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式及评价标准研究

2021-08-20 03:28李爱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大肠菌群滤器滤膜

李爱英

(泰安市泰山景区疾病控制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生活饮水卫生问题。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水可发挥持续细胞形态、加速机体废物排泄、调节组织细胞液等作用。随着饮水和饮食,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吸收入人体的各个器官。而被污染的水体含有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汞、铬、铅、砷、放射性元素、致病细菌等有害物质,它们被确认对健康不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或有毒性[1-2]。这些物质可以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人体积累,造成危害。本文对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评价标准进行全面分析,现总结如下。

1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概述

在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在使用过程中,检验对象主要是饮用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和含量,即将检测数据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化要求相比对,由此就饮用水是否符合饮用标准作出精准判断。饮用水作为人体新陈代谢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快速排泄体内废物以及调节组织细胞液等功能,但随着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饮用水供水区域环境的日益恶劣化在滋生各种病菌的同时,致病病原体进入人体的概率在明显增加,长此以往在危害人体生命安全的同时也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将“微生物检验”方式合理化运用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中,对促进国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4]。

2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资料和方法剖析

2.1 一般资料。在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时,为保证检验数据的精准化,检验机构工作人员需将选取的生活饮用水样本进行等分操作,后在严格遵照实验室相关操作标准化要求下,先后通过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式对样本进行全面检测。检验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需以《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采集与保存》中的相关数据为参照,系统化剖析和评价检验结果[5]。

2.2 检验方式

(1)滤膜法:作为微生物检验中一种常用方式,滤膜法主要用以检验水源中总大肠菌群,为确保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在正式检验前工作人员需准备好如下检验仪器,即——载玻片、锥形瓶、滤器、显微镜、0.45μm孔径滤膜、试管、冰箱、天平、刻度吸管、抽滤设备、镊子、平皿、恒温培养箱。经调查当前滤膜法在检验时,为保证检验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检验工作人员需做好如下工作,即分别为水样灭菌、水样过滤和水样培养。在水样灭菌中,常用的两种灭菌方式主要是滤器灭菌、滤膜灭菌,具体来讲前者主要是指将滤膜放置到烧杯后加入蒸馏水,之后进行煮沸操作,并在煮沸三次后进行灭菌处理,需注意的是通常来讲两次煮沸之后检验工作人员需进行换水操作,并在严格控制灭菌时长(15 min)的同时使用试剂清理烧杯内的残留物,至于滤器灭菌,则具体是指点燃酒精棉球火焰灭菌作业;在水样过滤中,过滤操作流程主要是“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处—将滤膜粗糙面朝上贴到灭菌滤床—固定滤器—加入100 mL水样本—打开滤器阀门—在-0.5大气压下进行抽滤”;在水样培养时,检验工作人员需明确在完成水样过滤后到取下滤器前,工作人员需先抽气五秒后再管好阀门取下滤器,之后通过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处置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需注意的是此时朝上的面是还存留细菌的面,且需要保证滤膜与培养基的完美切合,最后将倒置的培养皿放在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2)h[6-7]。

(2)多管发酵法:除滤膜法外,在生活饮用水细菌含量检测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式还包括多管发酵法,通常来讲这种方式则主要用于总大肠菌群的测定。在正式检验前工作人员需准备好如下检验仪器,即—刻度吸管、锥形瓶、显微镜、平皿、载玻片、天平、小导管、中试管、恒温培养箱[8-9]。

就目前来看在进行检验时,为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和数据的准确性,检验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实验室相关操作标准化要求,由此为后期相关部门的战略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实施多管发酵法时,检验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如下操作流程,即:取10 mL水样加入10 mL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将1 mL水样分别置于10 mL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9 mL无菌生理盐水(保证两者混合的均匀性)中,混匀后吸取1 mL(相当于0.1 mL水样)加入10 mL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并接种处理不同稀释度;在进行检验时,通常来讲稀释程度需根据检验样本的污染度进行适当调整,即通常来讲对于<1 mL的水样本,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工作人员需保证稀释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即通过给予10倍稀释,而后随机选择1 mL进行接种;接种完成后,将接种结束后的样本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取出,再依据试管有无出现产气产酸现象就大肠菌群阴性和阳性做出判断,即若无产气产酸现象则表示大肠菌群为阴性,反之为阳性;对于检测出大肠菌群为阳性的试管,在后续操作时工作人员需将其放置在伊红美蓝琼脂板上进行转种,待转种工作结束后将其放在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实时观察菌落形态;将紫黑色合并金属光泽或无金属关泽与淡紫红色,中心部位颜色较深的菌落进行染色,并通过镜检进行证实;染色完毕后,若证实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需要置入乳糖蛋白胨中进行培养,随后将接种管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过后若出现产酸产气的现象,则表明大肠杆菌群为阳性[10-11]。

2.3 评定标准。在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系统化记录检验数据(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杂菌、耐热大肠菌群与大肠埃希菌等微生物的检出率),并以《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依据,对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作出合理化判断。

2.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的工具为SPSS 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若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表现为P<0.05。

3 结果分析

通过表1分析可知,在检验过程中,观察组采用多管发酵法检验,其中20例为杂菌检,检出率占总量的80%;22例为大肠杆菌,检出率占总量的88%;23 例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总量的92%;21例为耐热大肠杆菌,检出率占总量的84%。

表1 两组水样微生物检出率比对表[n(%)]

在对照组中采用滤膜法检验,其中18例为杂菌检,检出率占总量的72%;19例为大肠杆菌,检出率占总量的76%;17例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总量的68%;16例为耐热大肠菌群,检测率占总量的64%。通过分析可知对照组中微生物检出量少于观察组,比较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而言,经济快速化发展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饮用水卫生不达标现象的普遍化,在增加各种疾病发病率的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稳定性格局的构建,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民生问题中的重点关注对象,近年来饮用水卫生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提高水资源质量和安全性逐渐成为了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保障周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此将“微生物检验”方式合理化应用于饮用水卫生检测中现已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大肠菌群滤器滤膜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自制圈套器技术取出疑难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疏松型印染废水分离复合纳滤膜的性能研究
保山市饮用水水源地水中的大肠杆菌分析
大气中颗粒态汞的滤膜采样及分析探讨
大肠菌群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分析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油田注入水悬浮固体质量浓度负值现象的探讨
景观河道病原微生物污染来源与分布特征
食品大肠菌群间接计数法在水质大肠菌群监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