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视觉动词语法化探究

2021-08-09 02:20王晨晓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语法化隐喻

王晨晓

摘   要: 现代汉语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现象作为一种共时现象,是历时演变的结果。语法化的发生与程度既受到句法的制约和语义的影响,又受到使用频率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功能主义语法的观点,认知模式中的“隐喻”是语法化现象形成的机制。

关键词: 语法化   视觉动词   隐喻

语法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语法演变的过程中,语法化现象往往发生在动词身上。视觉动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动词,常使用的有“看”“见”“觑”“相”等。在演变过程中,除了本身的动作含义外,其中一些视觉动词还出现了作为语助词的用法。以“看”为例,既有作为实词的含义,又有如“听听看”“问一声看”等用法,作为助词的“看”在与动词搭配时使前面的动词增添“尝试”的含义,本身没有实际意义。这是一种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现代汉语中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现象。

一、“语法化”概念与视觉动词

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中提出,语法化通常指在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既是一个共时现象,又是一个历时过程。梅耶(Meillet)是现代研究语法化的先驱,他在《语法形式的演变》(1912)中提出语法形式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类推,另一个是语法化。

视觉动词是人类视觉行为的语言表达形式。人类的视觉行为既是生理过程,又是心理过程,具有空间特征、心理特征和弱动作性。视觉行为的这些特征被反映在视觉动词上,对实现视觉动词的语法化起推动作用。由于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即便是在同一种语言中,对同一视觉行为的描述也存在历时的差异,还存在同一行为可以用多种词语进行描述的现象。对于本文所探讨的视觉动词做出如下界定:

(1)义项中至少存在一个释义是描述视觉行为的;

(2)语义中含有“将眼睛作为工具”;

(3)属于现代汉语中的常见词汇,将那些曾出现在古汉语中,但在现代汉语中甚少见到和运用到的词语排除在外,如“睃”“睎”等。

二、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现象分析——以“看”“见”为例

(一)“看”

“看”是现代汉语中最常使用的视觉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看”有八个义项,其中一个义项是表示“尝试”的语助词。在现代汉语中,“看”做语助词时较常见的形式有“VV看”“V一V看”,如:

(1)“念一念看!”“一共也就是那么四句儿”。(魏巍《东方》)

(2)“可是有什么法子呢?你自己说说看!”(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除了上述两种形式外,“看”做语助词时还可以附在述补结构和述宾结构后面,如“问一声看”“评评理看”。这些结构后面的“看”都不表达“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的实际意义,只剩下表达尝试含义的语法意义。此时“看”的后面不能出现宾语或补语,前面也不能加形容词,读音读作轻声。

吴福祥先生在《尝试态动词“看”的历史考察》一文中对“看”语法化的历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考察大量语料后,吴福祥认为尝试态助词“看”最早产生于魏晋六朝之际,由实义动词虚化而来。“V一V看”的形式在宋代出现,“VV看”出现在元明之际。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汉语中还存在“VV看看”的形式,如“试试看看”。这种形式中的“看”虽然具有尝试的含义,但本身的动词词性并没有完全消失,在这种形式的后面仍然可以附加成分,如:

(3)宋慈淡然一笑:“那就不妨试试看看宋某能不能从鸡蛋里真的挑出一两根骨头来。”(钱林森、廉声《大宋提刑官》)

针对这种现象,武文杰和徐艳在《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语法化分析》中认为例句(3)中的“看”具有“观察、估量”的意思,所以不可以看作语助词。这种同时具有尝试态意义和动词词性的现象可以看作“未完全语法化”的表现,推测是由于“看”语法化的历史较短,因此在某些用法中仍然保留作为动词的特點。

(二)“见”

“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七个义项,其中一个义项是“助词,表被动”,通常与“见V”的形式呈现,如:

(4)“自家人说话,哪里留得许多神,我是狗口里长不出象牙来,你不要见怪。”(张恨水《北雁南飞》)

(5)“首长们辛苦了。孩子们胡吹瞎咧咧,别见笑。”(莫言《白狗秋千架》)

与“看”不同,“见”的语法化历史非常悠远,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出现作为助动词的用法。李润在《试论实词虚化与句法结构的关系——从“见”字的演变谈起》一文中讨论了“见”的语法化历时过程,他认为“见”字在演变为助动词后,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的语法含义,构成“见V”的形式,如:

(6)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之后基于其被动含义,又演变出指代副词的性质,如:

(7)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衡·知实》)

除了“见V”外,“见”还在“V见”结构中作为表示结果的后缀。崔亚冲在《汉语视觉动词“见”的语法化路径及其演变动因和机制》中提出在“V见”结构中,V的语义类型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见”的虚化。

