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文言文,要善于沟通古今

2021-08-02 03:19崔丹云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18期
关键词:代指丝竹借代

崔丹云

文言文教学中要如何进行讲解?冯善亮老师在讲座中提出讲解的原则:先读后讲,先学生讲后先生讲,难度大的课文可以适度先讲,讲当讲处:思路、重点、难点、妙处,尽量少讲精讲,总结时补充讲。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怎么操作呢?刘洋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讲解过程中,他只用寥寥几句,就把重点讲清楚了。他采用的方法就是冯善亮老师所说的“沟通古今”法。这主要体现在教学对偶句环节中。

教学“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比兴手法,刘老师引入当代《奉献》歌词“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

教学“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上”和“入”的用法,刘老师引入了同学们曾经学过的诗句“海日生残月,江春入旧年”,从“生”和“入”的同样的写法引导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句子。

教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时,为了让同学们探讨刘禹锡的朋友圈中为什么“无白丁”,刘老师引用了白居易的诗让同学们思考。

教学“调素琴,阅金经”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素”字,刘老师戏称“喜欢素颜的女孩,那素颜的‘素是什么意思呢”,并由此点出“素”字古今都有不加修饰、装饰的意思,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教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时,為了让同学们理解“丝竹”的借代用法,刘老师引入“巾帼不让须眉”,“巾帼”代指“女性”,“须眉”代指“男子”,方便同学们理解“丝竹”代指“乐器”的借代用法。

刘老师就是这样简单地点拨,在当讲处精讲,善于沟通古今,巧妙地帮助同学们活学文言文。

猜你喜欢
代指丝竹借代
微信表情符号成为“呈堂证供”引热议
新语
新语
说借代
中原官话中“俺”的特殊语义分布及代指用法
关于比喻、借代区别的一点研究
丝竹
江南丝竹
小议江南丝竹的风格和特色
让丝竹文化绽放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