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合理用药分析

2021-08-20 02:58王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标本用药血糖

王珊

(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80)

0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依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将其分成两种类型,即1与2型,其中,临床中最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针对2型糖尿病而言,以中老年人群最为患病,且患病之后,会有疲乏无力、消瘦及多食多饮等表现,伴随病情的持续进展,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足等,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做好此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切实辅助;且对疗效进行实时监测,这对于提高最终治疗效果,意义重大;但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在选择用于监测、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上,仍存在着较大争议[2]。针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而言,其能够将血糖水平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给反映出来,因而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在糖尿病诊断中,采用HbA1c,评定其诊治价值,现作一剖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20年1~12月,选取来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其划入到A组,其中男42例,女38例;患者年龄为34~67岁,平均(50.19±3.33)岁;病程为1~12年,平均(8.06±0.75)年。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意识清晰,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排除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异常者。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且与纳、排标准相符的健康者80例为B组,其中,年龄36~66岁,平均(50.04±0.71)岁,男41例,女39例。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经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试剂与仪器:用Premier Hb92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产)及配套的试剂盒检测糖化血清蛋白(GSP)、HbA1c;用C501型罗氏全自动生化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血糖(FBG)。

1.2.2 检测方法:两组均在就诊当天早上,于空腹状态下,对外周静脉血进行采集(3份),5 mL/份;在进食2 h后,对餐后2 h静脉血标本进行采集(5 mL)。从空腹静脉血标本当中,随机抽取2份,采用EDTA-K2抗凝管将其予以保存,待检,而其他标本不需要实施抗凝处理。把抗凝管标本进行离心处理(3000 r/min,时间为5 min),取血清,用免疫发光法对GSP、HbA1c水平进行检测。而对于餐后2 h静脉血标本即无抗凝空腹标本,进行2 hPBG、FBG检测。A租在治疗3个月后,来院复诊,二次检测上述指标。

1.3 观察指标。就A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的FBG、GSP、HbA1c、2 hPBG水平进行比较,另对比A组治疗前上述指标与B组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SPSS 21.0处理各项数据,针对计量资料,用t来检验,若组间经比对,差异突出,则由P<0.05予以表示。

2 结果

2.1 A组治疗前GSP、2 hPBG、HbA1c、FBG与B组对比。A组治疗前GSP、2 hPBG、HbA1c、FBG水平较B组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A组治疗前与B组各指标的差异(±s)

表1 对比A组治疗前与B组各指标的差异(±s)

组别 2 hPBG(mmol/L)GSP(mmol/L)FBG(mmol/L) HbA1c(%)A组 15.22±5.47 282.34±11.67 10.63±2.56 9.36±2.08 B组 6.57±1.26 181.45±9.22 4.86±1.23 5.03±0.67 t 13.78 60.67 18.17 17.72 P <0.05 <0.05 <0.05 <0.05

2.2 A组治疗前、后HbA1c、FBG、GSP、2 hPBG对比。A组治疗后GSP、2hPBG、HbA1c、FB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见表2。

表2 对比A组治疗前、后GSP、2 hPBG、HbA1c、FBG水平(±s)

表2 对比A组治疗前、后GSP、2 hPBG、HbA1c、FBG水平(±s)

阶段 2 hPBG(mmol/L)GSP(mmol/L)FBG(mmol/L) HbA1c(%)治疗前 12.08±3.93 251.97±11.67 8.37±1.01 5.31±1.11治疗后 14.22±5.47 282.34±12.67 10.63±2.56 9.36±2.08 t 2.84 15.77 7.34 15.36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糖尿病乃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致使此病患病人数呈现大幅增多趋势,且有着越发年轻化的倾向。需要指出的是,因此病有着比较高的并发症风险,而且还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生理性危害[3-4]。因此,做好此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合理、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便给此病诊断效能的提升,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5]。现阶段,糖尿病诊断多通过对2hPBG、FBG水平进行检测来进行评估,但在现实检测时,这两个指标却容易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干扰或影响,比如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等,因而造成了比较大的检测结果,难以将患者的实际血糖水平给反映出来,进而会影响的合理用药[6]。有报道[7]强调,检测HbA1c无论是对诊断糖尿病,还是为其合理用药提供支撑上,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从本文结果得知,A组在治疗前,其无论是GSP、2 hPBG水平,还是HbA1c、FBG水平,与B组相比较,均偏高;而在治疗后,A组的此些指标水平与其治疗前相比,都有显著下降,其中,HbA1c有着更明显的下降。针对HbA1c而言,其实为人体红细胞当中的重要构成,通常由血糖结合血红蛋白而最终形成,其有着比较缓慢的生成速度,且还具有不可逆转等特征,可伴随人体高血糖时间的不断延长以及血糖的持续升高而随之大量合成,并且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胰岛素治疗、药物及饮食等,是对血糖水平进行评定的最佳指标,可以将患者近期血糖水平较好的反映出来[8-9]。有研究[10]指出,HbA1c能够将2型糖尿病患者近2~3个月时的血糖水平准确反映出来。但需强调的是,在现实检测时,因HbA1c对短期内血糖波动有着并不高的敏感性,有着有限的检测效能,因此,可与其它检测指标相配合,实施多指标联合检测,以此促进此病检测指标准确性的提升,更好地检测患者病情,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借助HbA1c水平可以将其近期(2~3个月)血糖水平较好的反映出来,因而能够当作对此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能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疗效监测提供辅助;另外,如果与其他指标相联合,能提高其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标本用药血糖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