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透析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及生化指标的比较

2021-08-20 02:58程桂凤张波李彦生蒋丽娜刘佳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维持性肌酐生化

程桂凤,张波,李彦生,蒋丽娜,刘佳配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病风湿科,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言

近年来血液透析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模式不断增多,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血液透析仍无法完全替代肾脏功能,长期透析仍可能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肾性骨病等一系列并发症[1]。本文将对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透析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及生化指标的差异,为血液透析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均选自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78例。其中男112例,女66例,年龄23~93岁,平均(60.79±14.64)岁;透析龄3~197个月,平均24个月。按原发病分别为:糖尿病肾病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65例,梗阻性肾病20例,多囊肾8例,高血压肾病4例,血管炎肾损害2例,移植肾失功2例,狼疮性肾炎1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透析龄≥3个月;③每周透析2~3次。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②合并恶性肿瘤;③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3.5~4 h。血流量18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50 mmol/L。

1.2 方法。收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取患者透析当天透析前血液标本,使用Sysmex-XN3100仪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使用强生VITROS-5600仪器、干化学法测定血钾、血钙(Ca)、血磷(P)、CO2CP;使用贝克曼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湿化学法检测血清白蛋白、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透析前肌酐、透析前尿素氮、CRP;使用雅培i-2000仪器、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取当次透析结束后的血液标本用同样的方法检测透析后尿素氮,使用透析前后尿素氮估算Kt/V。按照0~10的评分规则询问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给予瘙痒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的以(±s)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以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定量资料比较,先进行各样本的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使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改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的比较(±s)

项目 1组(n=124) 2组(n=54) χ2/t P性别(男/女) 70/54 41/12 7.333 0.007年龄(岁) 60.50±14.94 61.44±14.04 -0.395 0.693

2.2 两组患者原发病的比较。1组糖尿病肾病比率较高,两组患者在原发病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原发病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各临床及生化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在尿量、血小板计数、血钙、血磷、血肌酐、β2微球蛋白、iPTH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临床及生化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各临床及生化指标的比较(±s)

项目 1组(n=124) 2组(n=54) t/F P体重(kg) 56.60±12.00 57.31±11.46 -0.370 0.712超滤量(mL) 2131±1038 2043±1037 0.521 0.603尿量 352±335 126±205 5.521 0.000收缩压 154±20 152±19 0.670 0.504舒张压 80±13 78±14 0.946 0.345 Kt/v 1.24±0.32 1.33±0.30 -1.853 0.066血小板(×109/L) 224±87 175±76 3.567 0.000血红蛋白(g/L) 102.89±19.67 102.63±21.33 0.078 0.938白蛋白(g/L) 39.26±3.27 38.61±3.65 1.179 0.240尿酸 477.95±118.56 498.22±102.20 -1.092 0.276总胆固醇 4.09±1.09 3.85±0.80 1.623 0.151甘油三酯 2.03±1.45 1.92±1.78 0.432 0.667血钙 2.15±0.22 2.29±0.24 -3.539 0.001血磷 2.05±0.71 2.39±0.81 -2.816 0.005 β2微球蛋白 25.97±5.90 29.46±3.82 -5.03 0.000 CRP 10.38±20.76 7.48±10.48 1.235 0.219肌酐 975.93±326.38 1160±370.57 -3.342 0.001尿素氮 23.86±6.30 25.68±6.09 -1.793 0.075 CO2CP 23.97±3.32 23.29±3.19 1.279 0.203 iPTH 350.20±307.10 790.89±825.56 -3.810 0.000瘙痒评分 1.75±2.74 1.69±2.39 0.151 0.88

3 讨论

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进步,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远期并发症亦日益突出。

本研究显示,本中心透析龄≤36个月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多,考虑与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有关[2]。随着透析龄的延长,患者残余肾功能逐渐丧失,尿量减少、血肌酐及β2微球蛋白升高,考虑与原发病进展、长期透析超滤脱水、血压过高或过低、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3]。血小板计数减少考虑与长期透析慢性血液丢失、透析过程中的机械挤压、血液反复多次与透析器膜黏附损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等因素有关[4-5]。

本研究亦显示,随着透析龄的延长,低钙血症逐渐被纠正,血磷、iPTH水平明显升高。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肾脏残余功能逐渐丧失,钙磷代谢紊乱日益严重,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和低钙高磷血症对甲状旁腺的刺激时间随之延长,患者的iPTH就越高,发生SHPT的可能性也就越大[6],与国内李铎等人的研究相近[7]。

综上所述,随着透析龄的延长,残余肾功能逐渐丧失,患者尿量减少,血肌酐及β2微球蛋白升高;血小板计数减少;低钙血症逐渐被纠正,血磷、iPTH水平明显升高;因此对于早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该重视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对于透析龄较长的患者,更应该重视低钙高磷血症的早期管理,减少SHPT及CKD-MBD的发生,减少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维持性肌酐生化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