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改革引领浙江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2021-08-13 06:54罗联上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
杭州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浙江省养老数字化

□ 文 / 罗联上 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

当前,浙江正在加快构建“152”工作体系,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浙江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凝心聚力在养老领域取得更多创造性突破性改革成果。

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智慧养老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原名为“全智能老年系统(Intelligent Older System)”。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一般指围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开展各类经济活动,是在传统养老产业基础上,深度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出的新兴产业形态。

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起步较晚,直至20 世纪90 年后,才出现“社区服务热线”;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次提出“智能养老”的理念;2014 年,民政部开展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工作;2017 年,工信部、民政部、卫计委开展了第一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以《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 年)》的发布为标志,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速期、黄金期。

近年来,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呈现了政策供给较为密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关键技术和智能产品研发不断突破、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应用试点示范效应良好等特点。

2017 年至2020 年,全国共评选出167 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297个示范街道(乡镇)和69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占比达18.7%,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9 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针对老年人这一相对易感人群,又给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浙江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现状

■养老产业发展快

浙江省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比较早的省份,早在1987 年,浙江就提前全国12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七普”数据显示,全省60 岁及以上人口为12072684 人,占18.70%,比2010 年上升4.81 个百分点。2019 年底,全省共有养老机构2382家,床位44.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54.8 张;已建有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3455 个。2020 年,新增各类机构养老床位1.3 万张,建成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83家。

近年来,浙江省智慧健康产业发展较快。根据对全省智慧健康养老重点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和不完全统计,2018 年总资产规模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8.5%,业务收入提高了22.8%,利润总额上浮了3.5 个百分点,产品相关收入上浮了7.2个百分点,服务相关收入提高了32%,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32.9%,提高了14.9%。

■浙江发展“智慧+养老”产业优势得天独厚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2020年,浙江省数字经济逆势成长,总量突破3 万亿元(居全国第四),占GDP比重约为46.8%。

一直以来,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明确,省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加强智慧养老体系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同时,浙江省率先将智慧健康、智慧养老设施纳入《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浙江企业大力开展“物联网+养老”,推出了一大批具备智能化、网络化特征的健康养老产品服务,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推广普及了优秀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为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浙江省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浙江出台一系列顶层设计政策文件,引领智慧健康养老数字化改革的深化。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工程,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和智慧产品设备在养老领域应用。

《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将提升“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列入数字社会重点建设项目。

《浙江省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健康领域数字化改革。积极开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产品,创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浙江省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实现养老服务数字化新飞跃。

■涌现一批示范和案例

2017 至 2020 年,浙江省共有 12 家企业、39 个街道(乡镇)、12 个县(市、区)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名单,数量居全国前列;25家企业、23个产品和14项服务先后列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目录。

2020 年,浙江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征集发布了18 项智慧健康养老解决方案优秀案例,也为个人、企业和机构采购选型提供了参考。

以“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为例,浙江华数推进“智慧+平台+医养”建设,深度运用物联网、AI 等前沿科学技术,以智慧化手段,打造以日间照料中心为载体、镇街居家养老示范中心为纽带、区县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养老服务体系和以村社、镇街、区县三级行政体系为主线的监管体系,形成全国首创的服务、监管两类三级模式,构建“智慧医养生态圈”,实现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以“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为例,杭州市西湖区很早就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养老服务场景,从最初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智慧手机、智慧手环,到推出照护宝、智慧餐台、智能网关和升级版电视机顶盒,再到安装烟感报警器、智能水电表、智能体征设备、智慧床垫等,从智能硬件到“智慧康养”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从智慧健康养老政策协同、服务机制体系的建设到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发展,西湖区智慧健康养老囊括了日常照料、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应急救援及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让智慧健康养老“风景这边独好”。

杭州市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以“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为发展导向,从“城市生命体”全局出发,利用被列为全国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地区为契机,会同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实验室等相关领域专家开展课题研究,探索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在智慧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产品的投放,开展实验数据采集和记录,打造“无围墙”的养老院,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全省统一的“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2019 年7 月,浙江宣布将建设“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养老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努力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

功能定位方面,平台为老年人、市场主体、从业者等用户,提供养老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与公益服务,链接市场服务,实现政府部门养老服务的数据协同、业务协同、部门协同。

技术运用方面,平台应用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具备便捷操作、语音操作等功能;共享挖掘公安、卫健、人社、应急、市场监管、税务、残联、电力、水电等部门的老年人户籍、用水、用电、慢性病,护理员培训、技能等级、五险一金,市场主体税收、信用与财政补助等信息,按标准加工重塑,形成核心数据库,为经授权用户提供精准养老服务数据。

平台要求共性模块统建,归集市县个性化养老服务数据,以“1+5+N”的总体设计框架,覆盖政府、市场主体、老年人及其家属等三类群体。政府用户贯通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市场主体涵盖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等。

平台汇集各类数据,解决养老服务数据的采集基础较为薄弱、数据覆盖面小、没有动态变化、可信度不高等问题,力争实现“四个一”:即一个平台提供养老服务供给,一组数据掌控养老服务资源,一张地图展示养老服务态势,一部手机通办养老服务事项。

■探索建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标准化体系

近年来,浙江积极推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国家标准化试点”“‘互联网+养老’服务国家标准化试点”等多个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试点,探索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化体系。

为适应数字化改革和市场急需要求,在浙江省经信厅、省民政厅和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牵头制订《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技术建设规范》团体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建设体系模型、感知域、管理域、服务域和平台域的要求,适用基于居家养老的智慧健康养老建设的规划和管理。这是浙江省首部居家养老领域的智能技术建设标准,为进一步推进智慧健康养老规范发展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可用。

浙江省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数字化改革的建议

浙江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服务、信息化发展、智能化不足等问题。

■政策协同和“整体智治”

数字化改革要遵循“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大养老”需要大智慧,建议设立智慧健康养老工作会议联席办公室,以经信部门主导,并统筹民政、卫健、发改、财政等部门,实现政策协同,构建一体化整体智治体系。

建议依托浙江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技术联盟,促进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融合,打造创新联合体、共同体,培育数字化改革服务商,进一步完善全省统一的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标准体系。

■技术突破和“数字赋能”

数字化改革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技术突破为切入点,带动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这是数字化改革与以往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区别。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数字化改革,要牢牢把握“数字赋能”这一关键词。

一方面,要突破信息化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传感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养老领域应用研发。

■场景拓展和“用管结合”

数字化改革要“拿数据科学决策”。“大场景、小切口”,建议进一步提升和推广“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应用,进一步拓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应用场景,“浙里养”应用使用的人足够多、场景足够丰富、数据库足够大、消除数据壁垒和物联障碍,才能真正实现一个应用提供养老服务供给,一组数据掌控养老服务资源,一部手机通办养老服务业务,一张地图展示养老服务态势,一套算法协助养老智能决策。

■适老化和“以人为核心”

数字化改革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必由之路。推进浙江省智慧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改革,特别是适老化改造和“卡码脸话音”等智慧技术无障碍建设,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猜你喜欢
浙江省养老数字化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养老生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