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效果

2021-08-13 07:41周淼辽阳辽化医院外四科辽宁辽阳11100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开腹直肠癌出血量

周淼 辽阳辽化医院外四科 (辽宁 辽阳 111003)

内容提要:目的:研讨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直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均等分为55例实验组和55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根除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直肠癌的治疗中。

直肠癌是全世界多发的一类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手段以手术切除为主,常见的两种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切除术[1]。传统开腹手术容易造成患者机体较大的损伤,术后恢复进展缓慢,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腹腔镜下切除术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手术切口少、损伤小、术中操作精细、术中疼痛感低,但复发率和生存质量尚未进一步明确[2]。为此,本文结合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挑选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直肠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实验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40~80岁,平均(61.24±6.78)岁;病史2~15个月,平均(8.21±5.16)个月。对照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41~80岁,平均(61.88±6.85)岁;病史3~17年,平均(8.95±5.64)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选择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医师担任,手术坚持全系膜切除及周围淋巴结清扫原则、无瘤操作原则,留存盆腔自主神经,切口保持干净、卫生。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实行全麻,手术流程与常规手术一致。

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切除手术,协助患者选取仰卧体位,进行全麻后,进行常规的消毒杀菌、铺单,选好切口位置后,切开皮肤,用气腹针穿刺腹腔,连接气腹机,建立人工气腹,之后建立通道,将腹腔镜从通道置入,借助腹腔镜观察腹腔内脏器的分布情况。建立操作孔,将直肠上动静脉充分暴露出来,将系膜血管进行夹闭,游离系膜和直肠,完全清除肿瘤组织,并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清洗,采用纱布对腹部创面进行止血,手术护士清点完手术器械耗材后,关腹,缝合切口,结束手术[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数。

(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天数(d) 淋巴结清扫数(枚)实验组 55 176.54±42.59 110.28±36.35 7.83±2.68 15.17±4.58对照组 55 169.46±42.28 182.37±45.21 13.11±3.01 15.95±6.32 t 0.8749 9.2160 9.7160 0.7411 P 0.3836 0.0000 0.0000 0.4602

2.2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评分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表2.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2个月实验组 55 80.06±3.22 89.14±5.88 93.10±5.86对照组 55 78.85±4.18 79.65±9.54 82.02±5.98 t 1.7006 6.2802 9.8143 P 0.0919 0.0000 0.0000

3.讨论

直肠癌属于临床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位于齿状线值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发病率、病死率较高,临床表明,早期的直肠癌尚无明显的症状,一般患者因大便带血、肿瘤压迫肠道或是刺激直肠引起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而就医[4]。现阶段,治疗直肠癌的方法以手术为主,常见的包括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为了提高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效果,遵循完全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和直肠系膜原则,且彻底清扫淋巴结,保证直肠远端且切缘的阴性,手术期间需注意对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但是术中切口较大,手术出血量多,对患者机体的创伤较重,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进展缓慢。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微创效果更加显著,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戴青松[6]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采用腹腔镜根除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切除手术比传统开腹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更佳,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手术出血量显著降低,且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预后效果极佳,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开腹直肠癌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