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浅谈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行为

2021-07-21 02:35朱静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绘本幼儿

朱静

摘  要:创造性行为是基于创新意识下的自然行为,可以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将幼儿绘本融入其中,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绘本中的趣味性元素,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绘本中的生活化元素,结合多种幼儿课程,激起幼儿的创作兴趣,从而有利于培养创造性行为。

关键词:绘本;幼儿;美术活动;创造性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7-0069-02

On the creative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art activities based on picture books

ZHU Jing  (The kindergarten attached to Suzhou Shih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china)

【Abstract】 Creative behaviors are natural behaviors based on the sense of innovatio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work of kindergartens. On the one hand,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teresting elements in picture books,and on the other hand,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life-oriented picture books Elements,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children's courses,arouse children's creative interest,thereby helping to cultivate creative behavior.

【Keywords】Picture books;Children;Art activities;Creative behavior

在《3-6歲幼儿发展指南内容》中指出:需要每位幼儿教师给幼儿培养兴趣意识、个性化意识,令其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基于以上要求,当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绘本的教育作用,令幼儿从中汲取绘画兴趣,根据绘本故事展开创作,这会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

1.绘本对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行为的重要性

(1)能够提供丰富的引导素材

在通常情况下,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行为的必要活动,如果能够在过程中,使用多种多样的幼儿绘本元素,这会为活动提供丰富的培养素材,有助于开展美术活动,从而能够增强幼儿的创造能力。

(2)能够激起幼儿的参与兴趣

在有些时候,幼儿会对某种类型的美术活动不感兴趣,这会对活动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能够结合幼儿绘本,这会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有利于促进自主地参与美术活动,这会为培养创造性行为提供有利条件。

2.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行为的不利因素分析

(1)活动类型较少

从当前幼儿教师在活动中开展的美术活动情况来看,有些活动中,教师引领的比例较大,幼儿失去了大部分的操作时间与机会,这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没有适当地引导幼儿激发想象力,这会不利于产生创造性行为。

(2)传统教育观念较重

在《指南》的教育内容中,需要教师充分地令幼儿对课堂内容产生好奇心,令其自主操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创造能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教师没有充分地理解《指南》的教学要求,依然我行我素,秉持传统教育观念,致使在美术课堂中,不能有效地运用美术活动引导幼儿,进而不利于培养创造能力。

3.基于绘本浅谈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行为的策略

(1)运用绘本中的趣味性元素

在每本幼儿绘本中,都包含各种各样令幼儿感兴趣的人物、动物、场景,可以将其融入幼儿美术活动中,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增强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令其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可以有效地开展美术活动,同时在过程中多做引导,促使幼儿能够自主地进行创作,这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行为。

例如,可以将《世界经典童话绘本》带入课堂中,该绘本中包括《丑小鸭》、《豌豆公主》、《小红帽》等经典的格林童话故事,能够激起幼儿充足的聆听兴趣,并且绘本中的插图十分生动有趣,如果能够结合美术活动,这会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行为。

首先,可以挑选该绘本中的某些插图,将其呈现在多媒体上,令所有幼儿尽情观赏,挑选其中最为喜爱的插图,此时教师会询问说:“小朋友们,请问你们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图片呢?哪个人物呢?”,这会令幼儿们兴致大发,随后继续在多媒体中展示各个图片对应的童话故事和名称,继续对幼儿说:“小朋友们,其实你们喜欢的图片都包含在这些故事中哦,你们想看看其中的秘密吗?”,这会引起幼儿的阅览兴趣,教师会逐一简述故事内容,让幼儿浏览更多的绘本插图。

然后,分发给每个幼儿画笔、画本,对幼儿说:“刚才我们看过了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你们想不想和这些可爱的人物一起照相呢?”,相信多数幼儿会应声而允,让幼儿仿照自己喜欢的插图人物,将其画在画本上,同时可以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肖像画在插图人物一旁,如一起拉着手、一起跳着舞、一起吃东西等,这会令其产生创造性行为。

最后,教师四处巡视,让幼儿自主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挑选其中较为优秀的绘画作品,将其给每位幼儿进行展示,令其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此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其他小伙伴的作品是不是很漂亮呢?你们愿不愿意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呢?”,这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随后令幼儿自由地交换绘画作品,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融洽起来。

再如,可以将《妙想科学》幼儿绘本带入课堂,该绘本中包括《你能数到10的100次方吗?》、《怎样为狮子称体重?》等科学小故事,如果将其带入美术活动,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令其创造“科学现象”。

首先,在多媒体上可以展示多个动物的图片,如狮子、恐龙、猎豹、蓝鲸等,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向幼儿提问说:“小朋友们,请问你们认识屏幕中的哪一个动物呢?”,有的幼儿会说:“我喜欢大恐龙!”,有的幼儿会说:“我喜欢大狮子!”,教师说道:“非常好!那你们知道恐龙能喝多少水吗?狮子有多重吗?”,这会令其产生质疑。

然后,给幼儿分发画本和画笔,令其发挥想象力,画一画想象中恐龙可以喝的水量、可以给狮子称重的方法等,如有些幼儿会画出铁称给狮子称重,有些幼儿会画出恐龙在喝大海的水。随后,在幼儿们完成绘画作品后,对幼儿说:“你们画得棒极了!不过,请你们想一想,恐龙真的可以喝掉大海里的水吗?铁称真的可以为狮子称重吗?”,这会引起幼儿的质疑。

最后,在多媒体上,给幼儿展示绘本中的每个科学小故事,令其在阅览插图的过程中,逐渐明白多个科学道理。

总结:从以上两个活动案例内容来看,经过绘本的加入,既能够令幼儿增强参与绘画的乐趣,又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创造性行为。

