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敬义形容词 “贵” 传疑功能微探

2021-08-09 02:20曾琪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贵姓敬语语境

曾琪

摘   要: “贵”是表敬义的形容词,用在相关的词前,敬称与他人相关的人或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贵类词组发展出了表疑问的语用功能,如“贵庚”不借助其他疑问词,可以直接用来询问年龄。从历史角度探讨“贵”的传疑功能。

关键词: “贵”   表敬义   传疑功能

一、表敬义的“贵”

《说文》[1]:“贵”物不贱也。从贝臾声。本义为“物价高”。后从“物价高”义引申出“社会地位高”“重视”“尊贵的”等义项。“贵”表敬义是在其形容义“尊贵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贵”作形容词时,用以显示事物的尊贵,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尊贵义”有一个逐渐泛化的过程,以“贵姓”为例分析。

“贵姓”中的“贵”是表“尊贵义”的形容词,最开始只用来指称贵族姓氏。

(1)“於时有贵姓子,名曰善明”。(《成具光明定意经》)

(2)汉太尉曰:“桥玄,望于梁国。其后书不正为乔,乔者,匈奴贵姓,而世为辅相,著于前代。”(章太炎《訄书·序种姓》)

这里的“贵姓”指的是“尊贵的种姓”。“贵姓”所指的“善明、乔者”是古代贵族的姓氏。随着历史的发展,“贵”表“尊贵义”逐渐泛化,可以用来指称普通姓氏,如:

(3)和尚说:“方才听我姐姐所说,贵姓是冯吗?”(《续小五义》第八十六回)

(4)轻启朱唇问道:“公子贵姓是金,未识尊居何处,缘何落魄至此?”(《青楼梦》第十五回)

在上述例子中,“贵姓”所指的“金”和“冯”并不是贵族姓氏。说话人使用“贵姓”敬称他人姓名,是因为受到礼貌原则的影响,用以表达主体敬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5)伙计在旁边站着:“敢问爷台,您贵姓啊?”(《雍正剑侠图》第六十三回)

(6)客人问:“请教兄台贵姓?”(《孝感天》)

“贵”“表敬义”是在“尊贵义”的语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受礼貌会话原则[2](151-155)的影响,交际双方在交谈中,常用像“贵”这样的美称敬辞,使交际和谐且符合礼制。说话人还可以使用“令”(美好的)“尊”(尊贵的)等美称类敬辞敬称与对方相关的人或事①。

二、“贵”的传疑功能

疑问句是按照句子语气划分出来的基本句类。疑问句可分为特指疑问句、是非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及正反疑问句,每种类型都有疑问标记[3](97-103)。如特指疑问句用“何”“多少”等疑问代词作疑问标记,选择疑问句用“还是”等疑问词作疑问标记。但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特指疑问句,即:在询问人物的年龄、姓名、字号及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没有用疑问代词作疑问标记,如:

(7)主人先行客从之。“请坐,先生贵姓?”“在下姓韩。”(《朴通事》)

(8)虞候又问:“小娘子贵庚?”待诏应道:“一十八岁。”(《警世通言》)

(9)杜少卿道:“老伯此番来京贵干?现寓何处?”(《儒林外史》)

上述例子中都没有疑问代词,却都有“贵”出现。“贵”和“姓”搭配用来问人的姓;“贵”和“庚”搭配用来问人的年龄;“贵”和“干”搭配用来问人所做的事。由此,可以推测“贵”在对话中,有传疑的作用。

《汉语大字典》[4]对“贵姓”“贵干”“贵庚”的解释分别是:“贵姓”动问他人之姓的敬语。“贵干”询问他人有什么事情的敬语。“贵庚”动问中青年人年龄的敬语。除了“贵姓”“贵干”“贵庚”外,在《汉语大字典》中,还有其他“贵”类词组有表询问、动问的释义。如:“贵职”动问对方官职的敬语,“贵名”动问他人名字的敬语,“贵表”询问他人表字的敬语,“贵事”询问他人有什么事情的敬语,“贵恙”动问他人病情的敬语,“贵处”动问他人籍贯的敬语,“贵号”旧时询问他人字号的敬语。

可见“贵+x”有传疑功能的组合不在少数。“基本古籍库”“汉籍检索”的语料显示,在以上的贵类词组中只有“贵事”和“贵恙”必须借用其他疑问标记才能表达疑问。如“贵事”只有构成“有何贵事”“有什么贵事”才能表示疑问。再如:“贵恙”只有“有何贵恙”“贵恙几时了”“贵恙怎地”才能表示疑问。

