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1-07-20 07:55姚雪儒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姚雪儒

摘 要 基于全国“建筑装饰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中出现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不足、对施工工艺不熟悉、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三个加强”教学改革策略: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与竞赛相融合;以能力为本位,加强综合实践性训练;以项目为驱动,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技能大赛;高职教育;室内设计专业;赛课融入;理实结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11-0034-04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各级技能大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本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将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可有效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和“课、岗、赛”相融通的良性教学机制[1]。本文以“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为例,针对“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中出现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提出“三个加强”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期实现“赛课融合”教学目标。

一、国赛“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以企业为主导,融入国家行业、企业用人规范,以企业工作岗位的综合核心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命题,反映出当前企业对现阶段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及最前沿技术的要求。“建筑装饰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在2019年首次进入全国技能大赛国赛目录,该赛项主要由三个任务构成:一是“建筑装饰施工图深化设计”,要求参赛选手运用CAD绘图软件完成指定建筑装饰工程中某些空间的深化设计;二是“装饰工程量清单编制”,参赛选手运用Excel软件完成指定空间中的装饰工程量清单编制,并进行手工列项和计量;三是“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参赛选手需运用答题软件上机完成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仔细研究赛项章程及设计要求,发现本赛项与室内設计专业密切相关,笔者所在学校先后参加了2019年、2020年的比赛,获得国家二等奖、市赛一等奖的成绩。比赛中学生的不足可以反映出教学的不足。本次参与竞赛的指导教师在赛后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并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如何与技能大赛相对接进行了研究。

二、技能大赛视角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要求选手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不仅要有很强的AUTOCAD软件操作能力、识图与制图能力,同时还要对装饰施工工艺熟练掌握、对材料充分认识与应用,具有工程量计算能力,具有对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2020年重庆市“巴渝工匠”杯系列技能竞赛是按照国赛参赛标准进行的,笔者在“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的阅卷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反映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以任务一“建筑装饰施工图深化设计”为例,该任务占总分值的50%,是大赛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绘图软件操作、建筑装饰制图规范、建筑装饰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应用能力等。该项目主要对10个专业内容进行考查,具体见表1。

通过表1可知,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在施工图深化设计方面还存在软件操作不熟练、施工图制图不规范、对装饰施工工艺不熟悉、对材料种类认识不清、在新技术新工艺掌握上没有突破等问题。

(二)学生综合实践技能不足

“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是基于室内装饰设计中真实的工作任务命题的,不仅考查了参赛选手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考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在本次竞赛中有不少团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见表2。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大赛在第一、二部分以实践操作为主,在第三部分以客观题为主,考查选手对施工工程管理、建筑装饰法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在整个比赛项目中,理论与实践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贯通、相互融入,实践操作部分需要有相关理论知识作支撑,而理论知识考核部分又需要选手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竞赛中一些团队理论成绩比较高,而实践操作部分成绩却相对较低,与之相反的情况也有,可以看出“高分低能、高能低分”现象存在[2]。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这对教师如何上好专业理论课、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如何做好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技能大赛视角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以就业为导向,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竞赛相融合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而技能大赛赛项章程是与工作岗位紧密相连的[3]。综观本次竞赛,不少选手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与竞赛相融合,将专业知识点与竞赛评分标准相结合,将有效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本次竞赛要求参赛选手具备CAD软件操作、建筑装饰制图规范、懂得施工工艺及装饰材料应用、对装饰清单进行编制、装饰施工技术与管理、任务书解读、新技术新工艺等能力。这些专业知识与室内设计专业AUTOCAD、居住空间设计、装饰材料与预算、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建筑装饰工程管理等多门课程紧密相关。如何把课程与竞赛相融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笔者以《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为例,深入剖析赛项章程说明,尤其是施工图深化设计内容,分析课程内容与赛项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教学实践加以提炼,将竞赛任务、竞赛内容、竞赛重点以及竞赛过程、评分点与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考核以及课程评价相结合,设计出新的课程任务[4],具体见表3。

(二)以能力为本位,加强综合实践性训练

“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技能大赛采用“以能力本位”的评价标准,促使职业院校不得不把大赛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以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5]。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室内专业教学中需增加综合性实践课程教学,如《室内空间专题设计》教学过程中就可与前期课程AUTOCAD、3D造型基础、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室内专题设计、人体工程学应用等多门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6]。笔者以《室内空间专题设计》课堂教学为例,以能力为本位,将课程分为五大任务,而每个任务对应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职业素养、核心能力以及前期课程知识回顾,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学习与掌握,达到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具体见表4。

(三)以项目为驱动,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把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理实一体的课程学习根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和行动能力[7]。课堂不应限制于单一的教室,可以是实训基地、施工現场、材料解剖室、工作室等场所,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可当即实践,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又可回到理论知识中去探讨解决。高职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对本课程的能力指标及专业技能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提炼出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指标和知识点,完善教学内容,并制作慕课或微课放在专业教学平台上,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形式,线上学习理论知识,线下对该知识进行讨论、提问、练习,完成真实设计项目。笔者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天花吊顶设计”部分为例,展示如何以项目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见表5。

以项目为驱动,把理论知识有效融入到项目实践操作过程中,有效发挥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设计方案图、施工图设计及现场施工的整个过程。

针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所采用的手段还有很多,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应从更高层面去思考课程体系改革及技术性课程融入、基础课程教学与评价、实训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等举措,以适应当前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卢志海.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OBE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6):17-25.

[2]屈学俭,董伟,童程霞,等.从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引发的思考[J].化学教育,2019(14):46-48.

[3]任重,刘文胜.基于技能大赛的岗位内涵嵌入式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20-23.

[4]饶鑫,杨静,陈慧敏,等.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推动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析[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20(3):50-55.

[5][6]白桂银,刘解放,刘艳平.职业技能大赛促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7):105-108.

[7]张健,陈清.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取向与课程创生践行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21):40-44.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