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多景楼诗词的文人活动及创作嬗变

2021-08-09 02:20戴乐徐润田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南宋风格主题

戴乐 徐润田

摘   要: 镇江北固山多景楼是一座宋代名楼,常有文人登临赋咏,形成了独特的多景楼文学。由于南宋兴亡特定的时代背景、镇江南北之交险要的地理位置和多景楼满目风光的壮丽景观,多景楼诗词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可分为“志士壮游”和“故国神游”两种,创作出的诗词主题分别突出“恢复之望”和“黍离之悲”两大主题,相应地表现出“苍劲悲壮”和“哀凉幻灭”两种风格。可以说,多景楼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当时的社会现状与文人的心态变化,此楼的多元价值由此体现。

关键词: 南宋   多景楼诗词   登临活动   主题   风格

被誉为“天下第一江山”[1](12285)的北固山是宋代“一个具有复合文化特征的胜地”[2](73-77)。位于山顶的多景楼不仅是北固山人文景观的代表,还是镇江历史文化遗存的见证。熙宁间(1070年前后)僧应夫于唐代临江亭故址建多景楼(取李德裕《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偶题临江亭》诗“多景临窗牖”[3](卷29:1099-1100)诗意得名)[2](73-77)。之后,多景楼便成为南宋文人题咏最多的北固山景致,成为南宋北固山诗词最重要的创作空间和视点。仅《全宋诗》《全宋词》所收即达40余人、50余首(由于文献浩繁,翻检不易,这个数字极有可能只是一小部分),足见多景楼文学在南宋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多景楼作为一个特定的地域视角,从中可以窥探出整个南宋的兴衰浮沉与南宋文人的心态变化。南宋以前,由于社会尚且安定,多景楼仅仅作为人文游览胜迹,文人登楼赋诗大多带上“憩暑赏游”的性质;情况到了南宋发生了变化,多景楼由于险要的地理位置、独特的风貌景观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此时的文人活动及诗词创作的主题风格都具有了相当复杂丰富的政治内涵,呈现出了动态发展的特征,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南宋多景楼文人登临活动考述

多景楼所处的险要的地理位置和壮观秀丽的风光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到来,南宋多景楼的文人登临活动可分为“志士壮游”和“故国神游”两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独有的特征与风貌。

(一)壮志神游

相比于北宋登临多景楼“憩暑赏游”的活动而言,南宋初中期也就是第一阶段,文人墨客的登临活动更偏向于一种“志士壮游”。“志士”指的是登临活动的主体,如陆游、陈亮、吴潜、王奕等,大多是有着一腔豪情的复国之士;“壮游”表明他们登临多景楼的目的大多是志向抱负的抒发。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之一是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的灭亡及宋王朝的南迁,“靖康之耻”犹如一柄利剑高悬,使文人们日日面对国破家亡的耻辱与仇恨。原因之二是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与金划淮而治,这使多景楼所处的镇江一带的地理属性从北宋政治军事的边缘地带摇身一变为重要的军事前线和国家腹地,文人志士登临北顾便可看到江北大片失地,在这种环境的刺激下必然会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产生不满。如陆游的《水调歌头·多景楼》便是他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临时,极目北眺有感而发写下的千古名篇。当时是十月份,萧瑟的秋景使诗中充满了肃杀的氛围,末尾羊祜的典故体现了陆游此刻立于多景楼上,内心格外强烈的建功立業的愿望,从诗词中可见南宋文人们登临时的心态。原因之三要归功于多景楼本身的景色,多景楼的景色本就气象雄伟,登上多景楼可以将奔腾的长江和三山之景全部收入眼中,还是北固山整体建筑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更为北固山的整体风貌画龙点睛。唐宋以来不乏吟咏多景楼美景的名篇,如王湾《次北固山下》、裴煜《多景楼》、米芾《题多景楼吴太守裴如晦学士》等,正是将多景楼的壮景放诸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生出了丰富的内涵。

