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健身气功的教与练

2021-08-05 02:31葛红梅
健身气功 2021年4期
关键词:习练功法指导员

葛红梅

健身气功的教与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不但要会教,也要会练。其中的“练”包含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作为老师或者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的习练,另一个层面是带领健身气功爱好者的习练。现浅析如下。

一、认清教与练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体育总局气功中心在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方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平台众多,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大众教学方面颇有特色,我也从中深受启发。结合多年来长期在基层一线的实践,我认为在健身气功推广普及中,教与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

(一)教与练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所在。国家体育总局明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任务要求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健身活动的组织者,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者”。因此,要把健身气功的教与练作为我们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教与练的水平。

(二)教与练是壮大习练者队伍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快乐健身、科学养生受到大众的追捧。给予他们正确规范的教与练,提高他们习练健身气功的兴趣和水平,将会起到“蝴蝶效应”,让更多的爱好者加入到健身气功习练队伍中来,促进健身气功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

(三)教与练是提升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与练水平,往往影响并决定着指导对象的习练水平。给人一杯水,自己要准备一桶水。通过教与练,可以促进自己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功法理解,提高习练质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二、明确教与练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从根本上来讲,教与练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根据体育总局编写的健身气功通用教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爱好者传授健身气功功法理论知识,指导并帮助他们提高习练水平。具体讲,一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健身、快乐健身”的理念;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三是要广泛吸引众多健身气功爱好者认知、参与、热爱健身气功项目活动。

二、完成這样的目标和任务,应当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教材为主的原则。现行的健身气功通用教材,是体育总局气功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反复酝酿和论证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通用教材依据经典,征诸实践,分别从史、理、法、效、学、练、教、问等角度,讲述功法的奥秘,具有权威性、唯一性。在教与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教材内容来讲解,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参考教学视频、演示视频辅助讲解。要防止和纠正脱离或偏离教材内容,只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经验,自说自划地来讲解功法的现象。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教与练的质量高不高,关键在于是否将教材理论知识与习练实际情况相结合。要防止和纠正就教材讲教材,空洞的、呆板的教与练。而应该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分析其具体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的教与练,确保取得实效,不流于形式。

(三)坚持骨干带头的原则。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凡事由骨干带头是一条成功的经验。本文所指的骨干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基层站点负责人,他们无疑是教与练,乃至是推广普及健身气功项目活动的中坚力量。一是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比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二是他们基本上掌握了多套功法技能,具备了教与练的技术能力;三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热爱健身气功,有着好为人师的内在精神动力。因此,积极调动和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对我们做好教与练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坚持教与练并重的原则。教与练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既要会教,也要会练;教而不练,一事无成;只练不教,难有所成。作为健身气功爱好者,要高度注重练的方法、过程、时间等,力求实现习练效果的有效积累。

三、增强教与练的吸引力感染力

要让健身气功爱好者喜欢听、听得进、看得清、学得会、记得牢,关键在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与练是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

(一)注重理论学习。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认真地、反复地研读有关健身气功的教科书和理论书籍,有关功法业务培训班的学习材料等等,在消化吸收知识要点、理解和融会贯通上下功夫。

(二)注重备课方案。备课方案的质量高低,对于教与练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要将书本理论、名家论述、自我消化的内容融为一体,然后根据每个功法的特点、受教者的特点和要求,写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能体现自己特色和风格的教与练方案。内容主要应该包括整套功法的简单介绍、教学的总体进度安排、每次教与练的计划和要求等等。

(二)注重教与练的方法。教与练基本要求是“讲课零口误,动作零失误”。一是在语言的运用上,首先要尽量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现实。使用普通话不仅可以消除方言带来的障碍,还有助于互相交流讨论。其次,对功法理论的讲解不能象背书一样,要语言通俗的讲解,可以适当使用“土言土语”穿插讲解,从而起到点睛之效果。再次,用词要准确。在教的过程中,语言运用要合乎逻辑,精炼准确,经得起推敲,不能犯常识性的低级错误。在用口语表达专业术语时,要解释清楚,如讲到五禽戏“鸟戏”中的“鸟伸”动作两臂上举时,肩颈部要求“寒肩缩项”,就需讲清楚是“寒冷”的“寒”,不是“包含”的“含”,等等。

