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行”于“色”:一年级行规养成的色彩密码

2021-07-07 17:05虞珍珍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9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

[摘要] 一年级新生刚刚迈入小学校园,需要一段适应过程。班主任可以色彩为载体,将行规元素融入其中。学生通过色彩感知,以游戏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通过色块搭配助力行规“潜神默记”,色点联结助力行规“外化于行”,色彩流动助力行规“内化于心”。

[关键词] 喜“形”于“色”;幼小衔接;行规养成;色彩密码

一年级新生从轻松自在的幼儿园,迈入行为习惯皆需规范化的小学校园,这是一个挑战。一年级班主任从自主化管理的高年级,到一切尚待建立的一年级,亦是一个挑战。如何更好地帮助一年级的新生理解需要养成的行规,如何将严肃、枯燥的行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这都是一年级师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心理学家发现,“颜色对形成记忆所必需的感官有更大的影响力”。鲜艳的色彩对一年级的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班主任在布置教室时,常常会选择明亮度和饱和度都较高的色彩,让刚刚踏入小学校园的新生因“彩烈”而“兴高”,缓解环境转换带来的焦虑。其实,色彩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还能助力班级管理。班主任可以将色彩作为载体,将行规元素融入其中。学生通过色彩感知,以游戏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日常行为规范。

一、精“彩”纷呈:色块搭配助力行规“潜神默记”

教室布置时,班主任往往会将教室按照功能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比如图书角、中队角、卫生角。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妨将这些区域赋予不同的行规主题,并以童趣化的色彩进行整体设计。教室里这些不同的色彩板块将给予新生正向的心理暗示,也将行规要求以板块化的方式分别呈现,助力新生识记行规要求。

1.色块划分1:三原色助力行规识记

一年级的行为规范一般分为学习行规、卫生行规、礼仪行规三类。我们利用三原色的概念,用三种区分度较高的明丽颜色作为基底色,对应三类行规,在教室不同区域分别进行呈现。一般而言,同一空间内所搭配的大块色彩不超过三种颜色,避免因颜色太多显得杂乱。这也提醒班主任,行规只有经过提炼、精简,才能进行和谐的色彩板块化呈现。以色彩板块作为记忆联结点,新生能够通过环境暗示搭建行规整体框架。

2.色块划分2:冷暖色助力行规识记

冷暖色是指色彩心理上的冷热感觉。我们利用冷暖色对比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层次性,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帮助新生记忆具体的行规内容,就像我们生活中用彩色记号笔画重点一样。比如我们将课间纪律中“可行之事”和“不可行之事”,用绿色和红色的小型色块进行对比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联想“红灯停、绿灯行”,助力行规识记和搭建。

二、丰富多“彩”:色点联结助力行规“外化于行”

班级很多小物品,都有丰富的色彩。这些星星点点的色彩装点了教室,美丽了学生一日在校的生活。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充分挖掘行规养成的契机,将这些物品上的色彩,转变为学生行规养成的“有意义道具”。一年级行规养成往往是“班主任做、新生看”的单向方式。色彩道具的运用,使色彩这种静态的视觉印象,成为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操作体验,最终以情境化的方式建构在学生的记忆世界,外化于行,帮助新生成功转换角色行为模式。

1.色点记忆1:彩色扫帚助力行规实施

一年级的值日是一个难题。对新生而言,值日规则复杂,难以记忆。扫帚上的色彩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我们将值日规则中的值日生、值日时间、值日场地和值日效果,用扫帚上的色彩进行联结。比如在值日表上,我们用橙色扫把标识第一大组,并标注值日时间和值日生姓名。那么当天的值日生就会拿橙色扫把,负责扫第一大组,并保管好扫把,使用后放到指定位置。

除此之外,在日常保持教室卫生过程中,因为扫帚数量有限,新生往往为了使用扫帚,你争我抢,用完之后又随意乱放。班主任可以将彩色扫帚作为奖励。比如班主任随机巡视教室卫生,发现某个学生的位置特别干净,就给予表扬,并将该组对应颜色扫帚的使用权和分配权奖励给该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争抢扫帚,又提醒学生要时时注意保持位置卫生。

2.色点记忆2:彩色木夹助力行规实施

一年级作业面批后如何统计作业本人数,也是一个难题。过去,我们给每个小组编数字号,但总有学生忘记自己的组别。特别是科任老师,常常要花很长的时间找出漏交的学生。

彩色的木夹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班主任给每个小组分配一种颜色的木夹。学生作业面批完成后,将自己的彩色木夹夹在铁架上,这样科任老师就对每个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一目了然。在实践中,我还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夹这个夹子,甚至有易忘的学生为了夹这个夹子,特意主动询问其他同学要完成的任務。彩色的木夹变成了学生完成任务的动力源,这也是意外的收获。这说明色彩直观、趣味的运用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去了解行规,遵循行规。

三、流光溢“彩”:色彩流动助力行规“内化于心”

不论是教室布置中色块的使用,还是班级物品中色点的利用,学生都没有主动选择权,相对应的,学生的行规落实也缺乏主动性。因此,我们不妨让色彩流动起来,让学生主动起来,让行规行动起来。

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喜爱的色彩与行规评价结合起来,创设“自我喝彩”和“为同学喝彩”的色彩评价方式。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展示自己的行动成果,获得来自外界的鼓励和肯定。这有助于新生自信心的建立,行规形成对意志的激活,行规也才能真正内化于心。

色彩流动1:涂色打卡助力行规评价

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给自己的名字涂上喜欢的颜色,是相当有诱惑力的方式。于是,我们在不同的行规区域,贴上学生名单。当他完成相应的行为时,就可以给自己的名字涂色打卡。比如早上晨读打卡——学生到教室后要主动去图书角拿书。安静阅读图书后,学生在名单对应的位置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色就是学生对自己行为的一次“自我喝彩”,打卡就是学生规范行为的不断强化。

色彩流动2:色彩循环助力行规评价

为了巩固学生行规养成效果,我们以色彩日的方式,将一年级行规分成七个评价点,通过小组和家长“为他人喝彩”的方式进行互评强化。学生获得“他人喝彩”即可得到一张对应色彩的星卡。

在学生看来,他们在玩彩色星卡收集游戏。一年级学生对集卡有无比的热情,尤其为了获得自己喜欢颜色的星卡,他们会积极关注任务。对班主任而言,每一种颜色的星卡对应的是一个行规训练点,如此每天都有所侧重,不至于手忙脚乱,眉毛胡子一把抓。通过训练点逐日逐周的循环式复现,一日常规滚筒式不断强化,学生最终将行规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色彩作为一种形式美,深受孩子的喜爱。在班级管理中恰当运用色彩元素,不仅能收到“形美以感目”的美育效果,还能助力一年级新生行规养成。和谐的色彩,装扮了一年级的教室,愉悦了一年级的新生,七彩了一年级的童年!

[参考文献]

[1]侯雨彤,黄心渊.基于色彩认知心理的儿童数字绘本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7(4):71-74.

[2]孟威妍.儿童视觉教育中的色彩探索与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08.

[3]孙冰.小学教室色彩布局及墙面配色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338.

虞珍珍   浙江省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班主任,浙江省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温州市骨干班主任。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016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关注“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数学绘本
多管齐下给力时,幼小衔接无尽处
幼小教育衔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