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改进育人课程的学校实践

2021-08-05 08:01孙夕礼
教育家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课程学校教育

孙夕礼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报告批判当前教育“主要关注的是教育的结果,而往往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关注结果,主要指学习成绩。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重新定义学习的概念,学习可以理解为获得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总之,报告强调了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多样性、多元化,也强调了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方式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但教师和学校的作用不可替代。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和十大战略任务。在“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的战略任务中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强调了“见识”“健康第一”“奋斗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等现实学校教育忽略的内容。

新时代对全球治理人才和创新人才有哪些要求?从学校培养角度来说,我们希望中国学生能够具有: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国际视野、批判思维、接纳能力、身心强健、气质高雅、专通结合等。故我国新课程方案提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要求,并分学科制定学科素养,改变了教材和高考,順应了时代的呼声。

办好中国的基础教育,要立足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

有了目标导向,具体从学校操作层面,应该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遵循人的生长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则;立足技术的支撑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大数据、AI等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中的积极应用;立足全球化趋势,希望我们的基础教育与世界同步,又不丢自我特色,比如:民族性基础上的国际化、平等性基础上的高质量、人和自然融合发展、科学性和人文性整合发展、生活化背景中科学教育等,所以,知识更新之快捷、信息爆炸之强烈、技术共享之渗透等,给我们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

从问题导向角度,我们要研究中国基础教育缺失的,比如: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惩戒教育、实践教育;适合的、差异化的选择;多样选择性的提供;自由机体的活力,人的个性张扬。故学校教育要着力于:持久兴趣的培养、学习潜能的激发、多样课程的提供、开放办学的样态、身心健康的打造……

基于以上的基本认识,我们努力把金陵中学的学生培养成:人文和科学素养交融,具有完整人格和创造精神的人。从学校层面来讲,我们提出努力建设新时代金陵中学教育生态,内涵20个字:开放办学、科学管理、内涵发展、张弛有度、自由成长。根据学校的理解,我们把金陵中学的课程设置为三个层次:螺旋上升、相互渗透的基础型、发展型、研究型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对一些课程作了改进和整合,形成了课程实践中的金陵中学现象和特色。

学校有围墙,课程无边界

科技创新教育。2017年6月,金陵中学组建STEAM中心。整合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统筹学校校本化的科技创新教育、创客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等工作,开发了有金陵中学特色的STEAM课程,助力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施中,金陵中学科创团队注重学科融合和整合,关注真实问题情境,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PBL),借助技术力量,着眼复杂问题的处理,立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科创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拔尖课程。

课程资源的整合融通。学校有围墙,课程无边界。金陵中学课程的丰富性与综合性体现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融通并利用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联合高校,与南京大学共建“准博士培养站”,与东南大学共建“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先后8年联合高校培养了240多名优秀学生。学校与南京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1+1+N”合作方案,即1个管理机制,1个教学研共同体,N个重点项目。同时,外聘国内国外的优秀师资,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如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UCLA)合作,2015年以来,外教为本部开设的课程和社团有:高一年级口语课、英语高端阅读与写作、美国艺术文化史、批判性阅读与写作、学术辩论社团、英语戏剧。又为出国的普高同学开设微观经济学、人文地理 、20世纪美国历史三门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还利用江苏省课程基地“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省物化课程基地”,整合物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教育资源,开发出“传感器技术课程”等七门特色校本课程。

身心教育。金陵中学是南京市首批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学校,每周4节体育课排进课表。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学校场地、教师专业的配置,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学校关注所有学生的身体锻炼和体质增强,为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乃至一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校有羽毛球队、田径队、女篮等特长生队伍,屡获省级以上冠军;学校群众性体育,篮球、足球、冬锻三项、龙舟、街舞等独领风骚。2017年10月,学校在南京市首家使用高科技开展学生体质检测活动,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定量跟踪、提升体质”的教育本意,根据体测报告数据,学校时刻优化体育课程。

近几年,学校的预防性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声有色。每周一节心理课排进课表,直到高三。2016年以来,学校定期为高三学生开展系列心理团体辅导,为高三师生创设积极阳光、自信乐观的复习迎考氛围。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期举行“心理超市”等角色模拟和体验活动;每天举行个别学生点对点的谈心谈话活动。

实践教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著名校友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其中包括“解放学生的空间”,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解放学生的时间”,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金陵中学一贯倡导“做中学”,除了学军、学农,还鼓励学生理科实验100%自己动手完成,鼓励学生多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培育能力和品性。

我们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学校个体争取社会资源的难处,也感受到把小学、中学、大学学段打通带来的方便,还有国外先进办学管理经验他山之石的补充。只有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初心,面向未来,不断改进我们的课程实践,才能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课程学校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