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血清PCT、CRP、IL-6水平的变化及病原菌、耐药状况分析

2021-08-19 03:38邱迪周迩邓岳桥冼成恩李禄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3期
关键词:阳性菌革兰颅脑

邱迪 周迩 邓岳桥 冼成恩 李禄荣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高州525200)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 SHI)患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可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感染、肺功能降低,进而使基础疾病加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上对于SHI患者应早期识别肺部感染,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这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菌感染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也是常见的炎症介质[3],但是三者与SHI合并肺部感染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分析了SH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的变化,并对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均为我院ICU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纳入标准:(1)年龄18岁及以上;(2)符合SHI(闭合性)的相关诊断标准[4];(3)伤后出现肺部感染,即患者出现一系列呼吸道症状,以及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体检可在双侧或单侧肺部闻及湿啰音,叩诊可以有浊音;肺部影像学检查可有相关炎症影像学表现;深部痰病原菌培养阳性(或未见阳性)[5]。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部位严重创伤、多发伤的患者;(2)伤前合并肺部感染者。选择同期收治的未合并肺部感染的80例SHI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31~68岁,平均(41.37±5.02)岁;哥拉斯昏迷评分(GCS)评分3~8分,平均(6.12±1.48)分。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30~67岁,平均(40.82±5.76)岁;GCS评分3~8分,平均(6.24±1.14)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炎症介质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第1、3及5天抽取静脉血,测血清PCT、CRP 及IL -6 水平。其中血清PCT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CRP采用免疫比浊法、IL-6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操作过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 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 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无菌吸痰管吸取清晨痰,然后置于无菌封闭容器中送检。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均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处理,均数及率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比较 在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 -6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入院第3天、第5天,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 -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3。

表1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ng/ml, ±s)

表1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ng/ml, ±s)

?

表2 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mg/L, ±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mg/L, ±s)

?

表3 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ng/L,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ng/L, ±s)

组别 n 第1天 第3天 第5 天观察组对照组tP 80 80 51.11±16.69 49.93±12.54 0.519 >0.05 85.23±20.64 60.66±18.87 7.632 <0.05 96.38±31.44 65.40±18.64 7.963 <0.05

2.2 观察组病原菌分布情况 观察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检出50株,占62.50%,尤其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占23.75%;革兰阳性菌22株,占27.50%;真菌8株,占10.00%。见表4

表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2.3 观察组病原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发现革兰阴性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较敏感,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等药物耐药率>80.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高度敏感性,对其他常见的抗菌药物存在普遍耐药,尤其是对青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见表5。

表5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

3 讨论

SHI的特点为病情危重且进展快、预后差,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虽然手术技术、重症监护水平均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SHI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其死亡率高达30%~50%[5]。这类患者由于创伤及手术等刺激多合并较严重的应激反应,加之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低下;此外,患者往往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导致机体气道的天然防御屏障被破坏,病原菌容易直接侵入到气管和肺组织而引起肺部感染[6];其次,患者由于留置胃管、抑酸药物的使用,消化道内细菌逆行进入气道的风险增加,进而也增加了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7]。SHI患者一旦合并肺部感染,引起病情加重并使治疗困难大大增加,患者死亡率也随之增高,因此对这部分患者早识别、早诊断以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血清炎症标志物在临床上是诊断肺部感染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其中CRP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急性期反应蛋白,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CT是一种更为灵敏的炎症指标,可较早的反映细菌感染情况,灵敏度更高于CRP[9];IL-6是一种促炎因子,由巨噬细胞以及T细胞、B细胞等多种细胞所产生,其浓度与炎症反应程度关系密切[10]。Kanamori等[11]研究指出,IL-6在机体感染或者炎症反应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增高。另有王婷等[12]研究指出,血清CRP、PCT及IL-6在细菌性感染患者中均出现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临床中细菌性感染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入院第3天、第5天,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 -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合并肺部感染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PCT、CRP 及IL- 6 水平均出现明显增高。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SHI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具有关键作用,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检出50株,占62.50%,尤其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占23.75%;革兰阳性菌22株,占27.50%;真菌8株,占10.00%,与孙虎等[13]研究报道相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肺部真菌类感染在SHI合并肺部感染中也较为常见,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原因可能与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抗生素滥用及导管长期留置有关[14~18],临床上对真菌感染也应该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以免漏诊、误诊。本研究对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革兰阴性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较敏感,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等药物耐药率>80.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高度敏感性,对其他常见的抗菌药物存在普遍耐药,尤其是对青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这提示对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的革兰阳性菌在抗生素选择上应该以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为主。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增高明显,可作为早期诊断肺部感染的有效指标;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且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均较为严重,因此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猜你喜欢
阳性菌革兰颅脑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降钙素原提示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研究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