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临床研究

2021-07-26 07:21张新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麻醉药全麻硬膜外

张新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七师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0 引言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患者以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进展期患者可出现嗳气、上腹部疼痛、体重下降等表现,晚期则表现为厌食、贫血、消瘦、恶病质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对其采取及时早期治疗[1]。胃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可直接切除肿瘤组织,延长患者生命,胃癌根治术虽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手术麻醉也十分重要,麻醉是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故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七师医院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探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60例胃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2~79岁,平均(60.58±9.36)岁;研究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9岁,平均(60.71±9.52)岁。纳入标准[3]: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②均行胃癌根治术治疗;③无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④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非转移性恶性肿瘤;②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类疾病;③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④凝血功能异常者。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全麻,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连接呼吸机,麻醉诱导选取0.2 mg芬太尼、50 mg丙泊酚、2 mg咪唑安定、8 mg顺苯阿曲库铵静注,观察3 min后,若无不良反应则行气管插管,并采用丙泊酚、芬太尼、七氟醚维持麻醉。研究组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选取T7~T8椎间隙为穿刺点完成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4 mL+2%的利多卡因,5 min后,继续注入8 mL+2%的利多卡因,后实施全身麻醉,麻醉方法同对照组,术中持续注入4~5 mL+2%的利多卡因,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两组术中均加强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前、插管后、拔管时等时段呼吸(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对数据作以分析。麻醉药用量主要观察芬太尼、丙泊酚、顺苯阿曲库铵用量。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率(%)和(±s)表示,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药用量对比。研究组芬太尼、丙泊酚、顺苯阿曲库铵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药用量对比(±s)

表1 两组麻醉药用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芬太尼 丙泊酚 顺苯阿曲库铵对照组 30 0.72±0.38 356.18±25.87 18.22±2.23研究组 30 0.34±0.17 262.46±24.46 11.48±2.67 t - 5.856 16.951 12.494 P -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对比。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药用量对比(±s)

表2 两组麻醉药用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对照组 30 21.45±2.86 28.98±2.74研究组 30 9.28±1.37 11.36±1.83 t-24.626 34.366 P-0.001 0.001

2.3 两组各时段RR、HR、MAP对比。麻醉前两组RR、HR、MAP对比无差异(P>0.05),插管后、拔管时两组RR、HR、MAP与麻醉前对比均有所变化,对照组波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波动差异不显著(P>0.05),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各时段RR、HR、MAP对比(±s)

表3 两组各时段RR、HR、MAP对比(±s)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b与前一时段对比,P<0.05;ab与a对比,P>0.05。

组别 时段 RR(次/min) HR(次/min) MAP(mmHg)对照组麻醉前 17.08±2.12 75.49±7.25 92.62±10.46插管后 19.88±2.34b 89.27±10.14b 109.46±8.35b拔管时 19.29±2.07b 95.33±10.42b 118.27±9.45b研究组麻醉前 17.21±2.19a 75.26±7.18a 92.38±10.28a插管后 18.32±2.04ab 72.66±6.48ab 94.18±10.16ab拔管时 17.65±2.22ab 72.34±7.59ab 93.22±9.46ab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临床上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遗传、心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上升,导致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逐渐趋于年轻化,若治疗不及时,可通过血液、淋巴、直接浸润等方式转移至全身,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采取及时积极的治疗十分重要[5]。胃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胃癌的常用方法之一,麻醉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需条件,选择合理有效的麻醉方式对保障麻醉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在该手术的麻醉中多选取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经静脉、呼吸道、肌注等途径使用麻醉药物,达到中枢神经暂时抑制的一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虽具有显著效果,但对患者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等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显著增加了机体负担,且气管插管可对患者脑垂体、肾上腺髓质—交感肾上腺轴等造成刺激,加之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易引起心率、呼吸增快,血压发生大幅度波动,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全麻术后患者苏醒较为缓慢,易产生躁动情绪,需选择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6]。本研究即选取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控制麻醉平面,不仅可发挥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全麻对患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影响,维持患者术中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稳定,并可有效避免阻滞不全,降低麻醉控制难度,提高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7]。两种麻醉方式联合使用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同时可进行优势互补,发挥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肌松效果显著、阻滞完全、安全性高等优点[8-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芬太尼、丙泊酚、顺苯阿曲库铵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减少麻醉药用量,加快患者术后苏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麻醉前两组RR、HR、MAP对比无差异(P>0.05),插管后、拔管时两组RR、HR、MAP与麻醉前对比均有所变化,对照组波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波动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麻醉方案对患者呼吸、心率和血压等指标的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胃癌根治术麻醉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用量,维持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稳定,并缩短麻醉时间和拔管时间,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麻醉药全麻硬膜外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