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输液泵规范化管理在心内科的实施效果

2021-08-13 07:41徐屾屾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输液泵心内科管理人员

徐屾屾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 300211)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输液泵规范化管理在心内科的实施效果,及实施途径。方法:择选本院心内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间,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输液泵持续药物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泵管理,研究组给予输液泵规范化管理。分别就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为97.5%,对照组仅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研究组40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药物外渗”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分别出现“药物外渗”“回血”“固定不稳”等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给予输液泵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减少输液泵不良事件,提高患者依从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疾病,患者普遍具有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等特征,输液泵持续药物输注治疗是常规性的治疗措施[1]。输液泵在心内科有着十分普遍的应用,对比常规静脉输液手段,其具有给药精准、药物输送均匀、安全性好等优点[2]。但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患者、管理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一些不良事件问题,影响输液泵的药物输送效果和安全。因此,在输液泵使用过程中加强对输液泵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本文即择选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就输液泵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本院心内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病例数均等。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7~68岁,平均(48.3±6.9)岁;研究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7~66岁,平均(47.5±6.3)岁。分别就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包括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或负荷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变化;②患者冠状动脉检查结果,确诊为心绞痛;③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拥有清楚的意识。

排除标准:①排除因其他疾病导致的心绞痛患者;②排除存在交流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排除近三月参与其他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输液泵持续泵入治疗,药物为硝酸甘油,两组患者使用输液泵型号一致。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输液泵管理,包括常规设备检查、使用状态确认等。

研究组患者行输液泵规范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使用前的规范化管理。所有输液泵在使用前都需要在科室进行登记,由管理人员、设备科、办公室三方验收,详细核对设备的各类合格证书和相关资料,入科后粘贴对应标识,以方便管理和使用。管理人员需接受厂家提供的培训,包括仪器使用、常规维护、故障排除等。制作使用手册和简明操作规程,使用统一规格塑封后,与输液泵配套挂装,以方便操作人员快速查阅。为确保良好的培训效果,全员培训次数不得低于3次,除厂家工程师开展的培训外,科室内部会利用人员轮休时间进行重复的培训,从而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②输液泵的日常规范管理。为确保输液泵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情况,其日常维护需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荡,如设备出现故障应单独标记和存放。设备的常规存放,需要确保环境达到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等标准。第二,所有输液泵设备应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详细记录维护和清洁过程。第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遵守24h轮休制度,以确保设备的合理使用。第四,输液泵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定时和不定时进行巡视,关注输液泵的使用情况,尽早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五,输液泵虽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精度,但精度会随着使用次数、使用时长的增加出现偏差,对此应定期对输液泵进行校准。第六,在输液泵使用过程中,会开展持续性的安全考核,会针对输液泵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对应的紧急处理方法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以确保全面的有效考核;③与患者的联合管理。输液泵的使用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管理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外,患者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患者掌握一定的输液泵常识和管理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在患者使用输液泵之前,管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共同的健康宣教,要简单讲述输液泵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并简述常见的几点故障和问题,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配合管理人员做好输液泵的使用和管理工作。输液泵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会明确告知患者和家属,禁止私自调节仪器,告知患者和家属输液泵的正常表现,包括周期性的滴速变化现象、轻微的噪声等,避免过度紧张。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度。患者依从度调查采用本院自制的依从度调查表获得,包含避免禁忌行为、坚持和执行护理措施、接受随访等几项内容。调查问卷满分100分,采用三级评分标准,其中60~90分,表示“部分依从”,低于60分表示“不依从”,高于90分表示“完全依从”。

对比两组患者输液泵使用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包括药物外渗、回血、固定不稳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各项数据采用19.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包完成。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n,%)形式,给予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形式,给予t检验。P<0.05则代表分组结果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度对比

两组患者依从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依从度对比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统计学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容易反复发作等特征,属于较严重的一类慢性疾病,男性的发病率要略高于女性[4]。冠心病心绞痛以心肌缺血为根本病因,患者患病后往往会出现窒息性疼痛、压榨性疼痛等表现,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输液泵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日常治疗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比常规静脉滴注给药途径,输液泵具有安全性好、准确度高、给药稳定等优点,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5]。但从输液泵实际应用来看,输液泵的使用也面临着诸多的危险因素,包括管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设备因素等,都可能导致输液泵的不良事件发生[6]。常见的输液泵不良事件,包括药物外渗、回血、固定不稳等,这些问题一方面会影响药物的输送质量,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对此,在输液泵使用全过程,实施合理的输液泵管理十分必要。

输液泵规范化管理是给予现代管理理念提出的一种管理模式,对比传统的输液泵管理模式,其实现了单一环节的重点管理到全过程追踪式管理的良好转变,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不同环节的输液泵管理职责,更好地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7]。在输液泵入科时,所有的输液泵都需要经过管理人员、设备科、办公室的三方验收,输液泵的质量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输液泵入科后就会粘贴对应的标识,由科室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使用[8]。对于新的输液泵设备,管理人员会接受厂家的直接培训,熟悉输液泵的使用流程、操作要点,了解常规故障和排除方法,确保输液泵的科学使用[9]。为方便输液泵的操作和紧急故障排除,医院会根据操作手册制作简便的操作指示牌和说明书套配在输液泵上,规范管理人员操作行为的同时,预防紧急事件的发生。在日常维护管理中,所有输液泵设备遵循轮休制度,由专人定期进行维护和矫正,所有维护、清洁过程都会记录,以确保输液泵良好的使用状态。对于出现故障的输液泵,管理人员会对其进行单独的摆放,并进行特殊标记,由此可避免存在故障的输液泵与正常的输液泵混用,从而导致输液泵不良事件的发生,威胁患者健康和用药安全。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会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护理巡视,通过观察和与患者的交谈,时刻关注输液泵和患者的情况,如发现输液泵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会第一时间进行解决,避免产生严重后果[10]。此外,管理人员会针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内容以输液泵的常规使用操作、注意事项等为主,通过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紧密交流,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操作技能水平,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扎实基础。总的来说,输液泵规范化管理实现了输液泵管理职责的细分,对于输液泵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采取了对应的处理措施,从多个角度避免了输液泵不良事件的发生,其对于保护患者安全,提高患者依从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为97.5%,对照组仅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研究组40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药物外渗”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分别出现“药物外渗”“回血”“固定不稳”等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给予心内科患者输液泵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输液泵心内科管理人员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在用输液泵的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输液泵的校准及常见故障处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