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K88ac-ST1-LTB基因工程疫苗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2021-07-02 07:59许崇利许崇波佘玉罕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诱导剂乳糖菌液

许崇利,许崇波,佘玉罕

(1. 吉林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2.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学院,重庆401331;3. 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利用菌毛上的抗原(又称为黏附素)与仔猪小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吸取肠道内的营养物质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而导致强烈的腹泻。大肠杆菌(ETEC)的主要致病因子是黏附素和肠毒素[1-4]。目前,已从猪源大肠杆菌中发现K88(F4)、K99(F5)、987P(F6)、F18、F41、F42、F107 等多种菌毛[5-8]。肠毒素包含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ST1能够使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升高10倍,而且该毒素有组织特异性[9-11]。LT 由A 亚单位和B 亚单位组成,全LT 或B 亚单位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LTA亚单位是大肠杆菌(ETEC)毒素的活性部位,LTB亚单位负责与GMl神经节苷脂糖蛋白受体结合,产生功能性细孔。LTA亚单位则由孔进入,激活胞浆内的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引起肠道内环境改变,从而导致腹泻[12-13]。

ECET腹泻的药物治疗已经使菌株产生耐药性。目前常使用疫苗免疫接种的方式来预防、控制新生仔猪的大肠杆菌性腹泻。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K88-K99-987P、K88-LTB和K88-K99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14-15]。本课题组构建重组菌株BL21(DE3)(pXK88acST1LTB)[16-17]。该重组菌株在保留K88ac 和LTB原有抗原性的基础上,使原本不具有抗原性的ST1被赋予抗原性,并丧失ST1肠毒素的活性;并采用控制不同单因素变量的方法,探索K88ac-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疫苗菌株最适的培养方法,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并进行灭活试验,从而为ETEC疫苗的成功研制和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XK88acST1LTB)由许崇波等[15]构建。

1.2 试验试剂

肉汤培养基:20.0 g 蛋白胨、5.0 g 牛肉粉、5.0 g 氯化钠,加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调pH值至7.5。

LB 培养基:5.0 g 酵母粉、10.0 g 氯化钠、10.0 g 胰蛋白胨,加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改良LB培养基:5.0 g酵母粉、8.0 g胰蛋白胨、5.0 g牛肉膏、5.0 g NaCl,加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制备好的3 种培养基需要分别添加一定量的消泡剂。2 mol/L 氢氧化钠调pH值至7.4~7.6,高压灭菌20 min。

IPTG、聚丙烯酰胺等购自南京海克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胰蛋白胨、酵母粉购自上海新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肉膏、葡萄糖、氯化钠、氢氧化钠购自赫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菌株最佳培养条件试验

1.3.1 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将制备的LB、改良LB 和普通肉汤培养基分别添加至发酵罐,每罐10 万mL,2%比例接种大肠杆菌菌株的种子液,37 ℃通气培养6 h 后,加入葡萄糖溶液至终浓度0.2%,继续培养16 h 进行活菌计数。每种培养基重复进行3 次试验,记录每种培养基的菌数,并计算平均值(CFU/mL)。

1.3.2 最佳诱导剂的筛选

4个发酵罐分别加入改良LB培养基,每罐为10万mL,按照2%比例接种菌株的种子液,37 ℃通气培养4~6 h后,加入终浓度为0.2%葡萄糖补充碳源,继续培养4 h 后,每罐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 mmol/L的IPTG、1.0 mmol/L的乳糖、10.0 mmol/L的乳糖、100.0 mmol/L的乳糖进行诱导,诱导4 h,每罐取1 mL菌液进行SDS-PAGE分析并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

1.3.3 乳糖最佳诱导条件的筛选

按照2%比例接种种子液于发酵罐中,37 ℃培养4~6 h,加入终浓度为0.2%葡萄糖补充碳源,继续通气培养4 h,加入终浓度为100 mmol/L乳糖诱导6 h,期间每隔1 h取1 mL菌液进行活菌计数,同时SDS-PAGE 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

1.3.4 最佳通气量培养条件的筛选

按照2% 比例分别接种大肠杆菌BL21(DE3)(pXK88acST1LTB)菌株的种子液至3 个发酵罐,每罐10 万 mL,3 个罐的通气量分别为 50、100、500 L/min。37 ℃培养6 h 后,加入终浓度0.2%的葡萄糖补充碳源,继续培养4 h,加入终浓度为100 mmol/L 的乳糖诱导6 h,取1 mL 菌液进行活菌计数,同时SDS-PAGE 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试验重复3次。

1.4 灭活试验

取3 罐菌数在1.15×1010~1.23×1010CFU/mL 的大肠杆菌菌液,每罐分成9份,共27份。将27份菌液随机分成3 组,每组 9 份。将 9 份菌液分为 3 组,每组 3 份,每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4%、0.6%和0.8%的甲醛溶液37 ℃灭活。灭活时间分别为12、24、48 h。灭活的过程中,需要振摇菌液数次,以保证菌液的彻底灭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生长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生长的影响Tab.1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edia on the growth of strains

由表1可知,配置的3种培养基对细菌生长影响较大,其中改良LB 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的细菌数目极显著高于LB培养基(P<0.01)。从菌株培养环境的稳定性和降低工业化生产成本角度来说,改良LB 培养基是最适宜培养基。

2.2 不同诱导剂对菌株生长的影响(见图1、表2)

图1 IPTG与乳糖诱导的试验结果Fig.1 The induced test results of IPTG and lactose

表2 不同诱导剂对菌株生长的影响Tab.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ducers on the growth of strains

