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住院医师规培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1-08-20 02:58胡蕾刘潇何年安叶显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规培住院医师组间

胡蕾,刘潇,何年安,叶显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超声科,安徽 合肥 230001)

0 引言

在临床医学诊断中,超声科被形象的誉为医生之眼,其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者之间重要的衔接科室[1],可见,超声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生在毕业之后继续教育的必然途径,对其从在校理论学习顺利过渡到临床实践操作有重要作用。我院近年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将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用于超声科住院医师规培教学当中,得到颇多受益,总结为下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医院超声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30名为主要观察对象,并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教学培训:观察组15名住院医师,男2名、女13名,年龄从20~25岁,平均(22.4±1.5)岁;对照组15名住院医师,男3名、女12名,年龄从21~36岁,平均(23.1±1.8)岁。两组之间组成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组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均由高年资主任医师担任,保持相同的授课进度、授课内容、授课学时时间以及教学大纲。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由带教教师进行讲课,采用幻灯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另外观察组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①坚持以学员为课堂主导的基本原则,多组织小组讨论,围绕某一经典病案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和诊治等相关临床问题展开讨论与学习;教师在其中担任的是引导者与管理者的角色;根本思想在于将具体的临床问题作为学习与整合临床知识的起点与中心。②针对具体的某一疾病,从其超声解剖、解剖变异和超声影像学表现等各方面提出具体问题,先激发学员对于超声学习的根本动力;要求各小组成员在课前均要积极准备,一方面是预习经典超声教科书,另一方面是要紧跟时代发展、查询最新的文献知识,通过充分的准备,在课程当中可以积极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实现书本理论知识、最前沿文献知识及影像表现、超声表现和临床的密切结合,因此使学员能更为深刻的把握教学内容,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会贯通。③在教学实践小组讨论当中,带教医师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的引导学员诊断思路,辅助其通过书本查找、文献数据库搜寻等手段找到答案,及时纠正其错误的诊断方向,培养并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其建立医学影像学思维,最终掌握临床超声检查工作的能力。

1.3 应用评价

1.3.1 成绩考核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考核,占30分;病例分析,占40分;诊断技能考试,占30分。

1.3.2 自我评价:向两组超声科住院医师发放评价调查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展开问卷调查:

(1)对自我“综合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的评价,为“是”和“否”的选项。

(2)对本组采取教学方法满意度的评价,包括:①对“学习主动性”是否得到提高的评价;②对“学习热情”是否得到增强的评价;③对“临床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的评价;④对教学内容是否满意的评价,均为“是”和“否”的选项。

1.4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数值的表达形式、例数和百分比作为计数数值的表达形式,相应的以t方法与χ2方法检验之,所得检验结果值P<0.05代表数据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组间超声科住院医师出科考试成绩。观察组超声科住院医师在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诊断技能考试上的成绩评价均相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超声科住院医师出科考试成绩(±s,分)

表1 对比组间超声科住院医师出科考试成绩(±s,分)

分组 n 基础理论知识 病例分析 诊断技能考试观察组 15 26.72±1.35 37.81±2.09 27.93±1.52对照组 15 24.33±1.14 29.68±1.75 24.67±1.17 t - 5.239 11.551 6.582 P - 0.000 0.000 0.000

2.2 组间超声科住院医师自我评价调查。观察组超声科住院医师在对自我“综合分析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对“学习主动性”是否得到提高、对“求知欲”是否得到提高、对“临床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以及对教学内容是否满意的评价上,选择“是”的住院医师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超声科住院医师自我评价调查[n(%)]

3 讨论

超声诊断学作为临床重要的医学影像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当前社会下,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超声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此背景之下,要求超声医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还需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3-4]。这些要求对于传统的超声科住院医师规培教学提出一定挑战。传统的培养模式主要还是采取的“传授式”教学,即带教教师以理论授课为主,连带着实践与观摩学习,这种多是灌输式、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总是使学员去被动的接受,并不利于培养学员主动思考、探索的能力[5]。对于参加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特点进行总结,既有临床医学与医学影像学应届毕业生,也有影像学研究生或其他临床学科研究生,他们在入科初期对于超声诊断只有初步的了解甚至可能一无所知,对此,我们亟需采取一种新的教学培训方法,助力超声科住院医师规培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对后者的完善和升级[6-7],我们结合超声诊断学学科特点,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超声科住院医师规培教学中,旨在通过基于病例案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超声科住院医师规培要求,设计规培教案,从浅入深的设计培训课题,以超声科临床医疗活动当中的实际病案作为教学案例,引导超声科住院医师通过独立的思考与探索,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实现更为高效、高质的教学目标[8-9]。

从上文得到的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超声科住院医师出科成绩不仅较对照组更高,而且对本组教学方式的评价也更好。由此可知,超声科住院医师培训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员综合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规培住院医师组间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就业指导课提高麻醉规培医师就业质量的实践
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及规培生就业情况分析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规培医生为主讲的小讲课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