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政策下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的探讨

2021-07-21 08:15李方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职业技能

■李方敏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广州 510550)

一、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优化政策解读

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2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原有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70%,最后仅剩30%的职业资格证书保留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内,并规定清单外的职业资格不能组织许可和认定,清单内水平类职业资格不得与就业挂钩。

2020年7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安排进行公示的公告》,要求《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内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将于2020年12月31日前分两批次全部退出目录,取消所有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的认证和证书的发放,只保留准入类职业资格。

二、职业资格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利弊分析

国家实行职业资格退出政策,职业教育界讨论产生分歧:一方面职业教育院校感觉证书取消会导致各专业课程建设失去方向,没有教学标准;另一方面认为取消那些存在价值极低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减少职业教育培训成本,降低就业门槛。

以国家实行第一批次取消职业资格的时间为界点,通过权衡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退出前对职业教育的利弊,可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退出后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水平认证提供借鉴。

(一)“双证书”体制有利于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科制教学体系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行”的制度和市场经济条件下,1994年建立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除学历证书外能证明劳动者具备相关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另一张证书,有的特定行业更以该证书为准入门槛,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标志。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下,职业教育“双证书”(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运而生,职业教育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规定“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考取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否则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学分不够而影响毕业,从而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双证书”体制下的职业教育,各专业建设在课程改革中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为参照,课程设置以职业资格认定为依据,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了各类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认证的唯一标准和证明。我国实行的“双证书”制度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极其相似:职业资格鉴定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环节,即工作;毕业证书强调的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即上学。因此,职业教育的学生要想取得双证书,必须在学校与企业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并考核合格。

(二)中国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认证乱象弊端问题突显

从表象来看,中国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行“双证书”制度,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实存在价值,既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又能科学评价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具备相应职业技能水平,似乎完美解决中国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的问题。

但从国情分析来看,将会发现中国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认证乱象弊端问题突显: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劳动岗位无法像德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只能在涉及安全等方面的少数劳动岗位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绝大部分劳动岗位并无持证上岗的要求。因此,为企业岗位专门设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表现为教育部门积极参与,企业基本不重视,达不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目的。缺少企业参与的职业资格证书失去其设定的价值,但被学生“宁多勿少”的求职考证心态扭曲了职业资格制度。学生希望在就业竞争中,不但要高学历,还要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就业者一直在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路上,但却发现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与岗位需求匹配低,考取的证书不能代表其具备相应岗位能力,也即是证书的“标准不标准”的问题。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资格退出政策之前,某机构调查相关物流职业资格证书时发现:其中有20多种证书由于认证过程对物流岗位没有针对性,证书无法证明就业者具备相应岗位能力,物流企业一直不认可。既然企业不需要,学生理应失去考证的积极性,但在“双证书”体制下,学生又迫于要求不得不考。

上述分析说明被退出的职业资格认证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部分证书在认证过程中,无论标准还是考核办法等都由于无法体现企业真实岗位、职业的需求,或者是完全脱节,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乱象太多,同一岗位或职业的认证标准和考核办法完全不一样,致使证书所要求的学识和技能含金量不高,同时也误导职业教育及其他一些含金量高的职业技能认证,不利于“双证书”体制的职业教育发展。

三、职业资格退出政策下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路在何方

职业资格制度本意是想让劳动者通过培训来掌握与提升相应职业或岗位的学识和技能,用职业技能证书来证明劳动者已具备了相应技能,从而减少劳动者和企业在求职和招聘、录用过程中的成本。但通过职业资格制度在中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利弊权衡,职业资格制度弊端不断被扩大,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职业资格退出水到渠成。职业资格证书退出后,职业教育如何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也许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可以找到更好的认证模式来解决中国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水平认证问题。

(一)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存在的问题

关于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态度是“职业资格清理工作,不是要取消职业,而是要建立科学规范化评价人才体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已证明在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认证本身是有价值的,但现行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出了问题。

1.职业资格认证对应的标准出了问题

以物流相应的水平认证作说明,物流产业规模庞大,涉及的业态、环节众多,除了几个对应岗位技能点的水平认证,如叉车认证、安全运输员上岗认证等,绝大部分物流认证都是不对应岗位,而是对应泛泛的能力层级和体系,物流认证的标准宽泛,不能对应岗位。

