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的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和效果分析

2021-08-20 03:33戴淑文杨娴杜德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真菌性乳膏皮肤病

戴淑文,杨娴,杜德荣

(1.广州市东升医院 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000;2.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真菌性皮肤病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病症是属于多发性感染疾病,由于病原体真菌引发为主,并且容易造成皮肤以及黏膜、毛发、指甲等皮肤附属物等感染。真菌性皮肤病的常见疾病类型包括手足癣、体股癣和花斑糠疹等[1-2]。真菌性皮肤病的病情容易反反复复发作,而且发作率高,容易造成患者的皮肤健康受损伤,并且造成明显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学习等影响[3-4]。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探索对临床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的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和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180例临床常见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n=90)患者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24~49岁,平均(34.75±1.35)岁,患病时长6个月至2年,平均(1.25±0.16)年。对照组(n=90)患者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4~49岁,平均(34.90±1.20)岁,患病时长6个月至2年,平均(1.20±0.20)年。两组资料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特比萘芬乳膏外敷治疗,选择适量特比萘芬乳膏外敷治在患处皮肤并作涂抹,一日2次,持续治疗4周。实验组给予酸特比萘芬片联合特比萘芬乳膏外敷治疗,其中特比萘芬乳膏外敷治疗的具体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口服酸特比萘芬片,一日1次,每次250 mg,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痊愈情况、肝功能指标改变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SPSS 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内及组间比较进行卡方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痊愈情况。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痊愈情况[n(%)]

2.2 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变。两组的治疗后TBILALT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后AST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后TBIL及治疗后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后AS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变(±s)

表2 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变(±s)

分组 例数 时间 TBIL(μmol/L) ALT(U/L) AST(U/L)实验组 90治疗前 11.44±1.68 25.85±2.16 23.98±1.88治疗后 18.73±1.75 38.00±2.23 37.25±2.05 T 28.5088 37.1273 45.2594 P 0.0001 0.0001 0.0001治疗前 11.40±1.70 25.80±2.20 23.93±1.95治疗后 19.85±2.03 39.45±1.99 35.75±2.03 T 30.2755 43.6526 36.8367 P 0.0001 0.0001 0.0001 T治疗前 0.1588 0.1539 0.1751 P治疗前 0.8740 0.8779 0.8612 T治疗后 3.9644 4.6025 4.9324 P治疗后 0.0001 0.0001 0.0001对照组 90

2.3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3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分组 例数 时间 躯体功能评分 心理功能评分 社会功能评分 物质功能评分实验组 90治疗前 56.33±6.65 58.75±6.85 59.33±6.70 57.88±6.45治疗后 68.77±7.30 68.88±6.35 69.30±7.77 70.44±7.95 T 11.9512 10.2887 9.2189 11.6391 P 0.0001 0.0001 0.0001 0.0001对照组 90治疗前 56.30±6.67 58.70±6.91 59.35±6.69 57.83±6.49治疗后 62.39±6.50 63.33±6.75 63.95±6.45 64.59±7.65 T 6.2034 4.5471 4.6960 6.3926 P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T治疗前 0.0302 0.0488 0.0200 0.0518 P治疗前 0.9759 0.9612 0.9840 0.9587 T治疗后 6.1923 5.6814 5.0261 5.0302 P治疗后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真菌性皮肤病是较为常见的临床上皮肤科疾病,这一类皮肤疾病主要是由于真菌。真菌性皮肤病患者可表现为丘疹症状、瘙痒症状、红斑症状以及鳞屑症状等[5]。真菌性皮肤病的诱发原因主要是病原菌感染,而且临床常见感染部位包括有皮肤、皮肤黏膜、毛发等,患者可常伴有红肿症状、瘙痒症状、疼痛症状等。真菌性皮肤病会造成严重的工作影响、日常生活影响[6]。

真菌性皮肤病十分容易反反复复发作,而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以及较强传染性等特点,采用抗真菌药物外涂在患处治疗是以往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但是其治疗疗程长,而且见效比较慢,因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并且会对临床整体治疗效果造成影响。除此之外,采用抗真菌药物外涂方法若患者过早停止用药极易复发,故此,临床对口服用药逐渐关注。盐酸特比奈芬药物是常用的临床真菌性皮肤病治疗口服药物。盐酸特比奈芬药物属于丙烯胺类化合物,以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作为主要作用机制,能够使得真菌细胞膜产生过程中角鲨烯环氧化反应受阻,从而起到清除真菌效果[7-8]。分析本次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酸特比萘芬片联合特比萘芬乳膏外敷治疗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治愈率,且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更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酸特比萘芬片联合特比萘芬乳膏外敷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改善肝功能指标,且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用于临床常见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真菌性乳膏皮肤病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状浅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鼻子里也会有真菌吗?
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双氧水冲洗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