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2021-08-19 03:39刘冲余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3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胰腺炎重症

刘冲 余洁

(1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商丘476100;2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商丘476000)

急性重症胰腺炎为常见急腹症,具有病情重、发病率高等特点。数据显示,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为4.9~80/10万,急性重症胰腺炎占20%~30%[1]。受发病机制复杂的影响,部分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合并脏器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安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水平、免疫状态,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理想。本研究旨在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37~75岁,平均(56.18±9.04)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7~22分,平均(19.61±1.08)分。观察组女20例,男23例;年龄37~75岁,平均(57.36±8.45)岁;APACHEⅡ评分17~23分,平均(20.28±1.19)分。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年,沈阳)》[2]中诊断标准;精神正常且无意识障碍;无肠道功能障碍;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机械性肠梗阻;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临床资料不全;中途死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常规治疗。接受肠胃减压、抗感染、抑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并在患者发病48 h内,在电子胃镜下将空肠营养管置于空肠上端,经营养泵缓慢滴入0.9%氯化钠,之后滴入肠内营养混悬液。第1天,滴入全量的一半,第2~3天,逐渐增加至全量,第1周剂量为104.650 kJ/kg,第2周剂量为125.580 kJ/kg,泵入速度为20 ml/h,最快速度为100 ml/h。持续治疗4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6391)治疗,加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剂量为0.4 g/kg,饲入,速率同对照组。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1)疗效。(2)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及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6 ml静脉血,离心分离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采用全自动化学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SCr水平。

1.5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水肿、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或显著改善(80~300 U/L);有效:水肿、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血、尿淀粉酶降低至180~300 U/L;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与对照组67.50%(27/4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较高(χ2=8.675,P= 0.003)。

2.2 两组血清ALT、SCr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ALT、SC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清ALT、SCr水平均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ALT、SCr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血清ALT、SCr水平比较( ±s)

组别 n ALT(U/L)治疗前 治疗后S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 P 43 46 68.09±4.35 67.24±4.86 0.841 0.403 32.17±3.59 50.14±4.08 21.338<0.001 150.24±30.19 148.67±32.06 0.230 0.819 97.12±13.58 112.64±15.02 4.944<0.001

2.3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介质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炎症介质子水平比较( ±s)

组别 n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IL-10(ng/m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 P 43 46 21.25±1.92 20.84±2.07 0.936 0.352 4.51±1.08 8.60±1.39 15.027 <0.001 17.84±2.05 18.02±2.91 0.328 0.744 40.73±8.04 35.49±7.86 2.999 0.004

3 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为胰蛋白酶自身消化导致的疾病,发病后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应激状态,可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肝肾功能损伤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再生,有效保护肠胃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但部分患者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获益效果欠理想。肝肾功能水平检测为临床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血清ALT、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肝肾功能。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能促进肠道分泌sIgA,促使免疫细胞生成,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水平,减少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从而抑制器官功能损伤[3~4]。

全身炎症反应为急性重症胰腺炎重要的病理特征,可导致多个器官功能损伤,加重病情。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后,可分泌并释放大量IL-6等炎症介质,导致免疫功能、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加重病情;而IL-10为抑炎因子,其水平降低可表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加重[5~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调节炎症介质水平。综上所述,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肝肾功能,调节炎症介质水平。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胰腺炎重症
谷氨酰胺代谢与卵巢癌相关研究进展*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研究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重症不惑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