三、具有传疑功能“贵”的历时梳理

为了梳理“贵”传疑功能的演变。文章通过统计“基本古籍库”“汉籍检索”中有传疑功能的贵类词组如“贵姓、贵名、贵表、贵号、贵干、贵职、贵庚、贵处”的出现情况,分析他们的义项,看“贵”传疑功能的产生路径。

(一)先秦时期

先秦文献中的“贵名”主要译为“显贵的声名”和“以名为贵”,如:

(10)故礼及身而行脩,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荀子·致士篇第十四》)

(11)名正则治,名倚则乱,无名则死,故先王贵名。(《管子·枢言第十二》)

例(10)的“贵名”杨倞注:“贵名,谓儒名可贵。白,明显。”例(11)中的“贵名”是“以名为贵”的意思。

(二)秦汉时期

秦汉文献中出现了“贵号”“贵职”。“贵号”译为:尊贵的称号。如:

(12)主地法夏而王,其道进阴,尊尊而多义节,故立嗣与孙,笃世子,妾不以子称贵号;(《春秋繁露》卷七)

“贵职”译为:贵官的标志。如:

(13)胡广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后漢书》卷一二《志第三》)

(三)魏晋时期

魏晋文献出现了“贵处”。译为:尊贵的地方。如:

(14)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抱朴子·内篇》卷二十)

(四)南北朝

南北朝文献中出现了:“贵姓”“贵姓”指的是贵族的姓氏,如:

(15)夫人李氏,顿丘贵姓。卿相之门,贤才之室,霜露先侵,策封郊次。(《全后周文》卷十六)

(五)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时期文献中“贵姓”的“贵”已经有表敬义的用法,试分析下两例:

(16)翌日,复言,对曰:“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新唐书》卷一〇五《列传第三〇》)

(17)侍者来相看一切后,便问:“将军是什摩处人?”曰:“钟陵建昌人也。”“贵姓什摩?”对曰:“姓王。”(《祖堂集》卷第四)

其中例(16)中“贵姓”应译为:高贵的种姓;在这里指代的是:有高贵种姓的人;例(17)中“贵姓”应译为:动问他人之姓的敬语。因为“王”并不是贵姓,所以这里“贵”的“高贵义”已经泛化了,在语用上,已经有表敬的语用功能。

(六)元代

元代的文献的“贵姓”出现了询问他人姓的用法。如:

(18)正末唱哎,你个孟尝君,自养着家中哨。孤云哥哥贵姓?邦云我是李虎。(《全元杂剧·郑廷玉·宋上皇御断金凤钗》)

例(18)中,“孤云哥哥贵姓?”这个特指问句中,除了“贵”以外。没有疑问代词等其他疑问标记。说明在元代,“贵”已经有传疑的功能。

另外,“贵表”中的“贵”也有询问他人表字的用法。如:

(19)动问老兄尊姓?〔末〕小子姓李。〔丑〕贵表?〔末〕群玉。(《琵琶记·第七出才俊登程》)

(七)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贵”的传疑功能已经发展成熟,可以组成:贵姓、贵名、贵表、贵号、贵干、贵职、贵庚、貴处等词组。但“贵名”多和“高姓贵名”搭配表达疑问;“贵表”多与“尊姓”和“高姓”“尊名”搭配,如:

(20)茶毕,遂问:“仙翁高姓贵名?”答曰:“吾乃斗中之仙,孝悌王是也。”(《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21)真人问道:“老丈高姓贵名?”老者道:“卑老姓高名表。”(《萨真人得道咒枣记》第六回)

(22)张贡生正投着机,问道:“老兄高姓贵表?”(《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23)就问:“足下尊姓贵表?”后生道:“小弟姓裘,贱号南峰。”(《禅真逸史》第二十二回)

从文献的梳理可知,“贵”类词组的发展特点如下:

1)“贵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其意义有两种:“显贵的声名”和“以名为贵”;到了元代可以作指称呼他人名的敬语,也有传疑功能。

2)“贵姓”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意义为:高贵的种姓。到了隋唐五代出现了敬辞的用法。到了元代有了传疑功能。

3)“贵表”在元代一出现就已经有传疑功能。

4)“贵号”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译为:尊贵的称号。

5)“贵干”在元代已经有表敬义和传疑功能。

6)“贵庚”在明代已经有表敬义和传疑功能。

7)“贵职”最早在南北朝出现。译为:贵官的标志。到了元代以后渐渐有了传疑功能。

8)“贵处”最初现在魏晋时期。译为:尊贵的地方。到了元代以后渐渐有传疑功能。

综上所述,在隋唐五代之前,“贵”类词组中的“贵”多作形容词使用,译为“尊贵的”“高贵的”。隋唐五代“贵”出现了敬辞用法,元代敬辞用法已经普遍,并且“贵”已经发展出了传疑功能。

