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藏黑水城出土8071号文书残页考释

2021-07-14 16:01宋兆辉
西夏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法西夏文献

宋兆辉

《亥年新法》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文献照片于1999 年刊布在《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九册,为西夏晚期的法典,是继《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法律典籍。共存十七卷,有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八种版本,且现存《亥年新法》均为手抄本,对于研究西夏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份文献的关注源于上世纪中期,苏联学者首先对其进行著录。(1)Е.И.Кычанов,Hoвыe зakoны Тангутскoго гocу дарства (первая четверть XIII в.),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2013.近些年来,学界围绕《亥年新法》所涉及的法律、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社会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涌现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成果。(1)俄罗斯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九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克恰诺夫:《西夏文写本和刊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民研所,1978 年;克恰诺夫:Hoвыe зakoны Тангутскoго гocу дарства(первая четверть XIII в.).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2013;王培培:《亥年新法与西夏晚期社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惠宏、段玉泉:《西夏文献解题目录》,阳光出版社,2015 年;贾常业:《西夏法律文献<新法>第一译释》,《宁夏社会科学》2009 年第4 期;梁松涛、袁利:《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二考释》,《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 年第2 期;梁松涛:《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三“隐逃人门”考释》,《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 年第2 期;赵焕震:《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五“租地夫役”条文释读与研究》,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2014 年硕士论文;阎成红:《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六十七合本释读与研究》,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2016 年硕士论文;安北江:《西夏文献<亥年新法>卷十五(下)释读与相关问题研究》,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2017 年硕士论文;周峰:《西夏文<亥年新法·第三>译释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年博士论文;文志勇:《俄藏黑水城文献<亥年新法>第2549、5369 号残卷译释》,《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第1 期;梁松涛、张昊堃:《黑水城出土Инв.No.4794 西夏文法典新译及考释》,《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4 年;安北江:《黑水城出土748 号税制文书考释——兼论西夏“通检推排”》,《中国农史》2019 年第1 期;李语、戴羽:《俄藏Инв.No.5448 号残片考补》,《西夏研究》2019 年第3 期;李治涛、尤桦:《西夏水利立法研究——以<天盛律令><亥年新法>为中心》,《西夏学》2019 年第2 期;梁松涛、李灵均:《试论西夏中晚期官当制度之变化》,《宋史研究论丛》2015 年第1 期。

《俄藏黑水城文献》Инв.Νо.8071 号文件,定名为《亥年新法》第六甲种本,仅有一页。鉴于学界尚未对本页材料作出解读,本文对文献本身进行录文、释读并定名,力求为西夏文献及历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以下为Инв.Νо.8071 号文件未整理释读内容的录文及汉文译文。为方便对照、查看,本文采用表格的形式将原文进行录文和对译。在文中,释读排列以原文竖列为单位,一竖列的内容为一行对译完之后统一作汉译文构拟及与之相对应的注释。条文之内,为方便检索,按照原蝴蝶装页码行数排列,并标明每行文字的出处,例如,以“(1-1a-1)”为例,1 表示Инв.Νо.8071 甲种本原书共1 面、-1 表示在原书第1 页、-1a 表示原书第1 页的右面,-1 表示该面的行数。符号“□”表示原文件中污损或缺失的字,一号一字,并在表格中进行基本断句,校注为对译文的注解。资料选用上,参考《番汉合时掌中珠》,以及学界普遍认可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夏汉字典》等。

俄NHB.No.8071 亥年新法(甲种本)第六

录文

译文:

起时大小军首领、舍监、末驱等集上日当士兵,未来等违背礼法之人。军首领迟缓一二日,打十五杖;迟缓三四日,徒六个月;迟缓五日,徒一年;(迟缓)六日以上,及战,皆革军职,徒一年,两年不享有军职;不及战,正未来一等礼法,皆革军职,徒三年,四年不享有军职。假若首领隐藏逃遁躲避的罪人,搜寻不到后,军生亦如先前。军人二遍而不往,是故皆革军职,徒六年,八年不享有军职;三遍不往,则皆革军职,徒十二年,此间不享有军职。故备取有官在者乃击。正军首领主其他事,军中权头监代。集合日迟缓,正将屡屡不去时,头监、末驱、首领、小、大舍监有者,令正首同等,军不有,卒人……

从书写笔迹来分析。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结合汉字方块字的独特构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为西夏王朝统治者党项人创造的西夏文字,因为它是借用汉字创制的,所以从外形上看,很像方块字,如汉字的基本文字结构——横、竖、撇、点、捺,西夏文字都有。因此,在看这份《亥年新法》写本的残页时,它的字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详见下表:

?

