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烧伤外科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2021-08-20 02:57黎中华童仁联谢志翔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皮片植皮负压

黎中华,童仁联,谢志翔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烧伤外科,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常见致伤原因有工厂机床滚轴碾压及交通事故碾压,由于我国的工业及交通迅速发展,现在该类严重且复杂的损伤在创伤外科已不少见,临床上除了皮肤撕脱,通常还伴有肌肉、血管、神经及骨、关节等组织损伤,由于创面大、涉及面广,因此在临床治疗上难度颇高,若无法得到良好的早期处理,则不仅干扰后续治疗进度,甚至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出现感染或致残、致死等不良后果,会对患者及家属带来经济及社会功能上的双重打击,相反,若在早期积极处理,则在降低不良结局发生概率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伤处的外观及功能。近年来,创伤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就是目前较为各外科部门推崇的创面治疗手段之一,且经过一定的改良后,在治疗效果和医疗资源花费上也有较好的改善。本文通过观察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烧伤外科技术对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其与传统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对比,以明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面处理中的推广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组共纳入15例患者,均在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因大面积皮肤撕脱伤送诊,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6.29±4.12)岁,上肢撕脱伤4例、下肢撕脱伤9例、臀部撕脱伤2例,皮肤撕脱面积占体表面积的比例范围为10%~25%。对照组共纳入13例患者,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传统方式处理的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归档病历,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37.44±5.76)岁,上肢撕脱伤3例、下肢撕脱伤9例、头皮撕脱伤1例,皮肤撕脱面积占体表面积的比例范围为6%~30%。两组患者的以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治疗主要步骤为清创、修复、烧伤外科技术。具体为:①清理创面:先使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创面,去除表面的污染异物,修剪去除坏死的组织,修剪皮肤创缘直至见血后,将创面浸泡于稀释的双氧水中消毒灭菌;②整理撕脱皮肤:对于撕脱的皮肤,除血运良好可考虑缝合,其余均直接采取植皮技术,若撕脱的皮肤无明显被碾挫表现或破裂、缺损,则可整片切取,除去皮下脂肪部分,制备成皮片备用,以便植皮手术使用;③修复损伤组织:对于损伤或断裂的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可以修复的需要积极修复,如有外露,则局部转移筋膜或肌肉组织覆盖,对于还在出血的血管,可予以扎闭或电凝止血,有骨折的情况,可行复位内固定术予以纠正;④换药:将清理过的创面覆盖凡士林纱布,并反复多次清创换药,等待创面肉芽生长满意后,进行下一步操作,中途如遇感染状况,则积极抗感染治疗;⑤应用烧伤外科技术最终修复创面。

1.2.2 实验组负压封闭引流方法:实验组的治疗主要步骤与对照组传统方法类似,只在烧伤外科技术前,将换药步骤改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以培养肉芽组织形成。具体安装方法:对负压封闭引流的专用敷料进行裁剪,使其略微超出于创面,并保证与正常皮肤的缝合空间,将敷料覆盖在清洁后的新鲜创面上,并缝合固定,根据创面大小留置引流管,将创面周边皮肤擦干净后,以生物薄膜贴合封闭敷料,将引流管连接于负压装置上,以-125 mmHg的负压持续吸引引流,对引流液性状和量保持记录,以便针对性处理,3~5天左右可对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进行一次更换,并观察创面愈合状况,判断是否可行下一步植皮手术。

1.2.3 烧伤外科技术:本实验中应用的烧伤外科技术主要包括烧伤补液和植皮手术。根据中国烧伤新九分法计算皮肤缺损面积,若缺损面积过大,日常渗液过多,可根据烧伤补液原则进行补液抗休克治疗;在创面处理治疗后,若观察到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触之易出血,则判断可以进行植皮手术,准备好处理后的撕脱皮片或患者本人他处中厚游离皮片,将其多扎孔或制成网状便于引流,在植皮前将皮片分别以1‰新洁尔灭浸泡和生理盐水稀释的庆大霉素清洗,植皮后,对照组予以局部加压,而实验组继续负压引流,并予以患处石膏托来保持制动,术后常规抗生素及补液治疗,积极纠正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症状,1周后除去引流并观察皮片愈合状况,如坏死较多,可继续负压引流等待二次植皮。

1.2.4 观察项目:有研究表明创面处理方法的优劣与感染和植皮成功率显著相关,考虑可能有部分病例因瘢痕增生使活动受限,活动功能也是需要考虑的部分,此外,住院治疗时间也可间接反应出治疗的顺利与否,因此,本实验选择皮片成活率、创面感染发生率、活动受限概率以及住院时长为观察项目,综合评价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验证在软件SPSS 22.0中进行,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验证;一般资料以及皮片成活率、创面感染率、活动受限率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验证;如计算出P<0.05,则认为对比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15例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皮片全部成活,成活概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皮片移植前,创面感染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植皮后创面的愈合状况,实验组外观满意,瘢痕较轻,而对照组较实验组瘢痕增生明显,严重影响正常肢体活动度;由于实验组经治疗,不良事件少,恢复良好,住院观察时间也比对照组有明显缩短;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状况

3 讨论

总结本次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皮片成活率高、感染概率低,创面被所植皮片替代后,瘢痕较对照组轻,不会影响肢体的活动度,由于无需经历二次植皮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加之本身创面恢复就较快,患者住院时间有缩短,所受痛苦以及医疗费用均降低,较传统方法具有明确的优势。分析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首先,传统的处理创面的方法是反复的换药,等待肉芽形成,尽管可以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充分注意无菌概念来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但频繁地暴露创面也增加了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而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负压工作期间内,创面由于被专用敷料和生物半透膜覆盖,因此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也就一定程度上隔绝了感染源,且负压环境本身也不利于细菌繁殖,这样就从源头上降低并发感染的风险;其次,在烧伤外科技术中,植皮手术后需对植皮区域局部加压处理,这样做可改善创面局部的微循环,植皮区域由于微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创面血供得到了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推进治疗进程,传统方式是于植皮区域上置入相应的加压包进行包扎,这样虽予以了局部压力,但无法对压力加以控制,还可能因为不自觉的移动而位移,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或多区域的皮肤撕脱治疗,传统方法可能不尽如人意,而负压封闭引流可以给予受力面均匀而持续的负压,也可通过负压装置来调整设置,保证最佳的压力以达到加快恢复的目的。另外,在此次实验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常规的引流管软管可能由于强度不够,容易在负压产生时被压闭,从而影响引流,经过资料查阅,在更换吸痰管之后,得到了较好的引流效果,今后安装负压装置的引流管时,可考虑常规以吸痰管进行替代[5]。

综上所述,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时,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烧伤外科技术疗效比既往传统治疗疗效更佳,且发生感染和瘢痕过度增生的情况较少,患者治疗时间缩短,生活受到的影响明显降低,具有切实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皮片植皮负压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一种3L双面胶纸法手工制备网状皮方法介绍
烧伤植皮手术及其注意事项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治疗Ⅲ度烧伤超过80%TBSA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