由图1、表2 可知,分别使用IPTG 和乳糖进行诱导表达,100 mmol/L 乳糖和1 mmol/L IPTG 诱导效果最较好,GDS-8000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表明,二者表达量分别为29.43%和33.24%,考虑生产成本,宜选用乳糖作为诱导剂。

2.3 乳糖不同诱导时间对菌株生长的影响(见表3、图2)

由表3、图2 可知,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pH 值先降低后升高,总菌数和蛋白表达量也在相应增多。当诱导时间为6 h时,蛋白表达达到最大值。GDS-8000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表明,蛋白表达量为30.02%。

表3 乳糖不同诱导时间对菌株生长的影响Tab.3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duction time of lactose on the growth of strains

图2 不同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induced time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target protein

2.4 通气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见表4)

由表 4 可知,采用改良LB 培养基(10 万mL)对BL21(DE3)(pXK88acST1LTB)菌株通气培养。其中以500 L/min的通气培养条件培养的菌数最高,3 种通气量对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

表4 通气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Tab.4 The effect of ventilation on the growth of strains

2.5 菌株灭活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菌株灭活试验结果Tab.5 Strain inactivation test results

选取3 种不同浓度(0.4%、0.6%、0.8%)的甲醛溶液加入培养好的菌液中灭活。由表5 可知,灭活培养菌数在1.15×1010~1.24×1010CFU/mL 之间的菌液以0.4%甲醛溶液(按菌液终浓度计算)灭活48 h,可以达到很好的灭活效果。

3 讨论

本研究中,关于工业化生产中诱导剂的筛选试验是在培养基配制好的20 万mL 的发酵罐中进行的。该菌株37 ℃培养4~6 h 后,发酵罐内加入葡萄糖溶液(终浓度0.2%)用以补充碳源,继续培养菌株4 h。选取等量的菌液分别添加4 种不同浓度的诱导剂(1.0 mmol/LIPTG、1.0 mmol/L 乳糖、10.0 mmol/L 乳糖和 100.0 mmol/L 乳糖)对菌株展开诱导,使目的蛋白大量表达。在诱导4 h 后每种浓度各提取1 mL菌液,在低温(4 ℃)条件下,5 000 r/min离心 5 min,使用 100 μL 10 mmol/L Tris·Cl(pH 值 8.0)重悬菌体沉淀。依据所收集的试验材料使用常规的操作方法进行SDS-PAGE试验分析,得到的目的蛋白表达含量依次为33.21%、8.27%、26.39%、29.44%。根据研究资料,生产与检验所培养的菌种使用的培养容器等条件不同,于37 ℃温度下进行摇床,振荡培养2 h后,使用IPTG(终浓度为1.0 mmol/L)诱导4 h 后,可收获所需的菌液,吸取1 mL菌液,4 ℃、5 000 r/min 离心5 min,使用100 μL 10 mmol/L Tris·C(lpH 值8.0)重悬菌体使其沉淀,并按照常规的方法步骤进行SDS-PAGE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目的蛋白表达量在40%左右。

上述2次试验中,同是IPTG作为诱导剂的情况下蛋白的表达量却相差较大。原因可能是2次诱导蛋白的容器不同,培养的体系差别较大,补料条件不同,通气条件有差别,加入诱导剂时的菌液浓度有差别,因此导致2种情况下蛋白的表达量差别较大。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改良LB 中的培养菌数比LB 的高,比普通肉汤的低一点。改良LB批次之间差异小,能够保持疫苗的免疫原性和质量稳定的优点,且其生产成本比普通肉汤低50%以上。在工业化生产中选用改良LB培养基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诱导剂来说,乳糖的加入浓度为100 mmol/L 且诱导时间在6 h 以上,目的蛋白的表达量较多。重组菌株中蛋白的表达,运用的是乳糖操纵子的原理(乳糖操纵子会转录表达β-半乳糖苷酶)。使用乳糖作为诱导剂,诱导的效果好且价格比IPTG低,更加适合于工业化的大量生产。在大肠杆菌培养时通入无菌空气维持罐内的氧溶解度,可促进其大量繁殖。本试验用10万mL发酵罐展开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对3种不同通气量进行比较。在不影响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情况下,培养菌数最高是500 L/min的通气量。由于本次试验所用菌株其质粒之中所含有的生物公害——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所以在使用时必须灭活。试验数据分析表明,终浓度0.4%的甲醛溶液在37 ℃下,搅动、灭活48 h效果最佳。

4 结论

本研究在成功地构建BL21(DE3)(pXK88acST1LTB)重组表达菌株基础上,从培养基的选取、通气量的多少、诱导剂的选择以及其对应的诱导条件(诱导时间及浓度)4个方面对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LB 培养基为培养该菌株的最适宜培养基,100 mmol/L乳糖诱导6 h,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确定在20万mL发酵罐中培养重组菌株的最适宜通气量为500 L/min。灭活试验结果表明,37℃0.4%甲醛灭活48 h,灭活效果彻底。

本研究探索K88ac-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疫苗菌株最适的培养方法,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并进行灭活试验,从而为ETEC疫苗的成功研制和生产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诱导剂乳糖菌液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间歇浸没植物生物反应器培养栀子愈伤组织及产藏红花素条件研究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号称能告别“乳糖不耐受”的牛奶靠谱吗?
诱导剂对乳白耙齿菌产MnP活性影响研究
英国警示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与肝酶诱导剂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紧急避孕效果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