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被膜解剖在颈入路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8-20 02:57曾怀震王洪健郑高平唐玉玲韦杰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离子精细化动脉

曾怀震,王洪健,郑高平,唐玉玲,韦杰峰

(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导致内分泌系统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改变,故而增加了头颈、耳鼻喉科疾病的发生率,进一步增加了甲状腺手术率[1]。目前,在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中,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神经旁腺的保护,均为甲状腺手术中最关键的一项环节,需要在预防损伤的同时提升效果[2]。因此,上近下远的原则即为甲状腺手术最主要的一项内容。临床在甲状腺手术中,通常采取颈入路方式开展手术,但实践表明,在此手术治疗中,联合精细化的被膜解剖技术,可以在改善临床指标的同时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提升安全感[3]。本文就64例行颈入路甲状腺手术患者开展研究,探究在颈入路甲状腺手术中精细化被膜解剖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取64例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颈入路甲状腺手术患者开展研究,回顾病例,将其以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3~68岁,平均(45.45±10.30)岁,单侧病变、双侧病变分别22例、10例,其中纤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分别2例、10例、4例、5例、11例。实验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4~69岁,平均(46.05±10.22)岁,单侧病变、双侧病变分别21例、11例,其中纤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分别2例、9例、5例、5例、11例。以上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要求。纳入标准:①经相关检查与病理检查确诊病情者;②颈部没有放射性照射史者;③无手术禁忌证者;④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脏功能疾病者;②有无甲状腺手术史者;③有精神障碍者;④意识不清者;⑤合并其它肿瘤者;⑥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2组均行气管插管麻醉,全麻后,开展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即由NaCI溶液对术区做冲洗,放置好引流管,缝合切口,手术结束。实验组行精细化被膜解剖手术治疗,即行颈从神经麻醉,患者保持平卧位,将肩部垫高,将头部适当的向后仰,取颈过伸位,作一的弧形切口于胸骨上窝上2~3 cm处,将皮肤切开,在颈阔肌下,做皮瓣分离,上至甲状软骨处,下至胸骨的上窝处,中线处将颈白线切开,并将带状肌向两侧分离,根据甲状腺的肿块大小,明确是否要切断处理带状肌。分离甲状腺的真假被膜间,切开之后探查病灶,如肿块的硬高较高,对可疑的患者,需要切取部分组织,进行冷冻,做病理活检。如为恶性者,需要仔细探查,对其气管、食管沟、喉前、气管前、周围组织淋巴结有无转移等进行观察。对于没有明确或是扪及到淋巴结转移者,可不行淋巴结清扫术,如出现淋巴结转移,需要同时开展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甲状腺腺叶切除者,首先需要对甲状腺的上极做处理,用一块纱布小球,推移剥离甲状腺上极的内侧,待可以清晰的看到甲状腺上动脉时,可进入到甲状腺后前支处的一处小分支内,此分支的动脉,多数顺着甲状腺上极,向内侧缘走行,顺势而上,找到相应的前支,由助手向下牵拉腺体,以此来拉紧血管,在靠近腺体时,对前支进行结扎,同时结扎伴行的静脉,稍微分离,寻找到后支并做结扎处理。处理甲状腺上动脉后,切开内侧的悬韧带,向下牵拉上极,紧贴着上级的真被膜,将其分离出来[4]。对甲状腺外侧做处理,首先需要对甲状腺中的静脉做结扎处理,之后贴着真被膜,用小纹式钳、纱布球,结合小圆刀,做剥离处理,对于明显的小动、静脉分支,需要做电凝或是结扎处理。剥离真被膜外侧的纤维软组织后,任由其回缩,直到其能接近气管壁。对甲状腺下级做处理,即向上牵拉下极,贴着下极的腺体真被膜,对其进行分离,将真被膜外侧的组织,归入到相应的纤维组织中,甲状腺下动脉不做刻意地寻找处理,出现明显的小静脉或是小动脉后,及时做电凝处理,或是结扎处理。在甲状腺背侧做处理时,即仍贴于真被膜处做分离处理,不要刻意的寻找甲状旁腺、喉返神等,对峡部做切断处理,一旦发现甲状腺被全部游离后,在分离峡部后,做结扎、切断处理。根据肿瘤切除原则,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后,逐步缝合处理,皮肤采取皮内,或是皮间缝合处理[5]。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手术指标、并发症。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为手术指标,由护理人员做统计处理。③并发症:低钙血症、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手足麻木。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所收集的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手术指标(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本文所收集的并发症(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所有数据处理应用SPSS 23.0软件,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 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比较。术前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相比(P>0.05);术后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低于术前,且实验组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比较(±s)

表1 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比较(±s)

组别 血清PTH水平(mg/mL) 钙离子浓度(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实验组 51.57±10.28 16.85±2.31 183.6408 0.0001 2.15±0.15 1.88±0.15 7.2000 0.0001对照组 50.95±11.02 31.66±6.10 8.6634 0.0001 2.14±0.12 2.01±0.10 4.7079 0.0001 t 0.2327 12.8440 - - 0.2945 4.0792 - -P 0.8167 0.0001 - - 0.7694 0.0001 - -

2.2 手术指标比较。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实验组 67.08±10.33 27.22±4.41 7.24±1.57对照组 73.01±10.55 39.45±5.96 12.64±2.94 t 2.2719 9.3312 9.1652 P 0.0266 0.0001 0.0001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较高,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颈入路开展甲状腺手术时,采取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可以提升疗效与预后,能促使患者病情尽早康复[6]。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即是紧贴着甲状腺的真被膜,进行解剖处理,如遇细小的血管,及时做结扎处理,特别是在下极处理时,不能像常规术式要求,即解剖出下动脉后,远离下极。需要在主干处做结扎处理。目前,甲状腺手术中,以保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等为重点,同时开展上近下远的原则,进行手术操作[7]。为了预防神经损伤,标准术式需要强化对甲状腺动脉的处理,需要尽量地靠近主干,做切断或是结扎处理。而甲状腺的血供来源于甲状腺的动脉处,二者有吻合支。在甲状腺切除,或是在腺叶切除术中,均需要对甲状腺的上动脉做结扎处理,如对下动脉主动做结扎,会在术中分离甲状腺时,破坏吻合支,引起上下甲状旁腺出现缺血坏死。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精细化被膜解剖的出现与应用,其能在保护甲状旁膜、血供的同时,在真被膜靠近处做血管的分离、结扎,不对下动脉的主干做结扎。因此,精细化被膜解剖是以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血供为中心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手术,提升手术安全性[8]。

在甲状腺手术治疗中,精细化被膜解剖的配合,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术流程,开展相应的治疗,提升疗效。即精细化被膜解剖应用后,可在处理甲状腺上极腺体的同时保留甲状腺上极的血管主干,有助于保护甲状旁腺会的微血管,保留原位的甲状旁腺。同时在处理胸骨后甲状腺的下极腺体时,采用电凝处理,在保留下极血管主干与分支时,不需要完全游离喉返神经处的筋膜组织,更能反映出新操作的原则,有助于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促使病情康复[9]。本研究显示:实验组血清PTH水平、钙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颈入路甲状腺手术中,精细化被膜解剖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离子精细化动脉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