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1-08-13 07:41李尚彬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钛板颌面口腔

李尚彬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对口腔颌面骨折实施微型钛板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口腔颌面骨折患者经数字编号后,以奇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组43例应用不锈钢板干预,后组43例患者实施微型钛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占比为95.34%(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的25.58%(11/43),P<0.05。结论:在对口腔颌面骨折患者实施复位固定时应用微型钛板,效果理想,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颌面正常功能,值得推行与参考使用。

在人体诸多部位中,口腔颌面部暴露在外,极易受到各种外力打击而发生骨折,造成面部容貌及功能的损伤。同时,口腔颌面骨折的发生,还会造成患者张口受限、咀嚼吞咽功能发生障碍[1]。故发生口腔颌面骨折的患者治疗要求较为强烈,对术后恢复效果的期望值较高。而微型钛板的应用,在考虑美观问题的情况下能满足患者对术后恢复的期待,实现面容良好恢复[2]。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微型钛板的应用效果,特在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中随机择取86例为研究对象,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实验于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中随机择取8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集中分布在2019年1月~2020年3月。借助计算机对所有患者施行数字编号,根据编号的奇偶性质分组。43例奇数患者纳入对照组中,有男性23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21~73岁,平均(50.72±11.92)岁;骨折部位:11例患者骨折位居于上颌,占比25.58%;9例患者的骨折位在颧骨,占比20.93%;23例患者的骨折位在下颌,占比53.49%。43例偶数患者纳入观察组中,有男性24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0~71岁,平均(50.15±11.37)岁;骨折部位:12例患者骨折位居于上颌,占比27.91%;10例患者的骨折位在颧骨,占比23.26%;21例患者的骨折位在下颌,占比48.84%。纳入标准[2]:分析所有患者的症状表现,均与口腔颌面骨折的诊断标准相符。研究人员讲本实验相关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获得其同意下进行。本实验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在获得审批后开展。就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涵盖的数据指标施行差异分析,性别、年龄及骨折部位等方面的结果数据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值得研究并参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所用材料为微型钛板,主要措施如下:手术开展之前,借助X线对患者骨折处进行检查分析,明确骨折所在位置及具体骨折类型[3]。随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机体情况及诉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麻、局麻等。对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后,进行颌面牵引复位的操作,以此恢复颌面正常的咬合关系。根据患者的骨折实况行手术切口,开放性骨折沿着患处创口实施手术入路,对骨折区域内的血块、异物等进行有效清除。在此过程中注意对重要血管及神经部位等保护。在实施内固定时,应用微型钛板(苏州爱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微型钛板于患者唇面相贴合,以此实现塑形;对骨面进行钻孔操作,将肽钉以垂直骨棉的角度旋转钉入,实现内固定处理。对于闭合性的颌骨骨折,手术入路为下颌下位置处。下颌骨折患者的断端固定实施重建钛板与微型钛板的联合使用;上颌骨折或颧弓骨折的切口选择睑缘下端。对造成的切口及创面实施抗生素处理后,进行伤口缝合。对颌面咬合存在障碍或骨折发生位移的患者,实施单颌结扎干预。对照组的治疗步骤与观察组一致,仅在复位固定时选用不锈钢板替代微型钛板。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如下[3]:经治疗,咬合功能完全恢复,且经X线检查颌面两侧保持对称,张口度在3.51cm以上的患者为显效;经治疗,咬合功能明显好转,且经X线检查颌面两侧基本对称,张口度居于2.51~3.51cm的患者为有效;经治疗未达以上任一效果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占比与有效占比之和。分析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的组间数据分析选择χ2检验,表示为百分比(%)。P<0.05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的疗效研究

观察组中,疗效判定为无效的患者占比为4.65%。对照组中,9例患者治疗无效,占比20.93%,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显著(χ2=5.1447,P=0.0233),见表1。

表1.两组的疗效研究

2.2 两组的不良情况统计

对照组中,发生骨折处错位的患者数达6例,出现感染、排斥反应的患者数各有3例、2例,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25.58%;观察组中,未有患者发生骨折处错位,且出现感染及排斥反应的患者数共有3例,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χ2=5.4603,P=0.0194),见表2。

表2.两组的不良情况统计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创伤的首要致伤原因[4]。口腔颌面部的创伤对人体生命的直接威胁不大,但会严重破坏人体的面容和咀嚼吞咽功能,还会让患者产生心理疾病,长期影响工作及生活。专家表示,规范化手术是帮助口腔颌面骨折患者恢复面容及口腔功能的关键有效手段[4]。经临床实践证明,应用微型钛板对口腔颌面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处理,效果理想,为无数患者解决了伤痛及面容被毁的困扰[5]。同时,有研究证明,实施微型钛板治疗,对于患者产生的异物感相对较小,若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无需进行二次手术进行拆除,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在推进患者康复进度方面,价值也极为显著[6,7]。在本文结果中,应用微型钛板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35%,且发生感染、排斥反应及骨折处错位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微型钛板是治疗口腔颌面骨折中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的内固定材料,值得临床推行应用。

猜你喜欢
钛板颌面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