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微课辅助化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06 11:11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无机教学方式

贾 斌

(陕西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2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以及农学类专业的主要基础专业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可对未来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学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国家出台了相关教学标准后,迫切需要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探讨以及改革。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来说,属于实验性学科的范畴,学生需要在实验中将实践和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进行激发。现如今许多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讲授实践相对较短,同时教学内容较多,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无法直观地掌握实验的相关内容,导致知识理解较差,互动性与参与度不高。

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现状

微课是由美国首创,在2010年引入中国,并引发了巨大的热度,同时我国教育部对微课进行了定义,并推出了相关文件,指出教育领域应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积极研发与应用全新的教育服务模式。在对我国同类课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后发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新媒体技术教学背景下研究微课辅助基础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开展,大多高校的专业课程学时开始减少,随着新时代学生的升学,其全新的思维想法与行动方式与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出现了冲突与矛盾,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来说,由于师生人数比例以及场地限制等因素,大部分高校使用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一个班级约有100名学生。因此教师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知识讲解,教学差异性较差。同时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讲解重点知识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理解而部分学生不理解的情况,同时课后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相应帮助与指导。其次对于大部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来说,一直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时,在讲解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常使用PPT图文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常常出现教师花费大力气讲解但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具体体现为课后作业错误较多,并且不理解实验原理,也无法掌握实验现象。对于新时代的高效学生来说,对比以往的学生来说具有十分明显的不同之处,对新鲜事物存在较大的热情以及好奇心,同时自我表达意识较强,注意力较难集中,十分强调个人感观。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大多将教师作为教学重心,课堂沟通性与互动性较差,没有给予学生最为直观的感受,因此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甚至会出现学生上课玩手机以及睡觉等不良现象。最后是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对于平时成绩的打分缺乏多样性以及层次性,导致区分度较差,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主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下降。

2 微课教学的优势

1)对于当前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来说,其课程内容教学与实验内容教学的联系性较差,教学方式较为分离,微课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模式的使用可有效对该种教学状况进行改善,从而对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对于微课的应用优势来说,首先可以对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学生可自主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可对现有的教学课时数进行增加。

2)微课概念的引入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学生上,学生开始成为教学主体,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与教师的沟通频率,从而增加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

3)微课的针对性较强,学生可针对自身学习进度以及知识特点根据微课的内容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及重点知识进行反复学习,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可提高学习质量。

4)可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受众度,使得不同学习基础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找到学习点。

5)将平时成绩进行划分,避免了所有学生的平时成绩都相同的现象,增加了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评价的客观性,使得平时成绩更加有导向性。

6)受到学生的喜爱。对于微课来说,其优势之一便是可以将难度较高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现。其次是可以通过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手机或电脑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

3 微课的实践应用

3.1 构建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微课

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微课的设计以及微课的选题。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将授课内容作为主要依据。对于微课的时间来说,大部分为5~10min,因此要确保微课内容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以及独立性。教师还可征集上过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学生的困惑、难点以及重点知识,在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后制作出具有原电池、酸碱滴定法以及有效数字等题材的微课内容,并选择相应的知识点制作成教学PPT,并针对实验操作的具体内容来进行拍摄与讲解。同时还可召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和基础化学实验组的教师参与微课录制。针对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分别拍摄实验室操作教学内容以及理论知识教学内容。最后对于后期制作处理来说,应将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通过PR、绘声绘影等视频后期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具有画面、声音的重新调整以及片头、片尾、桩长以及配音和背景音乐等因素的添加。对于微课资源来说,制作处理以及后期剪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平台构建示意图

3.2 优化平时成绩考核方式

首先应改革教学配套设置。针对早期的广播电视大学经验来说,要想将网络化学习应与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应用微课资源以及微课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进行教学配套改革工作。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实际课堂以及微课中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并使用课堂小测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对被动型参与学习的学生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应对课前与课后的配套进行改革,例如构建学习微信群或QQ群等,教师在课前通过微信群或QQ群的方式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微课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课前预习的目的。在进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可使用微课资源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掌握,对疑惑的知识及时在微信群或QQ群进行反馈,可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解答,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集中讲解。

3.3 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方式较为单一、枯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微课概念的引入将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此外,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围绕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讲解开始转换为围绕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思维特征进行开展,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师来说,应了解自身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微课资源的引入不仅可提高学生课上、课下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还可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3.4 转变学习方式

在应用微课资源以及微课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其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观看教师上传至网络平台中的教学视频来进行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随后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知识以及重点知识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可更加高效地为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而微课资源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还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路径进行了转变与创新。在微课辅助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针对自身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需求使用网络、手机终端的方式拓宽自身的学习路径,开拓视野。

3.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引入微课概念后,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开始变少,但其知识含金量却极大提高。与此同时,还可对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进行增加,有利于帮助学生消化与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因此,微课资源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还提升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促使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开始到来,互联网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来说,由于其基础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承接作用,因此在整体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导致大部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而微课的引入可有效帮助学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无机教学方式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探索
高考的“宠儿”——无机化工流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