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升心康治疗心阳虚型窦缓伴早搏的临床观察

2021-08-20 03:33李洪艳袁金英刘玉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早搏窦性心症候

李洪艳 ,袁金英 ,刘玉洁

(1.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4100;2.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3)

0 引言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缓慢型心律失常,以成人心室率低于60次/分为特征[1]。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亦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临床中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不同程度的减慢心率,所以窦性心动过缓被作为一个观察指标和能否接受治疗依据[2-3]。目前临床对本病的治疗,并无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效果不能满足患者要求,造成了患者心理和精神负担。基于这种特点,本次对律升心康治疗心阳虚型窦性心动过缓伴有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筛选玉田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共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45~62岁,病程1个月至5年,其中合并室上性早搏的38例,合并室性早搏12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2型糖尿病9例,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3例。服用律升心康汤剂1个月的患者有45例,(因腹泻停药3例,经济原因停药2例)服用2个月时有35例(经济原因停药7例,依从性差3例),坚持服用3个月患者有28例(拒绝服药5例,拒绝来院检查2例)。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订同意书。入选标准:①符合窦性心动过缓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11版制定;②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Ⅲ级;③成人动态心电图证实室性期前收缩>30次/小时,45次/分≤平均心率≤60次/分;④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心阳虚证”,结合玉田中医医院心内科关于缓慢型心律失常而制订的中医辨证分型,属心阳虚证者。主症:心悸、胸闷、胸痛、气短;次症:畏寒直冷、疲倦物理、腰膝酸软、下肢浮肿、面色黄白、头晕、唇甲淡白或青紫;舌脉: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证候诊断时,心悸、胸痛主症之一,其他症候具有2项及其舌脉支持者,即可诊断;无黑蒙及晕厥病史。排除标准:临床无心计、胸闷、心慌、乏力、畏寒肢冷等不适症状;除外及性心肌梗死、陈久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高血压病三级、重度心律失常(Ⅱ度急以上窦房或房室性传导阻滞、窦性停博、快房颤、阵发性型室上速、室速等);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电解质紊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副作用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对中药过敏患者。脱落标准: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依从性差,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者;试验过程中自动退出者;失访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完成试验者。受试者脱落后,盐焗者尽可能与受试者联系,资讯理由,并且记录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几块尽可能完成的评估项目。若因过敏反应、不良反应或治疗无效而退出时,研究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2 方法。入选的所有患者监测静息状态下血压、心率、空腹血唐、血脂、肝肾功能;建立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档案。入选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同时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口服律升心康汤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每周门诊随访,若患者出现心率<45次/分,或出现严重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嘱患者停药;嘱患者监测血压、空腹血糖变化。服药1、2、3个月分别来院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观察治疗后早搏减少百分率、24 h平均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改变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按Morganroth[4]标准,显效:Holter记录早搏,室性期前收缩消失或<10次/小时,或较前减少50%。有效:室性期前收缩较治疗前减少30%~50%。无效:室性期前守所24 h监测无明显变化或增多。显效:临床症状小时,平均心率提高>10次/min,24 h总心搏次数>8万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平均心率提高>5次/min,24 h总心搏次、数接近8万次;无效:临床症状变化不大或不变,平均心率提高<5次/min,或者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太分布采用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有效率用百分率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整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品疗效的总效率。坚持服用律升心康汤剂3个月28人患者中,检测24 h动态心电图评定结果,显效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2%。

2.2 28 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治疗后,24 h心电图的提示平均心率及最慢心率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8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s,次)

表1 28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s,次)

?

2.3 治疗前与治疗1、2、3月中医症候积分分值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2、3月中医症候积分分值比较,患者症状体征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与治疗1、2、3月中医症候积分分值(±s)

表2 治疗前与治疗1、2、3月中医症候积分分值(±s)

测量时间 n 主症积分 次症积分 总积分 P治疗前 50 20.16±1.56 15.47±1.15 35.57±3.19 0.046 1个月 45 18.06±1.62 11.53±1.50 29.60±2.89 0.04 2个月 35 13.23±1.75 8.16±1.70 21.39±3.16 0.038 3个月 28 10.34±1.06 6.13±1.19 16.47±2.20 0.00

3 讨论

律升心康的主要组成药物为桂枝、炙甘草、生黄芪、柴胡、桔梗、升麻、知母、党参、丹参、白芍、当归、山萸肉、元肉。刘玉洁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和观察,总结张锡纯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升提大气,温振心阳”的治疗原则,创立了律升心康方剂。黄芪具有补齐升阳、生津养血、行滞通痹的功效,同时黄芪具有保护心脏,家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多冠脉血流量,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5-6]。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能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使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能促进心排出量、冠脉血流量及心率的恢复[7]。桂枝能够提高纤维蛋白溶酶活性,改善血流动力学。炙甘草中的甘草此酸能够增加心肌细胞种钙离子的浓稠度,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甘草总黄酮能够拮抗乌头碱等药物引起副作用引起的心律失常,增强心肌收缩,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白芍、丹参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失衡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激活,降低血液黏度。

本次临床研究,具有选择性的收集窦性心律较慢并伴有早搏,并且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例数较少,并且研究时间较短。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律升心康汤剂改善窦性心动过缓合并早搏的临床不适症状效果明显,并且对血压、血糖、肝功能及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早搏窦性心症候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