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血尿酸水平的检验价值研究

2021-08-20 02:58潘丽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血尿酸脂蛋白尿酸

潘丽婷

(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 检验科,广东 佛山 528300)

0 引言

高血压是目前老年人群的多发疾病,且在老龄化进程推进中,作息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高血压发病人群逐渐呈现为年轻化趋势[1]。对高血压患者如不进行积极的降压和控制,将危害其生命安全[2]。在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下,高血压患者本身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应激状态。高血压患者还会引发某些突发性的病症,面对这一情况,需要对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进行了解,从而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控制[3]。正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本身伴随高血脂和高血尿酸反应,因此本文将针对上述背景,分析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血尿酸水平的检验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共计纳入高血压患者75例及健康体检人群75例,分别设定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75.05±5.96)岁,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对照组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为60~84岁,平均(75.08±5.93)岁。本次研究征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知情,签订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检查确诊;②经血常规、查体指标正常。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肿瘤;③精神疾病。

1.2 方法。150例人员在检查前的2日内,不可口服药物,需注意日常的饮食,保持膳食营养的均衡,主要以嘌呤和蛋白质低的食物为益,检查前半日禁食。嘱咐患者空腹>8 h后,晨起采集前臂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选取血清进行测定,均应用日本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记录UA、TG、TCHOL、HDL、LDL、APOA、APOB指标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纳入Excel 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中,其中对于满足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的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达,执行studentt检验(Student'sttest);对于计数资料,用率(%)表达,执行卡方检验,P<0.05证实组间有差异性。

2 结果

两组测定结果分析中,研究组尿酸、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指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结果分析(±s)

表1 两组检测结果分析(±s)

组别 UA(μmol/L) TG(mmol/L) TCHOL(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ApoA-I(g/L) ApoB(g/L)对照组 319.48±65.16 1.93±0.46 4.84±0.90 1.34±0.39 3.10±0.66 1.30±0.34 0.84±0.23研究组 441.55±65.37 3.04±0.61 7.04±0.86 1.00±0.30 4.82±0.60 1.06±0.26 1.39±0.30 T 11.4536 12.5822 15.3053 5.9842 16.6998 4.8560 12.6001 P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发病率呈现为逐年提升的趋势,且当前高血压发病率已经屈居前5位,也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心脑血管疾病,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主要是以血液黏稠度提升,血脂指标障碍为临床特征,一旦患者受到强烈的生理性或者心理性刺激,则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尿酸是嘌呤(Purine)[4]发展到最终的一种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系统中,出现尿酸的位置多为血管壁,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血尿酸水平的上升和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联系性,也是高血压疾病发展的主要危险要素。有相关研究人员认为,高血压的发展随着尿酸的水平提升而升高,而尿酸作为高血压发病的中介体(Mesosome)[5],高尿酸血症发生时,尿酸的结晶会析出,而后在血管壁中不断沉淀,造成血管内膜产生伤害,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进展,从而血压上升。高血压疾病还会引发肾微血管的硬化,血管收缩素(Angiotensin)[6]—儿茶酚胺水平的升高,造成肾脏血流量的减少,局部组织因缺氧乳酸堆积,乳酸和血尿酸排泄竞争,引发尿酸排出的减少,血尿酸上升。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要素,高血压的发生常伴随血脂代谢障碍,血脂上升,血液粘稠度的提升,血液在高凝阶段时会导致微血栓的发生;而高胆固醇能够让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7],从而引发血管舒张功能的异常,张力上升,血小板粘附聚集;提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经过氧化后,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到血管内皮细胞中,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本文结果中分析,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1.00±0.30)mmol/L、载脂蛋白A指标(1.06±0.26)g/L低于对照组(1.34±0.39)mmol/L、(1.30±0.3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这一结果说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A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存在负相关趋势。

同时在研究中高脂血症患者中的血清尿酸含量有显著升高的特征,这说明高血尿酸、脂质代谢失衡和高血压存在显著关联趋势,另外高血压、血脂以及高尿酸血症也被判定为造成和导致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要素。所以选取科学的药物治疗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影响下,人体中的血管收缩会释放某些物质,从而引发动脉血管内膜受损。在综合状态的影响下,还可能引发血脂代谢的失衡反应,导致血栓以及粥样化斑块形成,继而引发血管阻塞。由此结果可知,高血压疾病和血脂异常具有一定相关性,血脂异常会导致高血压疾病发展。本文数据证实,两组测定结果分析中,研究组尿酸(441.55±65.37)μmol/L、甘油三酯(3.04±0.61)mmol/L、血清总胆固醇(7.04±0.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82±0.60)mmol/L、载脂蛋白B指标(1.39±0.30)g/L高于对照组(319.48±65.16)μmol/L、(1.93±0.46)mmol/L、(4.84±0.90)mmol/L、(3.10±0.66)mmol/L、(0.84±0.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尿酸和血脂的测定,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救治,同时血脂、尿酸和高血压疾病的发展具有显著关联性,所以尿酸和血脂水平的测定对于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血尿酸脂蛋白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喝茶能降尿酸吗?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低密度脂蛋白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