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健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效果探讨

2021-08-20 02:58于祝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黄芪肾功能

于祝祥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731)

0 引言

慢性肾炎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病情的发生,依旧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而慢性肾衰竭无论是治疗还是患者本身,都是家庭的极大负担,如何延缓慢性肾衰竭病情的进展是近年来临床医务人员研究的主要方向[1]。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认为临床上采用常规的饮食治疗和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药物,对于患者的病情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在近年来的中医理论中,对慢性肾炎进行分析发现,这种药物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虚损所导致的,尤其是湿热毒瘀以及脾肾两虚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肾炎患者的湿热病机,可能会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慢性肾炎病程中[2]。本次研究,选择门诊接治的慢性肾炎患者一般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其中6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样本,探讨分析在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将黄芪建中汤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门诊接治的慢性肾炎患者一般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时段,在该时段内将其中6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样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1。对照组中包含女16例,男15例,患者的年龄在23~66岁,平均(44.2±6.1)岁。实验组中包含女14例,男17例,患者的年龄在24~68岁,平均(31.1±5.8)岁。本次研究由我院医务人员将患者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记录,并且对患者基本资料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检查,确认患者检验结果P>0.05,提示可比性良好。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患者每日用药1次,每次用药1片。实验组患者则在治疗时给予患者黄芪建中汤作为治疗药物。药方为:红藤、雷公藤、益母草、茯苓、党参、山茱萸、黄芪、丹参各20 g,当归、甘草、泽泻、猪苓、陈皮各10 g,伴肾阴虚患者可适当加石明子、枸杞子、女贞子等;肾阳虚患者可加淫羊藿、葫芦巴。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所选择煎煮方式为水煮,将药渣去除,同时加入饴糖溶化,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取药之分为三次进行用药,每日用药1剂,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患者自身个体状况进行治疗,患者每15~20 d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三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1.3 评价标准。在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分析组间差异。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完全消失,并且患者的蛋白检测结果呈现阴性,患者的炎症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经临床检查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有所恢复,单位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1.4 数据分析。在开展本次实验统计检查时,选择计算机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记录,根据实验结果数据特征进行统计学计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总有效率对比。在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症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总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肾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肾功能相较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实验组患者的肾功能评估标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肾功能指标对比( ±s)

3 讨论

慢性肾炎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这种病症是一种在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下出现的肾脏疾病类型;患者在发病后其机体功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在患者病情进入晚期后,患者的肾脏功能甚至会完全损伤。慢性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蛋白尿不仅是肾脏疾病的影响,并且在肾脏慢性病变的过程中产生独立的影响因素,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减少蛋白尿是目前对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衰竭进行延缓的一个主要治疗方向,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常规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产生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

黄芪建中汤在我国中医理论中应用较为广泛,方出自《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主治虚劳里急和气血阴阳不足虚劳,所指的是过劳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慢性衰竭性炎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以温中补虚,和理缓急为治疗方向。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肾炎属于腰痛、水肿范畴[4]。在对患者进行病情研究时发现正气虚损,尤其是湿热毒瘀都会引发患者出现慢性肾炎,在临床研究中认为肾炎与患者的机体免疫反应失调密切相关。故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慢性肾炎的病程较长,并且病情变化多样,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应当以通腑降浊、活血利水为治疗方向[5]。黄芪建中汤中重用黄芪,具有补中健脾和益气,养阴之功效当中,桂枝则能起到温经通络以及驱散寒结的功效,配合白芍进行应用,能够缓解患者出现的腹部疼痛症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患者体内的水肿,促进患者的肾功能康复[6]。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77%,相较于对照组的70.97%来说,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在应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时,黄芪建中汤能够有助于消除患者体内炎症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并且起到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应用于肾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用药加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黄芪肾功能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护理实施效果探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肾炎,一定会导致尿毒症吗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黄芪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