四、“贵”传疑功能产生分析

(一)疑问语境的影响

文章对“基本古籍库”“北京大学语料库”中的“贵姓”“贵名”“贵表”“贵号”“贵干”“贵职”“贵庚”“贵处”所出现的语境进行抽样统计。结果如下:

从其出现的语境可以看出,贵类词组常出现在疑问句中。语境即言语环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又包括非语言因素。在任何语言中,语境总决定着交际的内容制约着词义[5](171-173)。由于“贵”类词组经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因此语境赋予了“贵”类词组疑问色彩,由于使用频率的提高,这种疑问色彩逐渐固定下来。因此,语境给“贵”传疑功能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二)其他疑问标记的省略

“贵”在作敬辞时,多数出现在疑问句的语境中。其经常和其他疑问标记搭配使用。如“贵姓、贵号、贵表”常常与“敢问”“请教”等疑问词搭配使用;“贵庚”常常与“多少”“几何”等疑问词搭配使用;“贵干”常常与“有何”等疑问词搭配使用。当有其他疑问标记的时候,“贵”只有表敬功能。如:

(24)伙计在旁边站着:“敢问爷台,您贵姓啊?”(《雍正剑侠图》第六十三回)

(25)瑞生道:“游泮六七年矣。”王老妪道:“贵庚几何?”吴瑞生道:“虚度二十岁了。”(《梦中缘》第七回)

(26)“二位尊姓?贵邦何处?来此有何贵干?”(《镜花缘》第二十九回)

上例出现了“敢问”“几何”“有何”等传疑问标记,“贵”只起表敬作用。当文章中没有其他疑问标记时,“贵”就产生了传疑的语用功能。如:

(27)梦太说:“朋友贵姓?”那人说:“我姓卫,名鹿。”(《永庆升平前传》第六十四回)

(28)海瑞道:“今年贵庚?”那人道:“丙申三月十一巳时。”(《海公案》第三十六回)

(29)吕游之拱手道:“原来是府牌,到此贵干?(《一枕奇》卷二回)

上述三例,其他疑问标记没有出现,这里的“贵”就有了传疑功能。

(三)其他表敬义形容词的传疑功能

除了“贵姓”外,还有“尊姓”“大名”“高名”等敬辞。它们都有传疑功能。

(30)遂又问道:“二位贵姓大名?”(《上古秘史》第八十六回)

(31)王曰:“尊丈高姓?”(《东西汉演义》第五十五回)

(32)开言叫声:“马上将军尊姓?”(《五虎征西》第七回)

上例中的“高姓”“尊姓”都可以用来询问人的姓名。表敬义形容词的传达功能,不是“贵”独有的。可见“贵”“高”“尊”等敬辞用在姓氏、名号、年龄等语境中有传疑功能。

五、结语

表敬义形容词“贵”由于语境的影响和其他疑问标记的省略有了传疑功能。这不是“贵”獨有的现象。上文提到“大”“高”“尊”等表敬义的形容词都有传疑功能。文章认为表敬义形容词在询问人名、姓、字、号时有传疑作用是一个普遍现象。语料统计显示,“贵”传疑功能的用法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如:多用“贵庚”传疑却少用“高庚”传疑;“贵干”用得多而“尊干”用得少。值得注意的是“贵”的传疑作用受语境的影响,脱离相关语境其传疑功能就不起作用。

注释

①为了保持会话的有效性和进行性,人们应该遵循一定的会话原则,即“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黄天树.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杨帆,俞东明.《当代文体学:语言、认知与阐释》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53(01).

[3]李宇明.疑问标记的复用及标记功能的衰变[J].中国语文,1997(02).

[4]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5]李红艳.从语义学的角度浅析语言语境在语义理解中的功能[J].科技资讯,2020,18(26).

[6]赵长才.“并”在中古译经中的时间副词用法及其来源[J].中国语文,2017(02):161-170,254-255.

[7]赵长才.中古译经“或X”双音词的用法及演变过程[J].中国语文,2013(03):215-229,287.

[8]蒋静忠,潘海华.“都”的语义分合及解释规则[J].中国语文,2013(01):38-50,96.

猜你喜欢
贵姓敬语语境
这两个姓为何不说“免贵”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敬语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图
——“内”和“外”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