二是在动作示范上,要根据每个功法的特点,特别对复杂动作的教学,要请助教人员恰当地使用“正面、背面、侧面”的示范,进而可以帮助受教者正确理解和掌握功法动作的技术要领。如五禽戏“猿戏”中“猿摘”的“动作三”,“右掌内旋,掌心朝下,沿体侧下按至左髋外侧,两腿顺势稍下蹲;目视右掌。……目视左钩”;八段锦“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中的“动作六”“上动不停,两掌不动,塌腰、翘臀、微抬头……”等等。这些复杂的动作,只有通过使用多角度示范教学的方法,才能形象、直观地让受教者观摩和模仿,加深印象和记忆。

三是在教學步骤上,应先热热身,防止受伤,接着分解每式动作线路、讲解技术要领、提示易错动作,最后带领受教者反复练习等次序进行教学。

四是在教学形式上,首先,可以将声音、漫画、PPT等形式有机融合到教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艺术加工制作,提高教与练的科技含量、文化底蕴,刺激受教者感观,提高教与练效果。其次,可以采取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或是让受教者做示范,或是让受教者互相纠错,进而让受教者从中得到感性体会,提高水平。

(四)注重教与练的效果。目前,体育总局气功中心编创推广的11套健身气功功法,都有各自明显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与练过程中,首先我们要理解和熟悉各自的特点以及技术要领,才能进行针对性、专业性的教与练。其次,要能够准确指出受教者的错误动作、原因所在、纠错方法等,并帮助及时纠错,避免形成习惯性的错误动作。第三,要将“大、慢、停、观、松、紧、屈、伸”的理念、体验贯穿全过程。具体来讲:先易后难地讲解和练习。如大舞“摆臀势”,可以先讲解和练习两掌从腹前由按掌慢慢变为插掌,下插至两膝之间,同时从颈椎开始,胸椎、腰椎、骶椎由上至下逐节向前卷屈;起身时,从骶椎开始,由下至上把脊椎逐节竖直立正;再讲解和练习推掌动作的技术要领;最后讲解和练习摆臀动作的技术要领,然后合成练习。

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分别讲解和练习,包括动作的方位、身型的角度、运行的线路等。如五禽戏“猿戏”中“猿摘”,先讲自然掌、握固、猿钩三种手型;再讲解和练习上肢动作的运行线路;接着讲解和练习下肢动作虚步、丁步、后点步、上步和退步等步型和线路;然后合成练习。

不同手型重点讲解并练习。如五禽戏“虎戏”中“虎举”“动作一”的“撑、屈、握”三种手型节奏分明的变化。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中的“自然掌、八字掌、龙爪”三种手型的变化,等等。

不同桩功重点讲解并练习,如五禽戏中的“鹿戏”中“鹿抵”涉及到降龙桩,“鸟戏”中“鸟飞”涉及到独立桩等,大舞的“开胯势”“震体势”“飞身势”等等都涉及到独立桩的桩功练习。

不同口型及其发音重点讲解并练习。如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的口型和发音,易筋经“三盘落地势”三次屈膝下蹲,口吐“嗨”音的口型和发音等等。

最后,要专门讲解动作的节分点、扣分点、定势动作、动势动作等,尽量做到动作既“到位”又有“韵味”。

四、注重教与练的反馈评价

教与练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在于受教者的感受和评价。如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就不是一次成功的教与练的实践。因此,在教与练的过程中,一是要与受教者交流互动,把受教者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又要观察受教者的反应,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二是要在每次的教与练结束后,注意了解收集受教者的反响,从整套功法各式之间的先后次序、各式动作之间的衔接过渡,到每式动作的技术要领、动作线路,再到手型、步型、身型等等,理解和记忆的程度,听懂了多少、掌握了多少、习练的质量怎么样,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及时调整、改进和完善教与练的方案,不断提高健身气功功法的教与练的水平。

猜你喜欢
习练功法指导员
觉 醒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空劲气功概况(一)
内家拳道法平衡推演太极拳习练模式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盼头
对健身气功表演套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