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作用探讨

2021-08-13 07:41纪天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天津3001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吸烟史病史状况

纪天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天津 300134)

内容提要:目的:研究采取冠脉支架治疗措施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及其发挥的预后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220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参与研究,220例患者均采取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并将随访周期定为1年,同时进行临床治疗资料回顾,分析患者经支架介入治疗后的预后效果,包括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状况(MACE)和预后有效率。结果: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和对临床治疗资料的回顾分析可知,在参与研究的22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3人随访失败,随访有效率为98.64%,1年期间有5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狭窄等问题。此类问题的产生除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相关外,还与患者的支架数量、病史、年龄以及吸烟史等因素相关。结论:经研究可知,冠脉支架的介入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属于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冠脉支架介入后可以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保障,有了冠脉支架的干预也可规避一些预后风险因素,起到提升冠心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

冠心病属于心脏疾病的一种,致病因是冠状动脉血管产生粥样硬化病变,致使血管腔堵塞或者狭窄,以心肌缺血问题为常见表现的一类心脏疾病。在临床医学中,对于冠心病的划分较为广泛,由于炎症或者栓塞所引发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和堵塞问题均可被称之为冠心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几种类型[1]。患者发病后根据病程发展的不同会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度患者会因日常活动而出现心绞痛问题,重度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经常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为改善上述症状,则需及早介入治疗。目前临床中,冠脉支架介入法属于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但经随访观察发现,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复发和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症状,此类问题的产生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预后效果。因此,本院以2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冠状支架介入治疗的预后作用做出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20例参与研究的冠心病患者均采取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措施,且均于2018年9月~2019年12月进入本院接受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男性患者134例,女性患者86例,年龄区间为53~78岁,平均(61.2±1.6)岁,病程(7.3±1.4)年。患者入院时的疾病类型:心绞痛者54例;心肌梗死者62例;心肌缺血者37例,剩余67例均属于陈旧性心梗。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了解该项研究的目的且同意配合随访;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中一条或者一条以上冠状血管堵塞面积超出70%。排除标准:病理资料不完整者;缺乏自主意识者;存在其他器官的重症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于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的回顾分析发现,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采取常规性的处理措施,即抗凝处理、调节血脂以及扩张冠脉等,且同时借助造影检查手段检验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阻塞状况,以此来明确冠脉支架介入的治疗方案。在介入治疗以前,患者需持续5d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量分别为100mg/d和75mg/d。冠脉支架介入手术方法为,采用由北京美中双和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AVI三氧化二砷药物涂层支架输送系统进行支架介入,所选支架类型为火鹰支架。介入治疗前,首先指导患者呈现平卧体位,并且将穿刺部位的手臂伸展开来,采用臂拖使患者腕关节呈现伸展状态,将手部垫高后进行穿刺。为减轻患者疼痛,穿刺时可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需要注意的是,穿刺过程中应保证进针方向与桡动脉的走向相一致,并且将角度控制在30°左右。在导管引入后,需借助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观察其引入状态,支架介入完成后,需将穿刺位置利用压迫器加压包扎6h,每两小时加压一次,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大概6~12h后观察患者情况[2]。引导患者在不触及穿刺位置的情况下适度运动。

完成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的回顾分析后,还需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通过电话随访以及门诊随访等形式了解患者的MACE状况和预后状况。

1.3 观察指标

了解患者的MACE状况和预后状况,主要包括心绞痛复发状况、心肌梗死以及冠状血管再狭窄状况等。统计分析引发MACE状况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8.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数据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利用χ2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随访结果与预后有效率

经过1年的随访调查,其中有3人随访失败,随访有效率为98.64%。剩余的197例患者中5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脏事件,预后有效率为70.01%。

2.2 MACE状况

1年时间内,共计59例患者发生MACE事件,主要包括:心绞痛、冠状血管再狭窄和心肌梗死。6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半年后出现心绞痛复发状况,占比3.05%,3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症状,占比1.52%。12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半年后出现冠状血管再狭窄问题,占比6.09%,2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复发状况,占比11.17%,16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占比8.12%,具体数据见表1。

表1.MACE发生率

2.3 引发MACE状况的因素分析

经过随访和临床治疗资料回顾可以得出,引导MACE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病史、吸烟史和支架数量相关。患者年龄偏大、有病史和吸烟史,以及支架数量偏多者的MACE率较大,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引发MACE状况的相关因素(±s)

表2.引发MACE状况的相关因素(±s)

因素 有MACE状况(59例)无MACE状况(138例) P年龄 – 70.19±6.59 64.25±5.17 <0.05病史 有病史 38(64.41) 69(50.00) <0.05无病史 21(35.59) 69(50.00)吸烟史 有吸烟史 42(71.19) 71(51.45) <0.05无吸烟史 17(28.81) 67(48.55)支架数量 – 1.59±0.26 1.13±0.54 <0.05

3.讨论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且诱发该类疾病的因素较多,多发群体为老年人,致使该类疾病的治疗难度较大。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显示,冠脉支架介入疗法属于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且预后效果良好,但在前期的随访调查中发现患者在术后恢复后经常出现不良心脏事件[3]。分析其诱因,与患者的病史、年龄以及支架数量相关。有关研究中显示,具备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偏高,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症的患者也经常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在临床治疗中,如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则很可能影响预后效果[4-6]。

冠脉支架介入术因具备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对患者冠状血管起到良好的扩张作用等治疗优势,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该项技术通过多年的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应用效果,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表现也较为突出。采取该类治疗措施时,很少发生并发症,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案之一。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该项治疗技术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即在介入治疗后,患者常见不良心脏事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复发、心肌梗塞以及冠状血管再狭窄等问题。基于此,相关学者加强了对影响冠脉支架介入术后效果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力度,希望通过对不良因素的合理干预与控制提升冠脉支架介入的预后效果,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文献研究显示,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后可引发不良心脏事件的相关因素包括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以及支架数量等。对于家族病史影响不良心脏事件的结论由多方面的临床资料总结得出,大量的实践数据表明,具有家族病史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事件居多,但其直接因素还未得到明确;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对MACE事件的影响因素表现为血糖水平过高的情况下,会对其血管内皮功能构成直接影响,引发血小板聚集现象,从而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而高血压者则会受到血压影响,致使其冠状管壁增厚或者变硬,同样会引发血小板聚集反应;过度吸烟会使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得到活化,引发血管狭窄问题;支架数量的影响表现为,当患者介入多个冠脉支架时,会使其血管内部的血流速度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老年人本身的血流动力就不足,在支架的影响下,极易引发MACE事件。

本文的研究中也证实了,病史、年龄、吸烟史以及支架数量对于冠脉支架介入预后效果的直接影响。数据研究显示,年龄偏高者的MACE事件发生率也会随之增高。有病史患者的MACE事件发生率占比64.24%,有吸烟史患者的MACE事件发生率占比71.19%。与无病史和无吸烟史的患者对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支架数量对比情况来看,发生MACE事件患者的平均支架数量为(1.59±0.26)个,未发生MACE事件患者的平均支架数量为(1.13±0.54)个,本组数据差异也相对显著(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后的预后作用还会受到年龄、病史、吸烟史以及支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要想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效果,则需结合上述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控制血糖与血压。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吸烟史,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此外,考虑到支架数量对预后效果的影响,还应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支架数量。

猜你喜欢
吸烟史病史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