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行动的探究

2021-07-25 10:29王燕
考试周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落实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

王燕

摘 要:民族地区因为各种历史和地理等因素,导致其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教育事业上严重落后于东部等一些地区,这也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的发展。且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思想不成熟,他们对一些新鲜事物易感兴趣,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加强对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从教学方式、教材设置、教学内容设置上进行教育行动的落实。并充分挖掘其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有兴趣地进行主动学习,促使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法治观念的增强、道德意识的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落实;道德与法治;教育行动

一、 引言

民族地区也响应了教育部门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改革的部分逐渐稳定,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教育之路,随着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在民族地区的普及,民族地区的课程设置也逐渐合理、科学。对于该地区的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也提高了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并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教育元素融入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实际践行中,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行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者齐心协力进行解决,精心打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精品课程。

二、 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

首先,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具有融合性,但是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都略有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对融合部分做好教学联系、对差异部分做好分化教育。且道德与法治一直是社会普遍强调的一种社会意识,其适用于所有的公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变化,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与时俱进,开展教学活动。其次,专业课程教师和教研组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强化教法研究,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进行明确,确保教学资源可以在校园内实现共享和流通,当出现了研究问题时,教师可教研者可以集中解决,提高科学性。教师和教研人员和学校领导者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育行业上的重要地位,将其和治国战略和发展战略进行结合,看到中国正处于道德与法治社会中。然后教师也要注重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活动课都要全过程渗透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智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等,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兴趣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表现,彰显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品质特征。另外,也要引导学生遵守纪律、明确自身职责、遵循自身的認知规律,为自己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

例如,在教师进行《走进校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照着书上知识进行机械化陈述的形式,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充分的解读,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校园实践参观或者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校园风景、文化、建设等。为了可以及时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或者小组参观《校史馆》,让学生主动地走出课堂,走出教室,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中了解校园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校园建设成就,学生可以交到朋友,也可以开拓眼界,也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机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 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并强化教育培训

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同于其他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起步晚,属于新课程,需要对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学观念都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教育,以便于教师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制订。学校可以邀请校外的优秀专家进行一对一培训,也可以在校园内举办教师经验交流会,微课听评活动等,不断加强对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理论培训和教育等,让其在理论提升下,可以自觉、主动地开展实践教学。且学校也积极和其他代表性学校进行联系、交流,让其他学校优秀、专业的教师集体参与到校级经验培训会中来,并加强和省教科研所的联系、沟通等,利用多种人力资源,逐渐建立一批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开展教育行动奠定人才基础。另外,学校也需要打破和各学校共享资源的壁垒,加强和校外教育队伍的交往和联系,将其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学校要明确教学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是短时间内提升教育效果和课程设置标准的重要选择,及时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对接,对编写的教育教学资料好手册及时上交进行验收。并建立线上交流平台,要求教师利用线上教育平台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教师之间建立一定信息化交流群,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教育信息的流通和共享,逐渐建立现代化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

四、 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现阶段,民族地区在对待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还只是过多地关注于学生的分数,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记忆和背诵,不进行深入的理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看到该课程在学生情感引领上和道德教育上、三观引导上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时也和其他课程一样,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教育,但是部分教师依然过多的关注于前两者。因此,教师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改变,合理地调整三者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关系,要将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重点进行,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在课堂上要根据三维目标科学选择方法,处理好之间的转换关系,保证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学习,从思想层面感染学生,加强学生对品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认可和赞同。例如在学习《感恩父母》这一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三维目标来进行设计,可以将中华文化中孝顺的知识、亲情方面的知识作为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全面进行把握。将如何感恩父母?具体的方法有哪些?父母一般喜欢什么?将这方面的知识作为方法目标,将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苦,自己好好学习回报父母等行动作为情感、价值观教育目标。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落实此目标,促使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最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情感。

猜你喜欢
落实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