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患者干预中的应用

2021-07-21 13:16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赵 君

(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郑州 450042)

高血压属于常见老年慢性病,若无法及时控制人体血压水平,则会增加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继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不利影响[1]。有研究[2]指出,不仅需要有效的降压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需辅以有效的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老年高血压应用不同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基于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3.35±5.17)岁;病程6月~12年,平均病程(6.21±3.40)年。研究组男34例,女20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3.68±5.25)岁;病程8月~12年,平均病程(6.45±3.53)年。两组相关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一般护理,n=54例):遵医嘱给药,嘱咐患者不要情绪过于激动,定时量测血压。

研究组(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n=54例):(1)全面评估:在患者入院后,立刻评估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多和患者、家属沟通,从多方面了解情况,获取更为详细的资料,明确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爱好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2)健康管理:多数患者粗略了解高血压会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但不了解高血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身体逐步造成的损伤。护士需结合患者、家属的文化水平进行一对一教育,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出发,详细讲解患者需要的知识,如高血压危害,日常生活中如何辅助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另外大多数患者对高血压有相对浅显的了解,但无进一步了解,护士应结合患者、家属的文化水平,主动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教导患者准确阐述自己的不适症状,辅助医护人员更好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还可发放高血压健康手册,指导患者、家属阅读手册,进一步了解疾病,并结合患者的化疗方案,阐述各种化疗药物的效果,在人体中应用后发挥的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后,情绪波动过大。(3)个体化治疗:多数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但是血压水平并未降到标准值,因此再度入院治疗。患者对于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失望情绪,护士需认识到这一点,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日常生活,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主治医师,促使主治医师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迅速控制血压水平,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4)心理干预:护士需详细阐述情绪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负面影响,让患者认识到自我调控情绪的必要性。在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后,详细阐述各种控制、调节自身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音乐疗法、瑜伽冥想法、深呼吸放松法以及兴趣疗法。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比较(mmHg)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与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通过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之后其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与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这两种病的临床发生率不断升高,导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长[3]。持续血压升高会影响血流动力学状况,导致血小板聚集以及冠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4],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特点的现代化护理,也是临床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实际疾病可控因素制定并实施的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措施,在临床实施可辅助临床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情况[5]。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要求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相关信息,分析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制定并实施更有效的护理方案[6]。全面评估结束后,从知识教育、个体化治疗以及心理需求三个方面出发,实施有效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TheApplicationof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andHealthManagementintheInterventionofHypertensivePatients

Zhao Jun

(No.988HospitalofthePLAJointLogisticsSupportForce,Zhengzhou45004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108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a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July 2020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double chromosphere method and given general nursing (control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study group),then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in elderly hypertension can help control blood pressure level in clinic and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Keywordsgeneral nurs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