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病肠道菌群特征及对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2021-08-20 02:57徐宝琪张燕红李伊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埃希菌溃疡性双歧

徐宝琪,张燕红,李伊倩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广东 东莞 523320)

0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为主,由于其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表示[1-2],溃疡性结肠炎日益增加的发病率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耐药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目前较多的研究主要关注溃疡性结肠炎本身抗免疫治疗,而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菌群特点及抗生素敏感性研究的文献、报道稍有不足,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检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菌群结构,旨在明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发作期肠道菌群的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切实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接受诊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5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急性发作组30例、慢性复发型组60例、慢性持续型组60例)。急性发作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24±5.77)岁。慢性复发型组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1.78±4.68)岁。慢性持续型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0.99±4.95)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②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可配合相关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近期使用过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其他对本研究结果影响较大的药物;②伴有痢疾等其他肠道疾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①标本收集及检测:取患者治疗前适量的粪便,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菌种鉴定,并完成主要细菌的计数及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比值。②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指导原则推荐的MIC法完成,抗生素包括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收集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计算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肠道菌群计数。三组患者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和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比值急性发作组>慢性复发型组>慢性持续型组,双歧杆菌急性发作组<慢性复发型组<慢性持续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肠道菌群计数(±s)

表1 三组患者肠道菌群计数(±s)

组别 例数 大肠埃希菌(CFU/g)双歧杆菌(CFU/g)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急性发作组 30 4.72±1.12 1.07±0.16 4.42±0.71慢性复发型组 60 3.69±0.79 1.34±0.17 2.75±0.34慢性持续型组 60 3.12±0.57 1.93±0.24 2.52±±0.29 t- 40.780 227.625 217.306 P- <0.001 <0.001 <0.001

2.2 三组患者优势菌株分析。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急性发作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感染率高于慢性复发型组高于慢性持续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粪肠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草绿色链球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优势菌株分析[n(%)]

2.3 优势菌群药敏性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杆菌对万古霉素、哌拉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药物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65%、91.30%、82.61%、78.2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头孢曲松药物敏感率较高,分别为100.00%、87.50%、75.00%,见表3。

表3 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3 讨论

有研究表示[4-5],肠道菌群对机体基础代谢、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均有重要影响,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可为临床疾病分型、分期等提供重要依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肠道黏膜损坏,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环境中,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减少,正常菌群结构被破坏,形成恶心循环,加重患者病情。

本研究中,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分型进行分组对比菌群结构,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群,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复发型和慢性持续型,急性发作期患者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比值>慢性复发型组>慢性持续型组,双歧杆菌<慢性复发型组<慢性持续型组(P<0.05),说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降低,通透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肠道长期存于炎性反应中,使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出现显著差异,王青等[6]研究结果表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其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型患者,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对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药物敏感率均较高,提示上述药物可作为临床治疗主要用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意义。但本研究菌株样本量较少,使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后续研究需加大样本量后对本研究结论加以佐证。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优势菌群为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有较高的药物敏感性,可作为临床治疗主要用药,以促进抗生素用药合理性,防止细菌耐药性升高。

猜你喜欢
埃希菌溃疡性双歧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情况分析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