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通高中综合改革下选课走班的思考

2021-07-11 10:20马劲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班级管理

马劲

【摘 要】普通高中综合改革下的选课走班是针对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做好选课走班的顶层设计,选择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学情的选课走班方案,做好家长与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稳步有序地推进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班级管理

一、研究背景

2014年9月上海市和浙江省率先成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后,近几年各省市相继出台本省市的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方案。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改革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方案》提出,普通高中主要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国家制定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序推进选课走班,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等内容。因此,选课走班是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此次普通高中阶段教学改革的共同点是取消文理分科,语、数、外三科是必考科目,其他科目为选考科目。教学改革主要有三种模式:上海模式是从物、化、生、政、史、地6门学科当中,任选3门作为高考科目,选考科目就有20个组合,从理论上说,学生可以从这20个组合当中选择一个组合进行选考科目的学习;浙江模式是从物、化、生、政、史、地、信息7门学科当中,任选3门作为高考科目,这样选考科目就有35个组合;第三种模式就是2019年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广东、辽宁等8个省(暂且叫广东模式),采取的是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是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是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学科中选择2门,这三种模式都是根据“两依据一参考”选拔人才。“两依据”的依据一是语文、数学、外语的全国统考成绩,依据二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中任选3门的等级性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不管采取何种模式,全国的高校都要在已经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提前三年公布本学校各专业录取的学科组合的要求,也就是说,在高一时学生就应该知道三年之后各高校的学科录取要求,以便学生进行选课走班。因此,选课走班必将成为普通高中的教学常态。

二、目前选课走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实行普通高中综合改革之前,大部分学校实行的班级授课制主要是按行政班授课,文理分科后按文科班和理科班授课,在某些学校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选课走班,一般来说这样的选课走班主要有三种形式。

1.在学校开设的校本课或者选修课实行选课走班,一般来说用每周1~2个半天的时间进行。

2.在部分课程上进行分层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高低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在桂林中学,对高三就数学和物理这两个学科进行分层走班教学,从目前效果来看还不错。

3.在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进行选模块走班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目前体育课采用走班教学的比较多,如田径、球类等,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类别的项目课程。由于学校教师编制所限,音乐、美术基本不开设类似的选修课程。

以上这些选课走班的形式只是对以往教学方式的一个补充,比如校本课程的选修主要集中在一些兴趣课程:英美文学欣赏、摄影、演讲与口才,以及拓展性课程(生活中的物理、科学探究课、植物种植与护理等),由于这些课程课时少,很难进行考核与评价,因此效果不太好;分层走班主要针对部分学生,受益面比较狭小,更何况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推广起来也不容易;体育课的选模块走班效果不错,但由于其学科特点,也无法进行推广。而这次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提出的选课走班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兴趣,巩固学生个性,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技能,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准,打造全面发展和特点鲜明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构建现代化的学校,以适应社会和国家需求。

三、关于普通高中教学综合改革中的选课走班建议

普通高中实施选课走班是势在必行的举措,但选课走班也会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带来挑战,比如学生的选择权与学校课程安排的矛盾處理,原有师资结构、水平与选课走班后的师资要求之间差距的矛盾调和,原有习惯和驾轻就熟的教学管理方式与选课走班个性化、精细化之间的过渡,原有高考备考与新高考招生方式的变化等,都将成为每一个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选课走班的顶层设计

要做好学校教学选课走班的顶层设计,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统一思想,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是以生为本,是学生成为课堂和教学主体的必然;二是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选课走班领导小组,调整和改变学校现有的管理模式,让教育改革的管理更加有效和精准;三是根据学校的现状、资源配置以及生源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选课走班的方案;四是学校要调动社会资源,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五是调整教师的课时标准、绩效考核标准以及教师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选课走班的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在保证师资的情况下,注意教师队伍结构性的调整,特别注意选考科目教师的编制问题。由于每年学生的需求不同,因此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学科的教师就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如果是“3+1+2”模式,相对而言,物理、历史基本可以按照原来的文理分科的安排配备,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4科教师应如何配备就需要进行研究和预判。

其次,创新师资培训的方式和加大持续培训的力度,并形成制度,提升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改变现有的专业化培训的模式,不仅要进行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更要进行教师多样化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跨学科能力的培训,适应社会的应用能力以及职业化的培训。

最后,出台并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学科建设,课堂教学生成,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文化形成至关重要。这套评价机制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如何评价班级管理的水平?如何评价某个年级整体教育水准?等等,因此要从科目、行政班、走班教学班级、学生个人评价、年级组教育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入手。以发现问題、激励先进、团结人心和促进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公正、合理、积极的教师评价,促进教师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明确发展方向。由于选课走班教师所面临的课堂情况更加复杂多样,并且学生的选择和培训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学校与时俱进,制定适合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教师评估标准、评估系统[1]。