与“看”相比,“见”语法化的历史更久远,而且虚化程度比“看”要高,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难找到“见”字作为指代副词或动词词缀的用法,被动标志“见”仅存于“见笑”“见怪”等词汇中,“看到”的本义仍为常用义。这种现象的形成既有汉语句法结构发生变化的影响,又受到语法化“择一原则”的影响。沈家煊提出表示同一语法功能的所有形式经过淘汰和筛选,最终只会剩下一两种,助词“见”受到“被”等助词的排挤,最终不再被使用。

三、视觉动词语法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机制探讨

(一)语法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句法

汉语的虚词多由动词、形容词虚化而来,在动词语法化的过程中,句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马贝加认为汉语的介词、副词、连词、助词绝大部分萌生于双项VP句(双动词句),主要为三种格式:

N1+VI+N2+V2

N1+V1+N2+V2+N2

N1+V1+V2+N2

许多动词向助词演变的过程都是从进入连动式开始的。以“见”为例,在“N1+V1+见+N2”结构中,前面的动词可以为视觉动词、听觉动词等,如“吾欲观见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本句中的“观”本身带有“看”的含义,“见”表视觉的义素便被淡化。再如“臣必闻见王独立于庭也”,本句中“闻”和“见”连用表示得知,后接宾语表示可能得知的情况,这里“见”本身“看”的含义就有所虚化。“VV看”“V一V看”同理,且在发展过程中“V一V”的结构本身带有“尝试”含义,结构中的“看”便更虚化,在有些方言中甚至消失。

2.语义

视觉动词的语义对其语法化存在不小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助词的含义都由动词本身语义演变而来。“看”本义为“视线接触人和物”,由本义引申出“观察”“观测”等含义。魏晋六朝时,“看”由“观测”引申出“测试”的含义,词义逐渐抽象,为后来虚化为表“尝试”的助词奠定基础。“见”与之类似,由本义“看见”逐渐引申出“遇见”“遭遇”“遭受”,产生被动的含义。可见视觉动词的虚化都是先有词义虚化,逐渐发展出虚词的词性。

3.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之外,视觉动词语法化现象的发生与程度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除了“看”“见”之外,汉语中还存在许多视觉动词,如“望”“瞥”等。这些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程度远远比不上“看”和“见”。梅耶在《语法形式的演变》中曾经提出关于语法化的几条观点,其中一条为“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武文杰等通过对语料库的测查,发现“看”共出现了8858次,占全部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使用频次的42.3%,这样的使用频率使“看”的语法化程度要远远高于那些不常见的视觉动词。此外,语法化的时间跨度是影响语法化程度的因素,从上一节中“见”与“看”的比较即可得知。视觉动词本身的心理特征强弱会对语法化程度产生影响,以“看”与“瞥”为例,“瞥”更多的是表现客观动作,心理特征较弱,“看”包含有“获取信息”这一主观心理过程,因而比“瞥”更容易虚化。视觉动词的语法化会受其他动词的影响,如南京话中的“看看瞧”就是由“VV看”的形式类推而来的,使“瞧”成为一个虚化的表“尝试”的助词。

(二)语法化现象的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结构跟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存在对应关系,语言的一些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人经验结构的模型。语言实体及各种语法关系无一不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人的认知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语法化的过程是人的一个主观推理过程。基于这种认识,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了“隱喻”这一机制。

“隐喻”是指认知域之间的投射。人类的认知域通常是从具体域投射到抽象域、从实体域投射到关系域的。视觉动词的语法化正是“隐喻”的结果。这个“隐喻”过程的来源域中包含有视觉行为本身具有的功能和特征,如空间特征——视觉行为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空间距离、心理特征——视觉行为往往伴随心理活动、弱动作性——视觉行为无法直接对客体施加物理影响等。这些具体的功能和特征投射到目标域就成为抽象的概念,如“观察”“思考”“理解”“监测”等,实现了从生理到精神、客观到抽象的“隐喻”。仍然以“看”为例,“看”的客观功能是将视线投射到人或物,在视觉范围内获取信息,由此可以引申出“获取信息”的含义,再引申到更抽象的“控制、掌握、监测”等,最终达到“测试、试着做”这层含义。这一过程既是“看”这一视觉动词的语法化过程,又是人对“看”这一视觉行为的认知过程。

四、结语

现代汉语中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现象是由句法、语义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是一个漫长的历时过程。“隐喻”机制通过人的认知较合理地解释了语法化现象,为我们今后继续深入研究语法化提供了思路。沈家煊先生指出,语法化的条件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探究现代汉语视觉动词的语法化问题时,只有多角度分析思考,才能更好地揭示本质和过程。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Meillet, A. 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J]. Scientia 1912(12).

[3]崔亚冲.汉语视觉动词“见”的语法化路径及其演变动因和机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8).

[4]陆俭明.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J].中国语文,1959(10).

[5]李润.试论实词虚化与句法结构的关系——从“见”字的演变谈起[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

[6]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4).

[7]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J].语言研究,1995(02).

[8]武文杰,徐艳.汉语视觉行为动词语法化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05).

猜你喜欢
语法化隐喻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