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肱骨干骨折的2例报告

2021-07-09 02:52陈鹏涛王静成何金山张家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指骨骨板对位

陈鹏涛, 王静成, 何金山, 张 佩, 张家乐, 梁 远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 骨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肱骨干骨折是成人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1]。由于肱骨干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可导致内翻畸形、肩关节及肘关节运动受限,目前手术治疗成为了一种趋势[2]。随着对骨折受伤及愈合的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锁定钢板及髓内钉等内固定物的设计及改进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但术中处理一些粉碎性骨折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3]。学者[4-5]提出针对粉碎性骨折处理的新技术—层叠钢板技术,该技术适应证广泛,最常见的适应证为明显粉碎性骨折。本研究采用层叠钢板技术治疗粉碎性肱骨干骨折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1: 27岁女性患者因交通事故致左上肢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13 h入院。查体发现,左上肢肿胀,肱骨中段及远端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CT检查显示,左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入院诊断: 左肱骨干粉碎骨折,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入院后2 d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予以复位后,首先分别采用掌指骨接骨板固定,然后采用钢板进行最终固定,X线透视证实骨折对位满意,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良好,见图1。

A: 术前肱骨三维CT检查影像图; B: 术后X线片。

2 讨 论

肱骨干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随着创伤暴力性事件的发生率增高,粉碎、复杂肱骨干骨折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常规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主要采用大钢板固定,但因为肱骨干大小及形状发生变化,钢板体积较大,不易塑形,所以在选择合适的钢板固定时常常比较困难[6-7]。

病例2: 30岁女性患者因交通事故致左上肢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3 h入院。查体发现,左上肢肿胀,肱骨中段及远端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CT检查显示,左肱骨粉碎性骨折。入院诊断: 左肱骨粉碎性骨折。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入院后5 d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左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予以复位后,首先分别采用掌指骨接骨板固定,然后采用大钢板进行最终固定, X线透视证实骨折对位满意,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良好,见图2。

A: 术前肱骨三维CT检查影像图; B: 术后X线片。

研究[8]表明,双钢板固定肱骨干骨折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尤其是对抗旋转的优势巨大。在处理粉碎性骨折时,术中复位及维持骨折块较为困难,目前一些技巧被用于复位及维持骨折,如复位巾钳、持骨钳、克氏针、位置螺钉等方法,但其有可能会阻挡钢板的准确放置,或者出现因为固定不牢而导致复位丢失等问题,常常成为骨科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4], 最终延长手术时间,影响复位及手术效果。针对这类问题,学者[9-11]提出针对粉碎性骨折处理的新技术—层叠钢板技术,该技术在处理粉碎性骨折时,首先利用小的钢板来临时固定和维持骨折块,并提供一定的稳定性,最终在其上方或者侧方放置大钢板予以固定。

本研究利用了该技术治疗2例粉碎性肱骨干骨折。术中利用掌指骨接骨板首先对骨折块进行复位及固定,再使用大钢板进一步固定,术后随访发现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均良好。

采用该技术治疗粉碎性骨折有以下优势: ① 由于层叠钢板技术中采用的小钢板体积小、纤薄、柔韧性好,不仅可以根据骨折块的不同位置进行放置,还可以加强骨折块的稳定性,帮助复位,同时还可以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对钢板进行剪接[12]。② 考虑到钢板固定术中对骨膜过分剥离容易破坏骨折端血运,层叠钢板技术在使用小钢板时可以将其置于骨膜外固定骨折块,减少对骨折断端血运的影响[13-14]。③ 掌指骨接骨板的价格相对便宜,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④ 该技术学习曲线较短,年轻医生较易掌握,但由于采用该技术治疗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人数较少,临床疗效缺乏大量临床数据验证,故该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仍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目前也在进一步进行相关生物力学分析,以深入研究层叠钢板治疗粉碎性骨折的优势。

猜你喜欢
指骨骨板对位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自由对位与严格对位的博弈
——论传统对位教学两种体系的冲突
辟斯顿弦乐四重奏作品中对位化段落的和音形态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
舞蹈:从诗歌中的舞蹈成像到舞蹈符号的多重对位
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内小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