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2021-08-13 07:41杨刘顺刘志强天津市津南医院心脏血管科天津30035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球囊冠脉心肌梗死

杨刘顺 刘志强 天津市津南医院心脏血管科 (天津 300350)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为对象,42例是参照组,42例是研究组,参照组实施球囊扩张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量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支架平均长度、血栓抽吸率、支架植入成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缩短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时间,减少造影剂使用剂量,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心肌梗死属于危急重症,表现为胸骨疼痛、胸闷气促、心悸等,起病较急,且进展很快,若未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肌梗死因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我国民众健康[1]。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心肌梗死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人们更加重视此类患者的治疗[2]。临床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可再用再灌注治疗,常用治疗手段包括球囊扩张后直接植入治疗、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其中,球囊扩张术治疗时伴随无复流、慢血流等多种不良反应,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可有效保护血管内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3]。本文将以本院近年来(2016年7月~2019年7月)84例患者为对象,探究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者进行研究,共84例,开始时间是2016年7月,结束时间是2019年7月,42例是参照组,42例是研究组。在研究组42例患者中,24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59.92±7.57)岁;病变个数中,单支13例,多支29例。参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5~79岁,平均(59.96±7.54)岁;病变个数中,单支14例,多支28例。对比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①以《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依据,使用影像学诊断确诊疾病;②资料完全;认知正常;③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妊娠期妇女;②合并急慢性感染、肿瘤、创伤等疾病;③肝肾功能异常;④精神疾病。

1.2 方法

在术前使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治疗,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负性情绪,确保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理状态面对治疗。处理皮肤,做好皮肤准备。在动脉造影完成以后,观察血管栓塞部位,使用特质导管传送支架到钢冠状动脉狭窄处,参照组实施球囊扩张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采用支架扩张。冠脉取10μg/kg替罗非班推注,随后持续静脉滴注,以0.15μg/(kg·min)速度进行,持续到术后3d,使用低分子肝素实施抗凝治疗,持续3~5d。在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每天75mg,持续用药1d,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每天100mg,长期用药。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造影剂使用剂量,详细记录平均支架长度、支架植入成功率,以及导丝不易通过例数、血栓抽吸效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详细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脏不良、无复流、支架内血栓等。最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是SF-36量表,共0~100分,100分表示生活质量最好,0分表示生活质量最差,分别在护理前与护理后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t检验,应用%、±s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量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n X射线照射时间(min)手术时间(min)造影剂量(mGy)参照组 42 11.76±1.23 52.76±6.52 1.32±0.41研究组 42 8.84±0.89 41.84±6.73 0.89±0.36 t 4.7834 6.8934 4.5682 P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研究组支架平均长度、血栓抽吸率、支架植入成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42 70.65±5.34 83.27±5.19研究组 42 0.41±5.23 90.86±5.47 t 0.9656 7.6945 P 0.4317 0.0000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冠脉急性、持续性心肌供血不足以及心肌缺血缺氧,发病因素主要是冠状动脉硬化[4]。该病的患病率较高,病情严重且变化快,可在几分钟内就发展到病情的高峰,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障碍、紫绀、大汗淋漓、心悸、心慌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甚至会突发心脏骤停,继而危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针对该病应做到及早作出明确诊断、快速予以有效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尽早开通闭塞血管、促使冠脉血流恢复、梗死面积缩小、改善心功能,挽救患者生命,继而改善预后效果[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标准治疗方法之一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30d病死率约为6.5%[7],采用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病死率进一步降低[8]。研究表明,球囊预扩张术可造成斑块破裂,将凝血系统激活,极易引发无复流现象,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反复、多次球囊扩张[9-11]。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实施球囊扩张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量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支架平均长度、血栓抽吸率、支架植入成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支架植入方式安全性高,其中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效果更好。有学者[12]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球囊扩张术治疗、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结果可见,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均低于球囊扩张术治疗组,且两种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病率比较(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均证实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采用两种植入方式治疗,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且并发症少,其中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造影剂使用剂量,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另外,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后,手术时间更短,且造影剂的使用剂量明显减少,继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尽管该术式应用成熟,但仍受到环境、患者身体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还应当重视护理干预,详细管理方案如下所示:①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于患者情绪变化应及时发现,找出相关因素并实施心理疏导,将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积极配合治疗;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感受,运用注意力分散、倾诉指导、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在医生准许的情况下向患者解释病情,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状况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消除对未知感的焦虑与恐惧,患者病情好转时及时告知,以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②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立即让其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持续吸氧以提高缺血心肌氧供;患者病情平稳后改为间歇吸氧,更换鼻导管1~2次/d;严格控制输液速率,详细记录出入量,发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③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告知缓解疼痛的方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处理;④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以低盐、低胆固醇、低脂、易消化的流食为宜,少食多餐,维持良好的消化功能,积极预防便秘。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缩短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时间,减少造影剂使用剂量,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球囊冠脉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