3.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

走班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它的呈现形式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分层和有弹性的学习等特征。在选课系统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整合学习领域中的相关内容,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块,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或相同水平学生不同学科需求的多样化课程类型。在选课走班前首先要进行高考专业招生解读,让学生对大学的专业设置有所了解,在高一上学期开设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大学的专业设置、大学的特点、大学招生的分数线和位次区间等因素,再利用网络进行模拟选课,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模式(以“3+1+2”模式为例)有以下几种。

(1)行政班与教学班大结合的形式,即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按行政班进行教学,其他学科均按分科选修教学。

(2)行政班与教学班小结合的形式。即先分物理和历史两个大科目组,在两个科目组内部语、数、外3门+物理(或历史)等科目按行政班教学,然后4选2学科按教学班进行教学。在这个模式当中还可以更细分一下,在4选2的科目当中,将学生选择多的科目也按行政班教学,剩下的1科进行分科走班教学。

(3)语、数、外分层走班教学,其他学科分科走班教学,或者语、数、外物分层走班教学,其他学科分科走班教学。这种模式需要进行分层走班的学科教师比较平均,实力比较强,这样分层走班的效果才能显现。

(4)根据学校情况,开不足12个组合的,可以根据学校教师配置,按组合进行分班教学。也就是将行政班和教学班结合起来。比如语、数、外、物、化、生的为一个班,语、数、外、物、化、政的为一个班,既是教学班也是行政班。

4.选课走班的班级管理

教学方式的改变给班级管理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所以学校在选课走班的方案中要有班级管理的方案。班级管理有如下几种类型。

(1)行政班管理不变+教学班的跟踪管理。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各项管理工作,也要关注自己行政班当中的学生所在的教学班,加强和教学班任课教师的协调配合。教学班的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选课走班学生的座位实行固定制,教学班座位由所任课教师负责编排,来自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座位相邻,由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统一接受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管理。按分科的学科成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最小的目标团队,由科任教师在课堂上管教管导。

(2)全面推进教师德育工作全员化。除行政班的班主任之外,所有科任教师都要参与班级管理,这样一名教师就可能会涉及三四个班甚至更多的半角管理当中。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一个行政班有一个主导的班主任加上几个副班主任的情况。

(3)采取“团队导师分工负责制”的形式。这种形式多出现在欧美国家,学生的品行、心理、集体活动、日常作息和行为规范等由班主任(导师)负责教育和引导,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适时疏导学生心理,排解不良情绪,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学生学业由任课教师负责;课外活动以及社团等采取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的形式;学校要制定家庭、学校、教工、学生一体的齐抓共管的责任制度,分工负责,形成整体效应[2]。

四、关于选课走班的几点思考

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选课走班,因为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且有个性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重要抓手,因此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在现阶段学校会面临以下问题。

1.师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是按文理分科的,选文科与选理科的学生的比例基本固定,因此教师配备也比较固定,如果按“3+1+2”选课走班后,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就会出现多种组合,并且每一年学生选课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将面临比较严重的问题。

2.教学管理问题

由于普通高中综合改革将以往的文理分科形式改成“3+1+2”模式之后,原则上就会出现12个组合,那么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到底要如何处理这12个组合,是否能排足12个组合,或者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能够排出多少个组合,这些组合如何进行管理,分层和分科如何处理等都将是对学校统筹管理能力的考验。

3.班级管理问题

选课走班后,以往按文理分科进行的行政班管理将被打破,教学班如何管理等问题对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是巨大的挑战,如对年级和班级的管理,特别是教室的调配、设备设施的管理、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以及相关检查等都是学校面临的问题。

4.评价机制的问题

普通高中综合改革实施之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现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不科学的评价导向,针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出台科学的、生长性的整体评价系统。按照《方案》的要求,通过改进结果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以及健全综合性评价,完善立德树人的体制和机制,破除“五唯”顽瘴痼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总而言之,普通高中的选课走班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做好选课走班的顶层设计,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指导工作,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完善教学和班级管理,才能推进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稳步有序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唐金彬,王洁.选课走班教学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0(7/8):23.

[2]霍晓宏,陈志科.“选课走班”后班级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天津市普通高中为例[J].教育探索,2019(1):17.

(责任编辑:陆顺演)

猜你喜欢
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班级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
选课走班形势下的分层化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