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学

2021-08-09 14:28肖文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内化阅读教学

在读写结合理念下,阅读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内化的学习过程,而写作更倾向于阅读的表达。语文学习实际上就是阅读与写作,而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相互转化。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让初中生通过语文学习,学会读写融合,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一、以任务驱动激活阅读积累,助力素材库的构造

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个长时间训练过程的,更需要一个长期的素材积累,读写结合的训练应该遵循先积累后训练,再创造的过程,并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进行。在读写结合的模式下,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做好课前素材积累任务,然后再进行写作训练。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有做课前素材积累的工作,但是积累的素材大多在习作的时候束之高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积累,做好积累分类,从而构造素材库,提高学生从阅读中选择写作材料和语言的意识。例如,在积累优美段落时,应该设计任务要求,如要求节选的内容既要有文学性,又要有美感,还要通俗易懂,便于使用,同时摘录的内容要求完整性等,通过具体的任务要求,去驱动学生主动收集优美的段落、名言和句子,以及微写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设置好任务区间,以每一个任务模块来驱动,例如,古人“不得志”诗词模块、今人“成功”事例模块等,通过规划详细的模块,帮助学生主动区分素材,归类素材,使得学生在使用素材时可以有效使用。

同时,教师要传授阅读素材的提取方式,除上文中,摘抄积累法外,还有模仿法、提炼积累法等,如《春》一文,文中应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中写法进行模拟,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为例,教师可以给出“夕阳、沙滩、海洋、微风”四个元素,让学生进行仿写,引导学生注重写法的积累,从而使得积累真正转化为写作的助力,提高写作能力。同时,还有提炼积累法,强调读写训练相结合,能熟练地列出文章的提纲,把文章的结构消化吸收,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例如,梁衡的《壶口瀑布》的文章结构,使学生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此外任务驱动下,学生经过写作训练后,每周至少要进行两次素材仿写比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养成自主阅读积累的习惯。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平时来有效积累写作语言和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

二、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加强知识内化学习

在课堂上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要采用高效的训练方法来促进学生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缺乏转变教学模式的动力,写作教学主要应付考试,阅读教学更是少有,止步于浅层教学,教学效果低效。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加强深度阅读,可以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课堂背诵、比较欣赏、内化与重组等方法,通过灵活的阅读教学活动促进写作教学。

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来看,阅读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内化阅读知识是基本内核。为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可以加强多种形式的阅读,包括重复阅读、默读、标点阅读,尤其是背诵阅读。背诵不仅是对文本的记忆,也是深入阅读文本的方式。经过反复记忆背诵,学生可以更容易进入文本情境,用自己的阅读去体验文本的精彩世界,获得对文章的审美享受、情感熏陶与巧妙构思的借鉴。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使用经典文章、优美的诗文、经典摘要等,这些形式灵活、简洁、内容丰富的素材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途径之一。为加强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在此以比较鉴赏法为例,比较鉴赏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写作教学方法。在学习内容和形式相似的文章时,可以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写出阅读鉴赏,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写作中。在欣赏文章时,经常使用比较阅读。比较鉴赏是指对同一内容、同一形式的相似文章进行比较,掌握相似文章的不同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壶口瀑布》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完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何异同?从而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写作结构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写景的写作方法,通过对《壶口瀑布》的详细描写和联想,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可以运用鉴赏性写作方法,有选择地运用文章的写作方法。如果他们遇到相同的写作主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将《壶口瀑布》一文中的“细节描写与联想特征”运用到山水创作中,是一种新的视角,提高了学生作品的创造性。在对比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而且能熟练地运用写作技巧。

三、选择有效的写作元素,有针对性的开展迁移阅读

在实践教学中,容易出现读写结合点把握不准确、范文选取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教师要确保读写结合是在充分、深入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的。选择读写结合应该是文章中最突出、最有价值的写作元素。选择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能力训练点,选择学生真正需要的能力点,增强读写结合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评价重点,针对性练习。写作练习的方式较多,如阅读后仿写、阅读后拓写和阅读后续写等,不同的训练模式,都应有不同的评价重点。在阅读后仿写的训练中,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抓住学生仿写的要素如构思、情节、结构等方面进行评分,学生也应该注重“多角度模仿,发挥作品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发挥范文的作用,提高阅读对写作更直接的帮助。而在阅读后拓写的训练中,学生要注重文体的一致性,如原文中以第一人称的文章,在进行以第三人称角度进行拓写时,学生要注重人物的划分,避免出现情节混淆等情况,同时拓写应该具有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创作出具有活力的人物形象与生动有趣的情节。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创作。以阅读后开展续写而言,对原文情节的推进是写作的重点,学生要在符合逻辑的情况下,进行具有想象力的续写创作,从而在保证原文原创性的基础上,推进或深化情节与主体,为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时,要判断学生的叙事逻辑与意图,严格要求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掌握,加强学生的写作逻辑思维培养。

同时,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训练之后,我们应该加强练习的应用。学生没有掌握从读到写的转换技能的原因是缺乏生活素材应用能力。读写结合的理念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实现从读到写的深度转换。一方面,比如,常見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借助对事物的刻画、赞美来隐喻生活中具有同样表征的人、事、物,以传达作者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设置灵活的读写训练方法。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不局限于文字片段的转移,而是获得文字的整体转移,从碎片训练到整篇训练。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是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问题。在阅读与写作训练的结合中,灵活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动机也会更加充分。加强综合性读写活动,如“优秀仿文分享会”“最佳创意作品”等形式的读写训练,增强学生表达和分享的欲望。

综上所述,初中读写结合训练能够有效发挥阅读资源的作用,通过读写把握写作的要素,积极构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进读写结合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内化教材知识,实现知识迁移,提升学生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语文写作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任瑞庆,郝静.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v.39;No.691(20):56-58.

[2]李金云,李胜利.深度学习视域的“读写结合”:学理阐释与教学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2020(7).

[3]朱建军.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理论,标准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课题:顺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小课题,课题名称: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编号:SDX2017173]

肖文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内化阅读教学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