通过两篇文献出现相同字的对比,共同点十分明显,加之这两个文献均为手写本,可以从笔迹推断出写的是同一种文献。

第二,从文献内容比较Инв.Νо.160 3582 和Инв.Νо.8071:Инв.Νо.8071 号文献主要讲述的是对西夏有军事活动时,对于迟到或未到人员的惩罚措施。这与《天盛律令》卷六首页的内容极其相近。可惜的是《天盛律令》第六卷首的内容因残损而不见,我们无从精确比较其中内容。但从残损的内容还是能感到二者的密切联系。现将卷六已存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权头监者比舍监、末驱校验集日迟至、正身不至等之罪状当减一等。

一等末驱、小首领、舍监等集中日当校军。完毕以后,一至五日之内来者,徒一年;五日以上迟至□□□一律当革职、军,徒二年;迟至未及战,及完全未至等,皆革职、军,皆徒三年;两度不至者,皆革职、军,徒六年;三度不至者,皆革职、军,徒十二年。

以上内容是对权头监迟到的惩罚措施。其中提到权头监迟到或不到时比舍监、末驱罪减一等。说明对于舍监和末驱的定罪标准已经在前文中详细论述。即此卷六残缺的内容定与舍监和末驱迟到未至的内容相关。而Инв.Νо.8071 号文献内容正好涉及大小军首领、舍监、末驱等,发兵之时迟来或不来的惩罚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正好与Инв.Νо.8071 号文献所涉及各军事首领等迟到的惩罚内容属于同一类,均属于“发兵集校门”。而Инв.Νо.8071 号文献正好可以补充《天盛律令》卷六卷首所缺内容。

此外,我们在研究《亥年新法》的经验中,发现《亥年新法》常常引述《天盛律令》的条款,常常以“ ”“ ”等字眼为标志,可以出现于句首,也可以出现于句中。(1)王培培:《<亥年新法>引述<天盛律令>考》,《西夏研究》2020 年第4 期。但在此小残片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迹象。因此也可以佐证出此残页不属于《亥年新法》而属于《天盛律令》。基于以上原因,有理由相信《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九册中定名为“《亥年新法》第六甲种本”实际上应该定名为“《天盛律令》卷六《发兵集校门》”。并且因为此残页可以补充《天盛律令》第六册卷首遗失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在《唐律疏议》中有“大集校阅”条,《宋刑统》照搬《唐律疏议》,文字未作改动。唐律载:“诸大集校阅而违期不到者,杖一百,三日加一等;主帅犯者,加二等。即差发从行而违期者,各减一等。”(2)[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361 页。宋律载:“诸大集校阅而违期不到者,杖一百,三日加一等,主帅犯者加二等。即差发从行而违期者,各减一等。”(3)[宋]窦仪等撰,吴翊如点校:《宋刑统》卷一六《擅兴律》,中华书局,1984 年,第256 页。这段文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大集校阅根据迟到时间长短,论罪处罚不同;第二,大集校阅根据迟到人员不同,论罪处罚不同;第三,大集校阅如果遭遇官府事务派遣,原罪罪减一等。《贞观玉镜将》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将军等在敌地域里,没有分头行进,而是去自己想去之处;要会战,聚处地名、时日已著明令,各自约齐届时都去,其中,一将军准时到达;另一将军懈怠迟到,至会合地点时日,没有去时,先时到达的将军与敌军遭遇、战斗,有胜或败时,功罪在于将,由将承担。损失兵马时,损失大小多少,又胜等,一律乃迟到将军之罪,其官、职、军皆具失去,列入不主事官之列。若先到将军未遇战事,则迟到将军的官减去一半,司位、职等具丢失,□□□罚十匹马。”将唐宋律法与西夏律法进行比较,二者在基本框架上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如同样规定了集合时迟到或不到的罪刑。但是《唐律疏议》和《宋刑统》在刑罚方式上采用杖刑,且没有革除军、职的做法,同时对有官府任务派遣在身者,罪减一等;《天盛律令》卷六《发兵集校门》规定一到五日不至,徒刑一年,五日以上皆革军职,徒刑依次增至二年、三年、六年和十二年。将《贞观玉镜将》与《天盛律令》进行比较,二者同样具有相似性,但《贞观玉镜将》作为一本兵书,其内容更多涉及战时将军迟到的情况。通过比较,可以肯定的是西夏法律在制定之初借鉴了唐宋律令,《天盛律令》在原有西夏兵书的基础上重新增补、修订,更能适应西夏社会,更加适用于具体案例,同时可以看出西夏军事法条既有日常管理的全面性,也有管理程度之严格。回归到当时的背景中去,士兵是战场上最宝贵的资源,律令为西夏频繁的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员能力,同时为其建立起一座强大的军事机器提供了制度保障。对于我们了解西夏军事制度、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意义。

附图:

图1 俄Инв.No.8071亥年新法卷六《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九册

图2 俄Инв.No.160 3582天盛律令卷六《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九册

猜你喜欢
新法西夏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记者应该“围着谁转”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宁夏西夏风情园
树敌太多DE商鞅
王新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从出土档案看西夏官吏请假制度*
树敌太多de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