(2)运用绘本中的生活化元素

在幼儿绘本中,不仅包括令幼儿感兴趣的元素,而且包括令幼儿感到熟悉的生活化元素,如果可以将其应用在美术活动中,既会有助于引起幼儿的创新意识,又会有助于令其展开绘画创作,这会有利于培养创造性行为。

例如,可以将《小熊宝宝》绘本带入课堂,该绘本中包括《你好》、《过生日》、《午饭》、《尿床了》等小故事,这些故事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符合,所以可以以此作为活动素材,指引幼儿展开创作。

在开始教学之前,在多媒体上呈现《小熊绘本》中的多幅插图,如正在吃饭、正在睡觉、刷牙等,向幼儿询问说:“小朋友们,请你们猜一猜,图片中的小熊宝宝正在干什么呢?”,有些幼儿会说:“他在给蛋糕吹蜡烛!”,有些幼儿会说:“他正在吃饭!”,教师可以说:“你们真聪明!请问在你们的生活中,吃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睡觉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呢?”,这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然后,要求幼儿与自己周围的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会让整个课堂变得活泛起来,随后抽问部分幼儿,讲一讲自己在吃饭时、睡觉时、穿衣服时发现的趣事,如有的幼儿会说:“我在吃饭时不喜欢吃青菜,喜欢吃肉!”,有的幼儿会说:“我总会把衣服穿反了!”,此时教师说:“听起来真不错!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样子画出来好不好,你们会不会呢?”,这会引起绘画兴趣。

紧接着,给每名幼儿发放画板、画笔,令其将自己吃饭时、睡觉时、刷牙时的样子画出来,同时在屏幕上呈现多种多样的“小熊宝宝”的插图,让幼儿尝试将其加入绘画作品中,有助于激发想象力。

最后,让幼儿将各个时候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将其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此时可以提问说:“小朋友们,按照正常的生活次序,你们会经历怎样的过程,才能顺利地完成每日的必要任务呢?”,这会令其产生质疑,随后在屏幕上,教师会按照绘本故事的顺序,逐次地讲述故事内容,同时会强调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如在早上起来时先要拉巴巴,然后吃饭、活动、睡午觉等,这会帮助幼儿积累生活常识。

再如,可以将《我喜欢做的事》系列的绘本引入课堂,该系列绘本包括《我喜欢说晚安》、《我喜欢玩》、《我喜欢上学》等,每个绘本中都会以小兔子的形象讲述喜爱做的事情,而在生活中,每个幼儿都会有自己的个人爱好,从此出发,可以指引幼儿开展美术活动,创作绘画作品。

在开始教学之前,需要在多媒体上播放《我喜欢做的事》系列绘本故事的插图,让幼儿逐一阅览,教师会提问说:“小朋友们,看过这些图片后,请问小兔子最喜欢什么呢?”,幼儿们会纷纷说出图片中涵盖的内容,教师继续说:“那么,你们有什么喜欢做的事吗?能不能给老师分享一下呢?”,幼儿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爱好,教师再说:“非常好!如果老师让你们把自己喜爱做的事画出来,你们会画吗?”,这会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然后,给幼儿们发放画笔、画纸,在上面画出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用五颜六色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事物,随后会鼓励每名幼儿,按照座位顺序,依次起身向教师、其他幼儿讲述自己画中的内容,如有的幼儿会说:“我画的是我和小狗,我家里有一条褐色的小狗,我最喜欢跟它玩乐!”,有的幼儿会说:“我画的是我和妈妈放风筝,我最喜欢了!”,可见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想法,此时对幼儿说:“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你会猜出自己的好朋友喜欢做什么吗?”,这会令其产生质疑。

紧接着,让幼儿重新翻过已经画过的画纸,想一想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耍的生活经历,猜一猜好朋友的喜好,为了启发幼儿,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多种生活游戏的场景图,如“一起堆积木”、“一起跳舞”、“一起捉迷藏”等,对幼儿说:“小朋友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当你和好朋友一起玩耍时,他会不会喜欢玩这些游戏呢?”,这会令其茅塞顿开,随即开始绘画好朋友喜好的游戏类型。

最后,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再接再厉,同时让幼儿用剪刀剪下两幅绘画作品,用胶带将其粘接在一起,这就形成一幅完美的“友谊画”,有助于增强幼儿与好朋友的友谊情感。

4.总结

从以上两个活动案例来看,通过引入幼儿绘本,这会为引入生活化元素提供良好契机,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引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令其充满创新意识,从而有利于产生创造性行为。

综上所述,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幼儿是否能够进行相应的绘画与制作,而且要重视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创造性行为。一味的临摹作画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时,要尽可能的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令其能够充满积极性,这就可以引入幼儿绘本,使其满足以上教学要求,从而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春英.浅谈绘本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J].教师,2020(12):126.

[2]杨荣华.浅议绘本融入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策略[J].教育革新,2020(02):60-61.

[3]玄兆寅.基于绘本的中班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J].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20(01):18-19.

[4]刘丽敏.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影响[J].科幻画报,2018(11):165-166.

[5]李云淑.福建省幼儿园新课程教材分析——基于对幼儿教师的调查[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3(02).

[6]王玲玲.  创意积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策略[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7]潘兆丽.让幼儿在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中大胆创作[J]. 教育革新,2016(06).

[8]许杰.刍议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革新,2019(03).

[9]葛玲秀. 美术活动环境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J].教育革新,2010(07).

[10]蒙文静. 怎样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J]. 西江教育论丛,2005(01).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绘本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