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2021-08-02 21:23李海燕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途径

李海燕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初中德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主要有基本国策、发展道路、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课堂情境,进行一系列政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组织设计,引领学生参与到爱国主义、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学习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问题解答,从而推动学生正确思想政治理念、法制道德观念、文化素养的构建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途径

我国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通过一系列教材理论知识、专业实践内容的讲授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对政治理念、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等有清楚认知。由于大部分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思维意识、心理认知尚未建立健全,因而教师需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化需求,在教学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基础,引入时事政治内容、教学实践案例等,对学生展开启发、引导式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理念、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

2016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办公廳发布《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将初中《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等教材统一更名合并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因此,当下初中学校开展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层面的思想政治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状况,制定更加具体化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案,展开基础政治理念、思想价值观念、品格修养等方面的教育,以达成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等素质的教学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1.基本国策及发展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开展依法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2.法律法规。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也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等职权,普通公民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民族区域享有充分自治权。违法犯罪行为指的是拒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出法律禁止行为,对社会或个人具有危害性的行为,触犯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精神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教育教学,首要的是对学生正确思想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的教育,最重要是对其爱党爱国理念的教育。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就以“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建设美好祖国”为主题,从国家安全、国家发展角度,通过一系列理论知识内容、教学案例等的设计,强化学生的大局意识、家国观念,增进学生理智与情感上的思想政治认同,引导其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国家核心利益中来。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是一个由浅到深的循序渐进教育,主要帮助学生达成思想政治课程的不同学习目标。如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学习新天地”作为主题,创设具有代入感的思想政治教学情境,通过学习伴成长、享受学习等模块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辛苦和快乐,逐步让学生建立起爱学习、自主学习的观念。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通常以教师为教育主导,往往按照《道德与法治》教材大纲的任务要求,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致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缺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这一情况下,教师采取“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忽视不同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态度与学习状况,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现有的教材理论,其自主探究意识、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虽然初中学校已经引入多媒体软件等新兴教学方式,但教师仍旧存在“知识本位观念”,这使得多样化核心素养教学不受重视。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滞后

有关初中学生思想道德、法制观念等的教育,不应该成为纯讲授理论知识的“应试教育”,但当下由于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教学经验的缺乏,其在涉及国家制度与发展理念、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等层面的教学中,仍旧以基础教材内容为主。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创设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情境,引导政治认知、价值认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思想意识、心理素质和学习情况等,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政治教学情境,通过设置一系列教学问题、教学案例及情景体验,将枯燥无味的症状知识点、法律法规条文转换为可查可感的情境故事,吸引学生参与到对基本国策、国家发展理念、权利与义务等的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拓展其思想政治视野,引发学生理性价值认同、感性情感共鸣。

(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由于不同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情况存在差异性,因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引入课外多元化的政治教学资源、教育模式,构建完善的政治理念、思想道德素质教学流程,设置具有全员参与性、互动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思想引导、外在行为指导方面的作用。如对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素养的教育,可以围绕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维护公共利益”、第四单元“践行公共精神”,引入有关社会公益、好人好事等教学案例,结合排队乘车、垃圾分类等生活现实,开展一系列课堂情境和户外实践教学,深化学生对公共场所权利、义务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其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传统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等教学,通常围绕基础思想政治理论,对学生展开核心素养教学培育,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形式化严重。因此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以不同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为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创设情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诠释、意义扩展,进行国家国情、法律法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等内容的教学,促进学生政治理念、思想价值观与道德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春霞.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74,161.

[2]宋超美,吴智鹉.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9(11):40-41.

[3]张国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究[J].青海教育,2019(06):40,44.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