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短视频形式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2021-08-18 14:11沈璇博万琦玥
大众文艺 2021年14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内容

沈璇博 万琦玥 赵 闯 雷 丹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00)

一、短视频的优势及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

(一)短视频视觉化,对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

与文字、音频等传统新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短视频的“视觉化”特点将文字、音乐、视频集于一体,使得内容的呈现更加的直观,更加的易于理解。对于大学生来讲,短视频能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更具有时效性的信息获取。中央电视台也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开设“主播说联播”“小央视频”等多个短视频账号,不同于以往正式刻板传统的视频内容,其中的部分分享式、纪录片形式的短视频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对1340名陕西大学生就短视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网络教育活动存在的关键问题44.66%的同学认为是常规载体缺少吸引力,27.32%的同学认为是创作内容吸引力不足,这说明网络教育活动最大问题就是载体吸引力不足,内容创新力不够。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无疑是个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效果的方式。

(二)短视频时效性,符合大学生“碎片化”时间使用的需求

短视频的主要特点主要集中于时间的概念。时间的精简体现在视频时长较短、发布需要时长也较短,符合大学生“碎片化”时间使用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学习节奏越来越快,知识的吸取也朝着“碎片化”的特点发展,视频内容的精简,视频的发布时间较短,符合学生短时间获取知识的需求。

(三)短视频碎片化,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广性

短视频的时间性和平台浏览方式使得用户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了视频的观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就是碎片化时代的“小餐”,紧紧能用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讲述清楚思想政治教育的小知识,增强了观看者了解的兴趣,增强了教育内容的推广程度。

(四)短视频交互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覆盖面

短视频的发布的平台大多具有分享交流的功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多数短视频可以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各个交流平台进行分享。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在分享中可以扩大的宣传覆盖面,以增强育人效果。

(五)短视频平民化,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力

短视频的方式的内容形式多样化、有讲解、有演绎、有VLOG等形式。中央电视台在短视频的平台都涉及了运用VLOG进行宣传。VLOG的形式将事件的一线情形,直观展示在观众面前,用普通人的视角记录着事件的发展,让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发展情况并沉浸其中。因此,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运用短视频的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同身受,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利用短视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困境

(一)短视频作品同质化,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品的吸引力

短视频的平台为了寻求热门的关注,大量的短视频存在着跟风现象,大多数视频直接进行复制和翻拍,视频的内容、形式、拍摄手法等非常相似,使得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同质化的作品。同时,短视频制作的软件越来越多,凭借一个手机即可完成视频的剪辑制作,相较于传统的精美视频制作成本非常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大量同质化的作品、制作成本低、质量不高,极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的吸引力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短视频发布门槛低,错误信息渗透大学生思想

短视频的发布并不需要严格的审核,即可发布至各大网络平台。大量的短视频打着教育科普的旗号,发布着没有经过审核,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视频,影响着还不具有完全价值、专业判断的大学生。这些作品不仅质量不高、内容片面失实,让谣言和权威内容信息在网络整个舆论场中进行搏斗,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三)短视频传播的不确定,加强了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情绪化泛滥

理性的传播力量小于情绪化的传播是网络的传播的一大特点。网络中的情绪宣泄现象充斥了网络的传播,当情绪遇到了事件的未知性时,再加之短视频的视觉化,更是放大了情绪的传播,增加了恐慌。大学生的焦虑、压力无不通过短视频进行了传播。事件发生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学生容易情绪激动,情绪的宣泄就会充斥的舆论场。因此,如何利用好短视频做好正能量的引导和宣传迫在眉睫。

三、基于短视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如何利用短视频,更好地发挥网络思政的育人功能,做好大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是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2020年,多位辅导员共同建立“辅导员来啦”网络文化工作室。工作室围绕网络文化育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作用,遵循网络发展规律,致力于知识科普、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网络文化作品产出,探索网络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一)围绕思政育人核心,创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短视频

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将价值引领放在首位,走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精品化创作道路,坚持教育性、原创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着力创作有料、有趣、有人格、有内涵的作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校园内容IP。“辅导员来啦”网络文化工作室创建以来,工作室共计发布原创作品32部,微信平台问卷1套,累计浏览量达36万人次,覆盖了易班、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载体,共计关注2000余人。

(二)着力提升专业能力,打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优势团队

“辅导员来啦”网络文化工作室是以辅导员为成员主体创作短视频的工作室,也是陕西省为数不多的以高校辅导员为背景的视频传播工作室。工作室基于短视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了一套短视频作品创作方案:一是充分发挥团队中新媒体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逐步提升团队成员的视频拍摄、剪辑等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的吸引力;二是通过医学、思政、新媒体等专业教师定期召开培训学习会议,围绕具体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增强知识科普、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的科学性;三是完善考核机制,不断激励团队成员创作主动性,激发成员围绕大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品的创作热情;四是加强交流学习,更多地走出去与优秀的短视频团队学习先进经验,更多的贴近身边学生、把准创作方向。

(三)强化内容深广度与创新性建设,完善多平台传播矩阵

一是紧跟学生动向,扩大平台覆盖面。二是维护好线下运营场景,通过后台数据技术分析,在科普知识短视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发布后,通过平台互动功能加强话题引导、评论互动、学生答疑等方面的用户体验提升,助力短视频内容输出的有效。三是丢弃旧标签,树立新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数的主体都是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输出主要是以讲解为主。但是,该种方式是刻板印象,需要发掘更多惊爆点。发掘自身特色特点与教师职业、特征之间的“反差萌”,让官方的内容增加“亲近感”,标签化自身特点特色,增强吸引力。

(四)加强制度基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的把关

经济基础决定长层建筑,对于工作室需要专项建设经费,用于相机、摄影机、电脑等设备的制备、工作室思想政治教育作品的制作、工作室日常运营支出。同时,做好制度保障。短视频的错误价值引导和情绪宣泄输出是与不规范的内容输出有关,必须要规范议题输出流程,把好议题设置关。工作室有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工作室内部管理制度》《工作室成员培训制度》《分栏学生投稿奖励标准》《工作室三校三审》等制度。《工作室工作手册》,记录日常短视频制作相关工作,定期进行复盘。通过工作室规范的运行制度,把握议题设置方向,规范议题发布流程,在舆论场中做“正能量”的输出者。

(五)多维内容创作,增强网络文化工作室的持续性发展

现如今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教育”的主流趋势增强,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要短视频的形式开展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①围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梳理学生成长发展客观规律,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拍摄思想政治引领短视频。②归纳重要时间节点,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的主题内容,拍摄专项思想引领类短视频。③调研学生思想状况及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的拍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教育管理类短视频。

互联网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辅导员来啦”网络文化工作室将充分利用短视频这种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形式,强化议题设置、内容供给,建立现实和网络两个空间的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做好大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增强网络思政育人效果、服务辅导员专业化成长。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内容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