(二)故国神游

宋末元初时期,即第二阶段,多景楼的文人登临活动再次发生了改变。登临的主体大多是南宋遗民或隐士,如王奕、柴望、林景熙、汪元量等,文人们往往凭栏远眺,用怅惘的目光梦回宋王朝过去的辉煌,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故国神游”。南宋末年,宋蒙之间的战争大规模爆发,由于当时南宋朝廷腐朽没落,即便是许多爱国将领英勇抵抗,防线还是节节崩溃,颓势不可抵挡,祥兴二年(1279),陆秀夫抱着幼帝赵昺投海自尽,宣告了南宋的灭亡。这样的社会背景使此时的文人们心态发生巨大转变,之前的壮志豪情消失不见,登临多景楼时再次看到横陈的长江及对岸的土地,心中更多的是对故国的缅怀及对自己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节操的坚守。如王奕对陆游的唱和词《水调歌头·和陆放翁多景楼》便是他于元二十六年(1289)和同乡学子游历镇江,登临多景楼时怀古而作。他从自身所处的地点出发,看着茫茫江景,便想到了过去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又想到了北宋时期的苏轼之吟、米芾之画,如今时过变迁,在怀古的感慨与追忆中透露出深沉的无奈与凄凉。

二、南宋多景楼诗词主题观察

北宋灭亡,南宋与金划淮而治,南宋衰亡,刺激着南宋文人的心态在不停地转变,同时刺激着多景楼诗词的主题发生转变。根据南宋两个阶段的划分,南宋多景楼诗词主题大致可分为“恢复之望”和“黍离之悲”两大主题。

(一)恢复之望

南宋初中期,尽管中原早已沦陷多年,仁人志士仍不甘心于偏安一隅,怀抱着为国雪耻的慷慨之志,作品主要抒发个人的壮志豪情和政治上的积极进取。此时的恢复之“望”是希望之“望”,渴望之“望”。著名的如刘过《题润州多景楼》:“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汝奈何。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1](31811)刘过一生坎坷未仕,屡次应举不第,曾上书朝廷提出对恢复中原的建议,虽未被采纳,但仍满怀慷慨之志,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与壮志豪情。其他如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江汉流。”[4](1580)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疆场”[4](2098)等,均抒写了恢复之望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与渴望建功立业之情。

之后,宋朝遭受蒙元的威胁,复国之望衰微,诗人的抗战热情逐渐被现实的冷水浇灭,此时的恢复之“望”实则是失望之“望”,甚至绝望之“望”。如吴潜《沁园春·多景楼》:“算当时多少,英雄气概,到今惟有,废垅荒丘。梦里光阴,眼前风景,一片今愁共古愁。”[4](2729)李曾伯《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剑。谁为把中原一战收”[4](2794)等,从这些诗词中已经看不见初中期文人那种渴望恢复的慷慨之志,而是充满了“废垅荒丘”“虏尚虔剑”的悲凉,体现了中后期文人对于复国无望的哀愁和隐痛。

(二)黍离之悲

宋末元初,国家破灭,多景楼亦作为南宋覆灭悲剧的见证。汪元量《多景楼》真实反映了战后多景楼遭受重创的惨状:“多景楼中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山雨欲来淮树立,潮风初起海云飞。酒尊未尽登舟急,更过金焦看落晖。”[7](卷3665)遗民隐士借多景楼之题寄托黍离之悲,为南宋献上最后一曲挽歌,面对已故的江山,他们再也燃不起慷慨之志,也再无恢复之望,只有对故国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感慨,感到深深的萧瑟悲凉。其他如柴望《多景楼》直抒胸臆点出了他疏离之愁:“背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1](39908)如林景熙《多景楼故址》:“灰飞百尺景愁人,断础残芜但鹿群。”[1](43505)写出了多景楼遭受元军战火后断垣残壁的荒凉景象,表达了浓重的黍离之悲。

三、南宋多景楼诗词风格分析

“靖康之变以后,悲愤的声音几乎成为南宋一百五十年的诗歌的基调”[5](541)。南宋文人往往借古喻今,赋予了多景楼见证南宋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厚重感,使南宋多景楼诗词风格整体染上一种悲愤的底色。但根据时局之变和创作主体风格之差,具体风格在悲愤的底色上又变幻出了不同的色彩,使多景楼诗词在南宋诗词中独领风骚、独树一帜。

