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有效探讨

2021-08-19 08:29吴秀钦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弹力逆向小车

吴秀钦

(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 350112)

解答高中物理习题应用的思维方法较多,主要有:模型思维、数学思维、图像思维、逆向思维等.不同的思维有着其适用题型,教学中应注重这些思维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为学生做好解题的示范,使其更加牢固的掌握.

一、模型思维

图1

思维点拨弹簧能够产生拉力和弹力,且能够储存一定的能量,解题时注重运用能量观点,分析物理过程,降低解题难度.

二、数学思维

如图2所示,为一简易的起重装置,AC是上端带有滑轮的固定支架,BC为质量不计的轻杆,杆的一端C用铰链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B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并用钢丝绳跨过滑轮A连接在卷扬机上.开始时,杆BC与AC的夹角∠BCA>90°,现使∠BCA缓缓变小,直到∠BCA=3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一切阻力)( ).

图2

A.杆BC的弹力大小不变

B.杆BC的弹力逐渐增大

C.绳子AB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绳子AB的弹力一直减小

以B点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其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如图3所示,即重物的重力G=mg,轻杆的支持力FN,绳子的拉力F,由平衡条件可知,FN和N的合力为和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图3

思维点拨解答受力分析相关的物理习题时,注重运用数学思维,灵活运用相关几何知识,以迅速找到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

三、图像思维

如图4,质量为m的物体A以速度v0在平台上运动滑到和平台等高,质量为M的静止小车B上.小车B处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忽略A的体积,为保证A在小车上不滑出,则小车的长度l至少为多少?

图4

A滑到B上作匀减速运动,B则做匀加速运动.当两者的速度大小相等时,将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小车B的长度至少应保证两者的速度能够达到相同大小.为更好的解答该题,可考虑采用图像法进行解答.根据A和B的运动情况绘制如图5所示的v-t运动图像:

图5

思维点拨解答物理习题时应积极回顾所学的物理图像,充分理解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提高解题效率.

四、逆向思维

如图6光滑导轨有一段半径为R的半圆圆弧,B、C分别为圆弧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在水平地面上何处以何速度抛出小球,才能使它经过C点、B点到达高H时的A点时速度恰为零?

图6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采用逆向思维进行求解.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为vC,从A→C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则B→O的水平距离:x=vCt

从A→O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思维点拨如正向分析物理过程较为困难时,可采用逆向思维,以更好的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实现顺利破题的目的.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思维方法,可使其少走弯路,提高解题能力与解题效率,因此应注重与学生一起汇总高中物理常用的思维方法,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经典例题,使其把握相关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积累相关的应用经验.

猜你喜欢
弹力逆向小车
逆向而行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逆向思维天地宽
刘老师想开小车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
如虎添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