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肠造口术在治疗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中的临床对比

2021-08-07 06:19黄天威
今日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造口术梗阻性禁食

黄天威

(浦北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钦州,535399)

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成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近些年来疾病发病呈现上升趋势[1]。晚期多数患者合并梗阻症状,梗阻肠管以扩张、水肿为表现,并形成硬结粪便影响血液循环[2]。结直肠中细菌数量、种类繁多,术后老年人群肠道恢复能力较差,后续并发症发生率偏高,如吻合口瘘、腹膜炎等,I 期手术为肿瘤切除及造口常见手术术式,而II 期手术术后常见造口术包括回肠袢式造口术、结肠造口术两种,对何种造口术更为合适相关研究较少[3]。本文就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20年12 月期间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造口干预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探究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期间收入30 例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 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后开展手术治疗;②年龄≥50 岁,伴有显著肠梗阻表现;影像学提示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③本次研究经患者同意,并自愿参与;④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疾病无法配合及耐受手术者,如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者;②临床一般资料不全者。对照组中男10 例,女5 例,年龄52~78岁,平均(66.8±4.2)岁,观察组中男11 例,女4 例,年龄52~79 岁,平均(67.4±4.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I 期手术术后依据患者病情配合相应治疗及处理,包括禁食、补液以及胃肠减压和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II 期手术在术后3 个月内无禁忌症情况下可开展治疗。回肠袢式:依据结肠癌手术基本操作规范开展,I 期是对肿瘤开展切除并对全结肠进行灌洗,实施结肠直肠端吻合,距离盲肠约20cm 位置上,实施回肠袢式造口术,术后3 个月内,开展II 期回肠口闭合术。结肠造口术:依据Hartmann 术基础上,开展基本操作规范,I期为切除肿瘤,远端关闭直肠、结肠,近端结肠在左下腹上并开展单腔造口术,术后3 个月进行回肠造口闭合术。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造口术相关并发症,包括I 期(肠造瘘口脱垂、肠造瘘口回缩、肠造瘘口坏死)、II 期(低钾血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I 期手术禁食时间短于对照组,II 期手术手术时间、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n=15)

2.2 两组患者造口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I 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II 期并发症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造口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15,例)

3 讨论

直乙状结肠癌作为临床常见一类恶性肿瘤,以50 岁后老年人群频发。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及消化不良,病情进展至晚期合并慢性肠梗阻症状。一般研究指出[4],I 期根治术后联合肠管吻合干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偏高,因直肠、乙状结肠内细菌数量、种类较多,对部分术后合并吻合口瘘患者而言,腹腔感染发生率偏高,死亡率高达50%以上。而目前有关治疗策略上多选择I 期根治术联合预防性造口以及II 期肠管吻合治疗[5]。预防性肠造口术则是从近端肠管位置造口,以转流粪便起到保护吻合口目的。

老年高位直肠癌、乙状结肠癌患者中,造口术常见两种类型为结肠造口、回肠袢式造口,其临床应用上,各具有优缺点。研究指出[6],对接受回肠袢式造口术患者而言,造口脱垂、腹腔感染整体发生率偏低。本次研究指出,对收入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分别予以结肠造口术、回肠袢式造口术,比较两组干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I 期手术禁食时间短,II 期手术手术时间、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短,P<0.05。I 期手术下患者进食时间短,表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患者可尽快得到肠内营养。II 期手术术后手术时间、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表明手术术后对整体疗效显著,但对患者所造成损伤较小[7]。文章表2 得出,对患者造口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两种造口术下I 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改变,P>0.05。II期手术下整体并发症发生率偏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回肠袢式造口术干预下,手术治疗风险性并不会增加,同样不会影响患者恢复。II 期手术干预下,回肠袢式造口术时间显著短于结肠造口术患者,与原有回肠袢式造口术比较,原有造口位置上分离肠壁粘连处小肠,后实施吻合术结束手术,结肠造口术患者再次开展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需分离脾曲,术式所形成创伤较大[8]。与肠造口技术相比较,回肠袢式应用于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治疗方面优势更大,操作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偏低,易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与结肠造口技术相比较,回肠袢式造口术式应用于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治疗中操作时间短,易于患者术后恢复,且降低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造口术梗阻性禁食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之思考与相关法修改建议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延续性保健指导对老年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