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

2021-07-07 09:26任静静孙晶晶姚春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胃底消化道消化

任静静,孙晶晶,姚春蕾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0 引言

消化道出血治疗中PPI是其常规治疗手段,不仅能有效抑制胃酸,还对胃粘膜糜烂、消化溃疡以及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具有治疗作用。内镜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性作用,目前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技术已经成熟,包括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以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金属夹止血术等[1-2]。内镜下还可经局部注射药物止血、电凝止血、钛夹止血等,可综合利用多种止血方法。急诊内镜的应用更主要的作用在于能快速确定出血原因、病灶性质、评估再出血风险[3]。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中还需采取科学的综合性护理配合,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问题,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消化内镜治疗,入选者符合临床上消化内镜治疗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内镜禁忌证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全身感染者、内脏功能障碍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5~86岁,平均(59.8±1.7)岁,病程 20 d至10个月,平均(2.2±0.6)个月;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22~81岁,平均(60.3±1.2)岁,病程25 d至10个月,平均(2.5±0.8)个月。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消化内镜治疗:在胃内镜下确定出血点后因病治疗,对糜烂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手术前要禁食,内镜辅助下清除凝血块、分泌物,让手术视野充分,再以止血夹止血。同时局部喷洒肾上腺素(1:10000),局部注射凝血酶针剂2 U+生理盐水2 mL。若止血效果不佳则联合应用电凝法、微波疗法,把握好电凝温度进行靶向电凝,避免伤及邻近组织。在内镜下观察出血局部是否发白,也可以局部注射,注射针插入胃镜活检孔注入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邻近血管1.5 mm出血点部位选择3~6个注点射,注射剂量为1.5 mL/次。内镜下观察出血处变白、止血后拔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者先观察曲张情况,进行硬化治疗,以聚桂醇局部注射后,出现红色者内镜下套扎。胃底静脉曲张者在出血处注射组织胶堵塞静脉达到止血效果,同时泵入奥曲肽。(2)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清洁、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避免各种环境因素导致的身心不适;②心理护理:在消化内镜治疗前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掌握其心理想法,以温和的态度、诚恳的语气与患者交流,了解其负面情绪的缘由,引导患者将内心的想法倾诉出来、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采取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学会自我情绪调整;③内镜治疗护理:内镜治疗期间要结合具体手术方式选择舒适体位,讲解术中相关事项,对医师清晰者可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给予其鼓励和支持,严密监测患者各项体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④术后护理:严密监测患者麻醉苏醒情况,恢复意识后询问患者腹胀、腹痛情况,腹部不适者给予穴位按摩。同时,耐心解释术后不良反应的诱因,取得其理解。密切关注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及时根据血液生化指标来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再出血事件发生。一旦发生再出血则立刻进行抢救,降颅内压、脱水、止血、抗感染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再出血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评估选用WHOQOL-100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包括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水平越高[4]。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估问卷均为我院自行设计的,总分各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依从性及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①观察组QOL-100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18.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n(%)]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n(%)]

组别 例数QOL-100评分护理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评分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 35 82.5±2.3 91.2±0.7 90.5±1.6 1(2.86)对照组 33 78.9±1.6 88.9±0.9 87.6±1.2 6(18.18)t/χ2 7.4497 11.8014 8.4156 4.3196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对于收治的消化道出血者的临床治疗除了及时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急救措施外,尽快止血是阻止病情进展的关键。常用的止血方案有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三腔气囊压迫止血、手术止血等,其中内镜下止血的主要优势在于准确、快速、对机体损伤小等,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中[4-6]。内镜检查可用于消化道糜烂、炎症、溃疡、肿瘤、化学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出血,也可用于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消化道息肉摘除、吻合口狭窄切开术等治疗导致的出血以及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导致的出血、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等[7]。但遇到休克者、低血压者、血蛋白<50 g/L者要先纠正休克、稳定生命体征后再实施内镜检查。急诊内镜一般选择入院12~24 h完成,急性大出血者要尽早内镜检查。急诊内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检出90%以上的出血病灶。另一方面,早期内镜检查还可预测出血复发风险,尽早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8]。

我院在这类患者中采取的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的、优质的、综合性护理方案,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生活质量水平、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总的来说,针对上消化道出血这种发病急、变化复杂、死亡率高的急症,临床有效救治及综合护理干预非常关键,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胃底消化道消化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体会
多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改良三明治法与序贯联合套扎分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效果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镜下治疗的疗效评价与护理配合研究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