训练开展的条件、如何实施及注意事项等,并且采用视频的方式告知患者;(3)心理疏导:患者术后通常需要较长的恢复期,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同伴支持缓解,主要包括微信群、QQ群及现场座谈会的方式分享,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获得情感上的支持;(4)康复训练实施阶段:具体见表2。

表1 病情分级标准

表2 康复训练实施要求表

1.3观察指标 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Harris 评分是一个广泛应用的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方法,主要包含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畸形4个方面内容,得分越高,提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5]。

COQOL评分:中国人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 COQOL) 评分,主要包括疼痛症状、身体机能、社会适应、精神心理4个维度,每个维度2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差[6]。

心理情绪评分:SAS (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7]。

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前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主要包括护理内容、技术及态度等,满分100分,85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0~84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COQOL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COQOL量表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COQOL评分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 %,较对照组的20.45 %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3.18 %,较对照组患者的77.27 %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是骨量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丢失等显微结构的退行性病变,可导致骨整体机械的性能降低,在自身重力负荷、扭转、跌倒等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为常见[8]。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股骨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一旦发生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疼痛,对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机能较弱,自我修复能力低,愈合延迟,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不愈合,增加二次骨折发生的风险[9],因此,在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过程中需要采取最佳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田玉凤等[10]研究发现,常规的康复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0 %,术后半年Harris评分有所提高,但是其临床效果仍旧欠佳,为了进一步促进股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科学、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本研究所采用的是递进式康复护理,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级,并按照分级确定康复护理的内容,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取得了显著效果。本研究显示,实施递进式康复护理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显著提高,术后6个月COQOL评分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55 %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实施递进式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根据病情评估和分级实施合适的康复训练项目,确保整个康复护理的系统、科学、完善,训练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群、QQ群及讲座等方式进行同伴式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加理解整个康复训练的流程,并根据此项目展开,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提高术后恢复的效果;根据病情分级开展训练,增强患者的肌力,恢复关节活动度,纠正步态,尤其是给予神经肌肉刺激可以有效刺激支配肌肉神经,促进肌肉收缩,强化肌力,恢复患者运动功能[11]。

本研究显示,实施递进式康复护理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股骨脆性骨折患者给予递进式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同伴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微信群、QQ群及健康讲座等方式进行交流,交流治疗与康复的经验,分享护理技巧,缓解患者心理情绪,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级给予合适的康复训练,康复计划更加系统、科学,目标的制定更加合理,增进患者康复的信心。通过按摩推拿、耳穴埋豆等方式进行止痛,也有助减少因疼痛导致的不良情绪。同时,本研究还显示,对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实施递进式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增进护患感情,倒逼护理人员进一步改进护理技术,改善护理态度。

综上所述,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实施递进式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脆性股骨康复训练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砾岩脆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的商渔船碰撞事故分析
飞针穿玻璃谈玻璃的脆性及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