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1-08-20 02:58钟羡陈琼娣甘淑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缺铁性血常规

钟羡,陈琼娣,甘淑芬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1)

0 引言

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发病后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但是临床上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较为相同,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时极易出现误诊情况,导致疾病治疗工作无法有效开展[1]。因此,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疾病诊断中选取合理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细胞分析仪技术不断优化,在该种疾病诊断中主要是采用血常规检查方法,该种检查方法具有价格适中、操作简单便利及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其所展现出来的诊断价值受到了医患的高度认可[2]。本文将于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方法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接受治疗的贫血患者有300例,治疗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根据贫血类型不同分成A组、B组、C组。将地中海贫血者纳入到A组,100例患者,男46例,女54例;年龄为20~82岁,平均(45.2±3.5)岁;病程为2个月至6年,平均(2.5±1.2)年。将缺铁性贫血者纳入到B组,100例患者,男47例,女53例;年龄为21~84岁,平均(46.5±3.3)岁;病程为2个月至7年,平均(2.7±1.3)年。将普通贫血者纳入到C组,100例患者,男50例,女50例,年龄为22~85岁,平均(46.2±3.1)岁;病程为1个月至6年,平均(2.2±1.7)年。三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选取的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被诊断为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疾病;②本次研究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神志清醒,并且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疾病者;②认知、智力及理解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④合并血液疾病者。本次研究活动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进行,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活动,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给予患者血常规检验方法,要求患者保持空腹状态,采集患者5 mL的静脉血,血液采集完后放入到EDTA-K2抗凝管中,并充分混匀。在对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时使用XS-900i血常规检测仪进行。在检测期间所有的操作均需由1名检测医生来完成,以降低误差发生率。检测的指标包括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平均红细胞比容)、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RBC(红细胞计数)、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几种。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的RDW、MCV、MCHC、Hb、RBC、MCH血常规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和B组RDW、MCV、MCHC、Hb、RBC、MCH指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s)

组别(n=100) RDW(%) MCV(ft) MCHC(g/L) Hb(g/L) RBC(×1012/L) MCH(pg)A组 0.17±0.33 65.43±7.32 311.86±24.53 90.05±2.45 3.16±0.13 19.47±1.55 B组 0.05±0.03 66.05±8.43 298.54±24.22 75.36±11.45 3.02±0.05 19.23±2.33 C组 0.14±0.01 88.65±7.43 356.24±15.43 127.36±3.63 4.56±0.64 31.47±0.16

3 讨论

贫血作为一种血液疾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为了提升贫血治疗效果及质量,应尽早做好疾病诊断工作,根据患者的贫血类型提出合理化的疾病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血常规作为贫血疾病中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该种诊断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及操作便捷等优势,在疾病诊断中展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3]。血常规检验方法在贫血疾病诊断中应用,主要是对体积及红细胞含量进行检验,以明确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及疾病的实际情况。由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均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这两种贫血疾病均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与遗传因素有直接关系,会大大降低患者机体内的血红蛋白水平[4]。

地中海贫血具有区域性,在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引发该种疾病的产生与患者的铁吸收功能性障碍及机体中的铁元素含量降低有直接关系,若患者铁元素吸收能力不足,会降低患者的红细胞数量,进而引发患者的红细胞出现异常,会出现无法分裂成新细胞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疾病,在育龄女性、老年人及闭经女性中有较高的发病率[5]。临床上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构显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乏力和疲惫,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相似性,但是这两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及时做好疾病诊断,并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6]。

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机体内的铁元素含量较低,导致细胞形状及充盈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在对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诊断时以此为判断依据。在疾病诊断中最为常用的鉴别方式包括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测方式,但是该种检测方法操作方式较为复杂,且检验结果时间较长,进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血常规检测方法具有经济性高、操作便捷等优势,完成了对贫血患者贫血程度严重情况的有效判断,并且能够对疾病类型进行有效的鉴别,疾病诊断准确率及有效性均大大提升。可从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铁代谢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别作为判断依据,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组和B组RDW、MCV、MCHC、Hb、RBC、MCH指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血常规检验方法用于地中海和缺铁性贫血疾病检测中应用,使各项指标更加明确,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有效性高、操作便捷及经济安全等优势,为疾病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疾病诊断中展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血常规检验方法用于地中海和缺铁性贫血疾病检测中疾病诊断准确率高,具有一定的优势,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缺铁性血常规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编码思路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