2.职业资格水平认证的考核办法和手段出了问题

职业资格水平认证的考核除了极个别外,绝大部分是纸质考试,会答题并不代表就能胜任相应岗位,缺少真实的操作培训与考核认证。

由于国情不同,中国职业教育很难照搬德国校企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认证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学历证书教育为前提的中国职业教育,基本还是以学科体系为学习目标,学习某专业,相关课程都学,但是具体到某个岗位,还是不能胜任,因此,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的价值可通过“岗能对接”来实现。某物流公司员工多技能管理看板(见附表1)可给“岗能对接”的职业技能水平认证带来启发:假设有一种认证对应了某个具体岗位的职业技能,你学习了这些内容并达到认证标准,将取得相关岗位证书意味着你能够胜任这个岗位;又或者有一种认证对应某个专业群,可以对你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掌握水平高低进行认证,考取的证书可以评价你具备的职业技能水平能力;职业教育将上述认证与自身学历证书教育实行“双统一”结合,将可实现职业技能水平认证的价值。

附表1 某物流公司员工多技能管理看板

(二)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的模式选择

随着职业资格退出政策的实施,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模式已消失。以员工多技能管理看板为启发,结合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模式,中国职业教育可选择引入与产业对接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模式、“1+X”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模式来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

1.引入与产业对接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模式

离开产业谈“岗能对接”都是空话,职业资格退出目录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产业的参与,因此,由代表性的行业或企业开发的职业技能水平认证模式会更接近岗位对职业技能的需求。目前中国企业也有部分相对比较成熟的、能与产业对接的认证,如百度认证、华为认证、亚里认证、长风认证,他们之所以能够推出市场活力较好的认证体系,是因为他们从企业岗位实际用人需求出发,构建行业通用标准和规范,建立人才学习培养的架构体系,代表了各自行业的标准。在这种标准体系下取得认证的学员,无论是理论知识水平,还是实操能力,都被企业雇主所认可,达到立刻上岗的目的。2016年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通过和阿里巴巴的校企合作,已经超过1500名学生参加了阿里巴巴组织的“跨境电商人才初级证”考试,学生在获得证书的同时,掌握了跨境电商平台基础知识和实操技能。部分学生通过该认证,已经应聘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能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具体以长风物流认证来说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结合国内物流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借鉴和比较研究发达国家特别是英联邦国家物流职业资历架构的基础上,从物流企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出发,通过多轮调研和不同物流领域专家探讨,基于物流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对物流行业方向、物流岗位序列和层级进行了科学划分,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资历架构,并推出职业评价标准体系即长风物流认证,认证分为职业认证和专项认证。职业认证将仓储、运输、国际、供应链四个方向物流从业者按工作岗位对专业技能要求的不同,划分为操作员、主管、经理、高级经理系列等四类等级,统称长风物流认证职业证书系列。专项认证是针对物流企业专项高端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设置的职业水平评价标准体系,划分为主管、经理级别。长风物流认证强调过程评价,职业素养和职业安全作为基本内容,实现了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推出认证的同时与大量不同业态物流标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岗位认证的人员,这些企业直接录用,认证价值高,学生与企业同时受益。目前企业职业资格认证唯一缺少的是官方认可。

2.“1+X”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模式

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具有同质化,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只能反映具备相应层次的学历,但不能证明其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弥补职业资格证书取消造成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的空缺,在“职教20条”的指引下,教育部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并明确指出“X证书”的范围覆盖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X证书”是通过社会公开招募、专家遴选,代表某种技术技能的资格证书,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资格证书。试点院校以职业院校为主,“X证书”是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教育部首批试点的5个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于2019年启动并结束,效果基本达到了设定的要求,并于2020年继续启动第二、三批试点,目前三批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达到了92个。“1+X”证书制度试点是职业教育改革有力的补充,指明了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引入与产业对接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模式的证书来源于行业标杆企业,注重的是岗位与能力的对接,取得证书即具备相应岗位技能;“1+X”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模式证书来源于教育部门对社会公开招募和遴选,注重的是职业技能水平,取得的证书即说明其所具备相应技术技能水平的高低。显然,上述两种认证都来自于企业,都是建立在企业需求基础之上的,其对应的证书企业认同度更高,证书所对应的认证模式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理念,必将有利于职业院校教育的改革。

四、结束语

职业资格退出的政策,确实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短暂地失去了方向和依据,但职业教育不能以考证为最终目标,无论专业或课程的设置理应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能力为方向,职业教育应依据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或岗位的需求去重新设置课程,通过课程改革,培养毕业即可就业的职业技能人才。国家相应部门和职业院校更要理顺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关系,避免相互之间的冲突,在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准入制度还不够完善的前提下,引进专业的认证机构进行统一认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职业教育理应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开展职业技能水平认证,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有效衔接,优化职业教育教学,避免为了“双证书”而“双证书”。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