(一)苍劲悲壮

多景楼承担了南宋初中期文人寄托生命壮志和政治观念的重要角色,主题上抒写了恢复之望,与此相对的这些诗词的风格一般是苍劲悲壮的。这里的悲愤侧重于“愤”的一面,指的是激愤、愤慨,具有强烈的时事感,在审美上呈现出崇高性的美学效果。代表作有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等,这些词作都气象奔腾、境界开阔,反映了南宋初中期文学的时代特征。

陈亮一生以恢复为己任,为北伐中原奔走呼号。《念奴娇·登多景楼》即其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前往镇江观察形势所作,整篇词直抒胸臆,悲中见壮。上阕对南宋朝廷把淮河“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和“只成门户私计”的偏安享乐行为表达了强烈的愤恨和不满,下阕表达了对“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的讽刺和鄙视,在他看来,有识之士就应该“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疆场”,收复祖国失地。“从艺术的含蕴、情味的深厚来说,陈词自然不如辛词,但这种大气磅礴、开拓万古心胸的强音,是足以振奋人心的”[6](1643)。

到了中后期,随着恢复之望越来越渺茫,多景楼诗词风格越来越偏向悲的一面,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感和历史感。如吴潜《沁园春·多景楼》、王琮《题多景楼》、傅梦得《多景楼》等。此期诗人登上多景楼,眼中看到的不再是景物风光,而是景中蕴含的国仇家恨。王琮《题多景楼》以凄景衬壮情,抒发了伤时忧国之情,首联写“残烟衰草”的悲秋之景,尾联借祖逖之典故抒发渴望复国的壮怀,苍凉悲壮的风格可见一斑。

另外,考虑到创作主体的风格,性情豪放者如辛弃疾、陆游、刘过等,哪怕在南宋灭亡时,他们喊出的也是激愤之声,而不是哀婉之歌。刘过《多景楼醉歌》《题润州多景楼》《题京口多景楼》三首,一首比一首悲壮,哪怕最后喊出了“景于多处却多愁”,也丝毫不减万丈豪情。

(二)哀凉幻灭

到了宋元鼎革之际,多景楼成为南宋遗民文人的心灵寄托之所,诗词风格大多呈现出哀凉幻灭之感,表达了对故国忠贞不渝的缅怀之情,具有深沉的历史感。这里的悲愤侧重于“悲”的一面,指向悲痛、悲凉。这类诗词虽然读来给人一种沧桑之感,但抒情很含蓄,在审美上呈现出优美性的美学效果。代表作有柴望《多景楼》、林景熙《多景楼故址》、陈允平《多景楼》、倪应渊《多景楼》等。

柴望诗是宋元之际多景楼登临诗词的典型代表,其《多景楼》写道:“早被垂杨系去州,五更潮落大江头。关河北望几千里,淮海南来第一楼。背日最多风景处,令人偏动黍离愁。烟沙鸿洞翻苹末,欲依西风问仲谋。”[1](39908)诗人登上多景楼,北眺关河,怀念故国,其诗风格哀凉幻灭,表达黍离之悲,悲痛至极。

南宋遗民文人的多景楼诗词不再具有辛弃疾、陆游那般慷慨悲壮的格调,而是显现出一种普泛的历史绝望感和人生哀凉凄婉之情,他们的歌声因嗓子的沙哑低沉而显出疲态。无论是南宋初中期的铜板铁琶似的悲壮,还是南宋亡后的枯藤衰柳式的哀婉,生成于多景楼之上的南宋文学进一步对多景楼进行形塑,使之具有一种特定的英雄气质和悲剧内蕴。

总之,多景楼在南宋时期终于完全实现了从自然型山水向社会型山水,甚至政治型山水的过渡和深化,传统社会意识中的多景楼文化真正定型。正是这些诗词体现了多景楼与南宋文学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文因楼生,楼以文传”的辩证关系及多元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

[2]笪远毅.从北固山人文景观兴廢谈北固山景区规划建设[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3]陈尚君.全唐诗补编·中[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6]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7]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江苏省江苏大学科研立项“南宋多景楼诗词的文人活动和创作嬗变”(19C528)。

猜你喜欢
南宋风格主题
浅谈南宋咏史组诗的特点
马麟《郊原曳杖图页》与南宋绘画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