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客观评议

2021-07-14 02:09周俊根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1年5期
关键词:豫剧花木兰秦腔

周俊根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与戏剧表演有关,要求学生自选话题谈谈自己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认识。通过本次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对戏剧的热爱之情,提升辨别演技高低的审美素养。

如何写好戏剧评议呢?孙小圣的作文课又开讲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孙小圣的作文课堂吧!

★名师导航——孙小圣谈要点

人生大舞台,戏剧展风采。我们观赏戏剧节目时,看到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能,往往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精彩的表演来自台下精心的排练。

孙小圣:刚才进行了戏剧排练活动,下面我们再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戏剧和戏剧表演的认识。

“写什么呢?”猪小能有点儿犯难了。

“别怕!写的话题可多了。”孙小圣安慰道,“你可以从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来完成:我为什么对他(她)印象最深、舞台说明不只是‘说明、戏剧冲突面面观、台词应该怎样说、肢体语言很重要、配角也要演到位、‘好戏是配合出来的……”

“除此之外,其他与戏剧和戏剧表演相关的话题也可以写。”孙小圣补充说。

猪小能高兴地说:“这么说来,可写的内容就多了。那写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孙小圣说:“一是要注意选材。”

“请具体说说。”猪小能急切地说。

孙小圣有板有眼地说:“如果是写一个戏剧角色,一定要确定好要写的人物。在我们生活的区域内,一定有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戏剧。在这众多的戏曲种类中,总要有歌颂的对象或讽刺的人物。如历史上著名的包公、诸葛亮、花木兰等就是各地戏曲中的常见人物。写作时一定要选择一个你了解的人物,包括他(她)的性格特点、品质以及和他(她)有关的故事。”

“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孙小圣继续讲道:“二是要注意谋篇。一定要把人物和戏剧联系起来。这篇作文的题目要求是所写的人物一定要出自戏剧,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戏剧的引入。无论是什么人,都要把他所在的剧种和剧目交代清楚。”

孙小圣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继续讲道:“写作时一定要细腻地描写人物的特点。所写的戏剧人物、性格特征应该非常鲜明。所以在写作中,同学们不妨细致地描写一下演员或人物在戏剧中的动作,以此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评议你还没有讲呢?评议如何写呢?”猪小能有些着急了。

“这篇文章重点是评论。在概述完人物的概况之后,要在人物的塑造、演出的风格、人物的装扮、历史的贡献等方面对人物进行评议。评议时,要抓住重点,摆明观点,还要有理有据,不夸大、不贬责,应根据自己的理解客观公正地评论所选择的戏曲人物。”

“我明白了。谢谢小圣指导。”猪小能高兴地说。

★名篇引路——猪小能说感悟

唱秦腔

贾平凹

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界,咸阳,兴平,武功,周至,凤翔,长武,岐山,宝鸡等几十个县为西府,秦腔就源于西府。在这里民性敦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像吵架一样,哭丧又是一呼三叹,呼喊远处的人更是特别,前声拖十二分地长,末了才极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那些会呼喊远道上人的人都有了唱秦腔的才能。老一辈的能唱,小一辈的竟也能唱。唱秦腔成了这里的人们最体面的事情了。任何一个鄉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没有没登过台的。

我曾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一出戏排成了,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的日期。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事业,宁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集款,买进上好的木石材料,请高明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比这戏台阔不阔。一到演出时节,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位子了。未等戏开演,人头攒动,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都是一群顽童。那锣鼓就叮叮咚咚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都要天翻地覆了。

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翅,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了:绝了,绝了!等那角色猛一转身,头一高昂,一声高叫,声如炸雷从人们头上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每一根头发梢都麻酥酥的。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她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都拉长了起来。观众往往不喜看生戏,喜欢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哪个演员唱得好,台下就摇头晃脑地跟着唱,哪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要纠正。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只为求过瘾。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凡客人到这些个村庄去,他们最高级的接待就是陪你看一场又一场的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合家为你唱一阵子乱弹,你只能点头叫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情。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另一就是当地的秦腔名家。即使这些名角的父母也大受优待,他们去买东西是不用排队的,进饭店是会有座位的,就是在半路上拦车,只要说一声:我是某某的什么什么,司机便会立刻停车,拉你上车。但是,谁要是侮辱了一下秦腔,他们要争死争活地与你论理,以致大打出手,永远使你记住教训。

猪小能:贾平凹的这篇美文写观看唱秦腔的见闻和感受,有叙事有评论。

孙小圣:但文章开篇没有直接写唱秦腔,而是描写西府地区人们说话特点。

猪小能:西府地区人们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像吵架一样,哭丧又是一呼三叹,呼喊远处的人更是特别,前声拖十二分地长,末了才极快地道出内容。

孙小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秦腔在西府地区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百姓的语言习惯相关,也以此来说明那些会呼喊远道上人的人都有了唱秦腔的才能。

猪小能:文章最精彩的地方是描写看《救裴生》。此处用细致的笔墨描写了观众在看《救裴生》时的动作神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再现了人们看戏时陶醉的样子,也表达出人们对秦腔的喜爱。

★美文赏读——含英赏精品

花木兰,我喜欢你

一考生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是豫剧《花木兰》中的经典选段。在诸多的戏剧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花木兰了。在我心中,花木兰就是一位巾帼英雄!

在豫剧《花木兰》中,由著名艺术家常香玉扮演的花木兰可谓惟妙惟肖,她把花木兰的忠诚、爱国演绎得细致入微。

花木兰生活在北朝,当时外敌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的父亲名列征兵军贴之内,考虑到父亲年老体弱,而弟弟又年幼不能从军,所以怀着爱家、爱国之心的她毅然决定代父从军。

花木兰辞别双亲,披星戴月,快马加鞭,奔赴战场。途中,花木兰结识了几个朋友,大家相伴而行。他们在接近前线时,看到自己国家的军队正与敌军交战。花木兰一马当先,冲上战场,杀退了敌人。从此,英勇的花木兰得到了将军的赏识。

花木兰回到家中,脱去战袍,换上了女儿装。好一个俊俏的姑娘!朝廷加封花木兰为尚书郎,将军率领众将,抬着皇帝赏赐的物品,亲自到花木兰家祝贺。当元帅与花木兰相见时,他感到惊讶不已,花木兰向将军详细地叙述了自己从军的过程,元帥盛赞花木兰不愧为一位巾帼英雄。

在豫剧《花木兰》中,艺术家常香玉将花木兰演绎得令人赞赏——心灵纯洁而无私,外表朴实而内心坚强,精神伟大而高尚……尤其是花木兰回到家中换上女儿装,坐在床上梳理云鬓的那个细节,充分地表现了花木兰作为女子的爱美天性!

我喜欢花木兰!我要高声赞美花木兰的爱国精神!

孙小圣:豫剧作为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剧种,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作者选取的就是豫剧中的花木兰为写作对象。

猪小能:文章由豫剧《花木兰》选段自然开篇,巧妙地引出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花木兰。

孙小圣:接下来,作者又用浓重的笔墨描述了花木兰从军的故事,以此来突出花木兰的爱国精神,这也正是作者喜欢花木兰的原因。

猪小能:作者在文中特意勾画了花木兰辞官回家后换回女儿装的细节,展示了花木兰作为女子爱美的天性。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首尾照应,主题突出。

★写作实践——妙笔写华章

请以“我最喜欢的戏剧人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猜你喜欢
豫剧花木兰秦腔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从儿童的审美角度赏析经典人物形象
花木兰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
花木兰从影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